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协定签订100周年

政治外交

百年往昔,日俄战争之后

俄语中的“百年”一词具有魔法般的力量。听到俄罗斯人说“希望活到百岁”,你可以理解为他“希望得到永生”。或许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俄罗斯的国情和日本不同,能够活到100岁的人非常少。

100周年似乎是一个最具分量的时间节点。即使事件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如果恰好发生在100年前,那么人们还是会产生兴趣的。因此,恐怕没有人能说签订俄日协定(第四次)(*1)这件事“不重要”。

1891年,24岁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二世访问日本(上野彦马摄于长崎)。后来,在游览琵琶湖后,在滋贺县大津市被日本的警察用佩刀砍伤(大津事件),日本国内举行了祈祷尼古拉二世皇太子早日恢复健康的活动(出处:长崎市立图书馆)

山县有朋,1838~1922年,日本武士(长州藩士),历任内阁总理大臣等职。有“国军之父”、“元老中的元老”之称,与伊藤博文齐名,是明治维新时代从卑微出身走向飞黄腾达的代表人物(出处:近代名士照片(其1)1935年)

1916年7月3日,俄国外交大臣塞吉・萨佐诺夫和日本驻俄大使本野一郎在彼得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签署协定,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军事和政治同盟。在俄日关系史上,这是两国关系最为紧密的一刻。然而次年,也就是1917年爆发的俄国革命导致俄日同盟失效,葬送了原本蕴含着巨大可能性的俄日双边合作。这是极其遗憾的事情。不过,历史不存在“假如”。到了现在,即使思考到底失去了多少可能性,也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在此,让我们单纯地关注史实吧。

1915年初,日本的报纸开始宣传报道与俄罗斯构建同盟关系的必要性。时任俄国驻日大使的马列夫斯基在给萨佐诺夫的书信中这样写道。“从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打响之日起,日本的媒体就已经开始积极宣扬签订俄日协定的必要性。日本的所有报道机构经常都在讨论这种必要性,甚至可以感到俄日协定的思维已经在日本社会得到了国民认同……。日本国内认为有必要签订俄日协定的呼声正在日渐高涨。”

俄日协定相关争论的核心在于为什么要“结盟”。大部分人认为,所谓“同盟”就是要达成一种协定,在与第三国发生对立时,协定缔约国彼此有义务为对方提供军事支援。实际上,日英同盟就具有这种性质,人们质疑日本与俄国之间是否也需要同样的协定。

皇室外交成为签订日俄协定的突破口

大隈重信,1838~1922年,日本武士(佐贺藩士),历任外务大臣、内阁总理大臣等职。早稻田大学创始人(出处:近代名士照片(其2)1935年)

1915年2月,山县有朋元帅向日本政府提交了意见书。山县对协约国取胜持怀疑态度,认为两个阵营在这场大战中将打成平手,世界的力量均衡或将发生崩溃。另外他还认为,美国可能会参战,亚洲地区的紧张状态将会加剧。山县提出,除了日英同盟外,还应该签订俄日协定,让双方承担军事支援和保护中国领土(当然,这是不让日本和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国家染指中国领土的意思)的义务。

由于大隈重信内阁并未支持该提议,山县便试图争取大正天皇的支持。他还认为,促成俄国皇室成员访问东京是争取天皇支持的最佳途径。1915年,作为观战武官待在俄军总司令部的陆军少将中岛正武在与俄国皇室外科主治医师谢尔盖・费德洛夫聊天时,装作若无其事地这样说道:“如果沙皇阁下派遣堂兄弟格奥尔基大公作为代理人前往日本,那么无疑将给日本留下好印象,想必日本在俄德战争中将会进一步加强对俄国的支援。”

1916年1月12日,“恭迎俄国大公殿下”(出处:读卖新闻)

本野一郎,1862~1918年,明治、大正时期的政治家,曾任驻俄国大使。因驻俄十年期间功绩卓著,被授予子爵爵位,升为外务大臣(出处:the 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s. Prints and Photographs division)

谢尔盖将这个提议转达给了尼古拉二世,第二天尼古拉二世就下令派遣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大公(*2)前往日本。当时名义上的访日目的是祝贺大正天皇即位。1916年1月,格奥尔基大公抵达东京时,大正天皇亲自前往车站迎接。

在此仅阐述要点,不做详细展开。当时,由于之前外交官们开展的关于单个问题的谈判全都陷入了僵局,所以山县要求外务大臣石井菊次郎要与俄国签订全方位的政治协定。山县断言,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只能依靠日本与俄罗斯这两个帝国的合作关系来维持。石井和大隈并不是特别希望与俄罗斯建立同盟关系,但山县始终坚持己见。

塞吉・萨佐诺夫,1860~1927年,俄罗斯外交官,外交大臣。谋求接近英国和日本,与日本签订了日俄协定(出处:古腾堡计划)

据此前的研究显示,众多历史学家均认为1916年第四次俄日协定的起草者是驻俄大使本野一郎。但文献表明,开辟了签订俄日协定之路的人是兼具外交才能和地缘政治学思维的山县有朋。山县的战略核心是“皇室外交”。针对作为俄国沙皇代理人的格奥尔基大公访问东京、大正天皇欢迎格奥尔基大公这些事情,任何人都无法公开唱反调。只要有了俄国沙皇代理人访日计划的实施指令,那么其他事情就只是程序上的问题了。

1916年2月18日,本野向萨佐诺夫提出正式开始谈判,转交了外交文书。尼古拉二世认为,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霸权并不稳固,与日本建立同盟关系对俄罗斯有益。俄日协定成为俄日战争(1904~1905年)之后两国关系向前迈出的新一步。因此,将俄罗斯签订俄日协定的行为视作是其否定了旨在加强远东地区影响力的政策的佐证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日俄协定的要点

日俄协定正文1916年7月9日(出处:东京朝日新闻)

公开的俄日协定条文如下。

俄罗斯和日本两国不可成为将对彼此任何一方形成对立的“任何政治性协定和联盟”的当事国。

“为了保护双方彼此承认的、各自在远东地区的领土权利和利益,两个缔约国应该围绕支援对方国家的方法进行协商并达成共识”

同时,“为了加强两国间紧密的友好关系”,除协定外,双方还签订了密约。俄日两国“认为考虑到紧迫利益,保护中国免受对日本或俄罗斯抱有敌意的第三国之政治掌控具有紧迫必要性,必须根据需要,坦率、真诚地随时交换意见,针对旨在防止上述事态发生的措施进行协商”(第一条)

如果,在中国“采取的措施”导致缔约国中的一方与前述的第三国宣布开战,“基于结盟国一方的要求,另一方必须提供支援”,结盟国“不可在未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与共同的敌国缔结和平协定”(第二~三条)。在履行此条文时,“结盟国双方保证将根据对于任何一方构成紧迫严重状况的战争的程度向结盟国提供支援”(第四条)。

五年内缔结同盟关系,“除了受政府委任签订本协定的人员外,两缔约国应将本协定作为机密”(第五~六条)。俄罗斯的大臣之中,知道存在该协定的只有俄罗斯帝国阁僚会议议长鲍里斯・施蒂默尔一人。可是,协定的秘密仅仅维持了一年半。1917年11月,掌握了权力的布尔什维克提出“废除秘密外交!”的口号(*3),为了给还在与德国交战的协约国和美国造成冲击,曝光(*4)了关于秘密外交的大量文件。俄日协定就在尚未实现的情况下变成了历史。

即将迎来俄日协定签订100周年之际,执教于筑波大学的俄罗斯历史学家巴雷舍夫・爱德华用日文出版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日俄皇室外交 1916年的大公访日》,巴雷舍夫・爱德华著,群像社。衷心期待该书的俄文版也早日面世。

标题图片:1916年,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子女。次年的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延续了300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落下了帷幕(出处:Romanov Collection, General Collection,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Yale University)

(*1) ^ 规定了日俄战争(1904~1905年)后日俄双边关系的协定。1907年到1916年,前后签订了四次,与日英同盟一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及战争期间发挥了作为日本外交中枢的作用。1916年7月3日,除第四次日俄协定外,日俄还签订了密约,划定了日俄两国在满洲、蒙古、朝鲜的势力范围,防止其他国家控制中国,保障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同盟。但次年3月,俄罗斯帝国瓦解,协定被废除。

(*2) ^ 格奥尔基・米哈伊洛维奇 1863~1919年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之孙。俄罗斯大公。1916年1月12日作为俄国沙皇代理人到访东京。1月13日 与山县有朋举行会谈,要求日本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俄国革命后的1919年1月28日,在彼得格勒被处以枪决。

(*3) ^ 1917年列宁通过“和平法令”呼吁交战国废除过去的一切秘密条约,否定秘密外交,揭露了俄罗斯帝国参与的所有秘密同盟。

(*4) ^ 曝光了1916年签订的赛克斯-皮柯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在1916年5月16日签订的协商分割奥斯曼帝国领土的秘密协定),在中东地区的“三舌外交(英国在一战期间针对中东问题的外交政策——译注)”遭到了强烈抨击。

同盟 日俄 和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