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的复出与日本企业的对外并购

政治外交 财经

据说有人细数过标题含有“日本灭亡”趣旨的日语图书的数量,并且在什么地方还写道,惊异于此类图书数量之庞大,然日本依旧存在于世,甚感不可思议之类。

或许日本人如今对自己国家持悲观态度的习性已化为一种国民心态,所以在日语环境中并没有对“日本灭亡”之说引起争议,因而,驻东京的外国记者们也无意对此大加报道。

实现历史性扩张的日本企业

这是日本企业对外并购(M&A,合并与收购)数量所显示的一种动向,目前正保持着史无前例的发展势头。单从宏观指标来看,日本经济确实缺少乐观因素。然而一旦想到拉动经济发展的企业活力,最为显著地体现在收购外国企业的热情和实力上时,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便历历在目。日本以往未曾有过如此之大的“胃口”。

直接原因当然是日元升值。以目前的外汇行情,不论哪个国家的哪个企业在日本眼里都看似比较便宜。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统计,2012年上半年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达162.72亿美元,以年单位换算,直逼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2008年(446.74亿美元)。

从美国以外的投资对象来看,打破纪录已确定无疑的,是同期创下17.85亿美元的越南,以及78.8亿美元的澳大利亚。对荷兰和英国的投资也接近历史最高值。实际上据统计显示,日本企业这五年多来正一步步地实现历史性扩张。

此外这里还包含着一层地缘政治学的含义。日本对美国尚未放弃希望,甚至对它还存在很大的依托;对澳大利亚虽然资源投资占了大半,但从澳大利亚的角度来看,日本是一个可依靠的投资方,这是日本求之不得的;而日本对越南的关注,则是对中国感到不安的反映。

医药行业并购为安倍就任总裁助一臂之力

在各个行业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医药领域。为人熟知的是2011年武田药品工业以大约124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了瑞士制药巨头奈科明公司(Nycomed),但还有这样一个插曲。

以制造消化系统药品著称的泽利亚(Zeria)新药工业于2009年9月收购了瑞士Tillotts制药公司。其后不久被公认为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有明显疗效的Tillotts制造的药品“亚沙可(Asacol)”,开始在日本上市。

安倍晋三服用此药后,自少年时代起患有的顽疾迅速好转。2007年因病辞退总理大臣一职的他,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东山再起,并重拾出任总理的雄心。在其背后,日本企业的对外并购功不可没。换句话说,认为日本企业依然富有活力也并非不可。

(2012年9月28日 记)

安倍晋三 政治 经济 谷口智彦 Taniguchi Tomohiko 企业 合并与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