选举制度招致 “轻视政策”国会议员的产生

政治外交

毋庸赘述,选举制度对政党及政治产生巨大影响。现在的众议院采用的是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可以说,正是这一制度催生了由民主党与自民党这两大政党主导政治的局面。

通过中选举区制实现的自民党一党统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部分时期,众议院的选举制度都采用中选举区制度,一个选举区内原则上有3-5人当选。这种选举制度,再加上美苏冷战格局等多种因素,日本国内形成了自民党的一党统治(one party dominance)。长期以来,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内一直存在5个左右的派系,他们总会就政策问题展开争论切磋,实际上,自民党政权也可以说是由这些派系组成的联合政权。

派系与中选举区制度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让一党获得过半数席位,维护长期政权,必须保证一个选举区内有多名候选人当选。极端情况下,在一个选举区内甚至可能独占5个议席。对于自民党候选人而言,不仅是社会党等在野党候选人,即使是与同属自民党的其他候选人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如果有5名自民党候选人,这5人就必须强调自己分属的不同派系,并明确阐述与其他自民党候选人之间的不同之处。

而且,这种选举制度,与其说是政党,不如说是通过全面突出派系,甚至可以说是候选人个人来参与竞争。之所以候选人的个人后援会形成组织化,也是出于上述理由,但政党的组织化和近代化却因此而缓步不前。

小选举区制使政权交替成为可能

1994年,中选举区制被改为了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并从1996年的众议院选举开始采用。这次制度变更为一党主导所导致的政治腐败划上了句号,使人们对建立有可能实现两大政党交替执政的制度、实现政治改革产生了热情。

实际上,2009年夏季的大选就实现了政权交替,民主党政权诞生。其间的过程,是政党几经聚散离合,民主党于1998年创建,一路扩大势力,终于掌握了政权。在小选举区制度下,属于自民党或民主党这样的大政党中任意一党的候选人,基本上都有较高的胜算。而其他的中小政党候选人就只能采用围绕比例区来争取议席的战略了。

对任何政策都可妥协的人成为国会议员

因此,意图进入政界的人理所当然就得决定自己是要跟着自民党还是民主党。在同一个选举区内,如果已有自民党候选人,那么无论政策方向有多大差异,也只能投奔民主党了。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明明应该以两大政党为阵营就政策方向展开角逐,但由于大家会根据选举区的情况来确定从属党派,所以实际上政策变成了次要的东西,于是对任意一方的政策都可以接受的人最终成为国会议员。

在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的问题上,自、公、民三党之所以达成妥协,背后也存在这样的因素。野田政权正在着手推进的政策,安全保障、税制改革、能源政策等,无论哪一项都与过去自民党政权的政策如出一辙。即使政党拥有自己的政策,但对那些将当选视为最大价值的国会议员而言,政策是其次的。因此,尽管在外国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日本政党之间的同流合污却是轻而易举之事。

(2012年6月24日)

民主党 自由民主党 野田佳彦 自民党 舛添要一 长期政权 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 官僚主导 小选举区代表并立制 政权更替 中选举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