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忧虑不安中“返祖归宗”的年轻人

社会

去年10月的内阁府舆论调查显示,赞成“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守护家庭”模式的受访者增加,其中特别是在20-29岁年龄层中的增加极为显著。请看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本田由纪教授对这一调查结果的分析。

内阁府数年一次定期实施的“关于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舆论调查(日文)”结果显示,对“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守护家庭”模式持赞成意见的受访者比率,1992年至2009年呈持续下降趋势,但2012年10月的调查则出现逆转,赞成者的比率增加近10个百分点,超过了半数,引起热议。

调查结果反映,老年人中对“夫主外、妻主内”持肯定意见者趋多,伴随社会的老龄化,受访者中的老年人比例上升。然而,本次调查结果中引人注目的,是20岁年龄段中赞成“夫主外、妻主内”的人数剧增,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

对向往作全职主妇之原因的各种解释

对于此次的调查结果,有各种各样的分析解释。同年12月15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该调查结果的文章称,“内阁府的负责人分析,这是‘东日本大地震后人们更为重视家庭情感纽带倾向的表现’”;同一天的《朝日新闻》,则刊登了博报堂年轻人生活研究室分析师原田曜平的解说,称“雷曼冲击后年轻人的就业环境恶化,现实非常严峻,一般认为女性也不得不外出工作了。正是由于‘夫主外、妻主内’这种生活方式难以实现,反而让人产生了憧憬向往的一面”。

另外,中央大学教授山田昌弘投稿12月28日《每日新闻》,作了如下解说。

“这种结果的背后,无疑存在着年轻人劳动环境的恶化。一个在求职活动中精疲力尽的男学生牢骚满腹地说‘要是可以,我情愿做个全职主夫’。(中略)以全职主妇守候在家为前提的工作方式是日本企业的标准模式。如果认为‘在难以拒绝加班、节假日上班的情况下,即使工作很有意义,没有主妇持家也干不了’的男人和感到结婚生子后继续工作有困难的女人增加了,那也没有办法。然而这其中,一些女性由于从事非正式雇用形式的工作,收入低且感觉不到工作价值,因而抱有能不干就不干想法的也有所增加。这种全职主妇意愿存在着很大的陷阱。如今,年轻男性的雇佣情况也很不稳定。”

令人质疑的“重视纽带”之说

内阁府只公布了粗略的调查统计结果,以上这些解释具有多大程度的准确性,只能尝试在可能的范围内以旁证类推做一分析。

首先,“受震灾影响,人们更重视家庭纽带”之说站不住脚。这是因为,从大地震前就有数据显示,对“夫主外、妻主内”持肯定意见者——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呈增加趋势。

2008年,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以已婚妇女为对象实施的“全国家庭动向调查(日文)”也显示出同样的倾向。“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守护家庭”这一观念的支持者,在1993年的第一次调查至2003年的第三次调查中持续减少,而在2008年的第四次调查中出现回升,其中增幅明显的也是20-29岁的年轻群体。

接下来再探讨一下原田和山田二位的论点。笼统地说,他们都把原因归结在了“雇用环境恶化假说”上。

首先,不能像原田评述的那样一概而论地认为雷曼冲击是改变年轻人意识的重要契机,因为年轻人的雇用形势最为严峻的,是在2000年至2004年期间,而当时仍处于“夫主外、妻主内”意识呈现减少的倾向之中;同时,山田的解说则将已婚男女的生活战略问题和未婚男女的婚姻观相提并论,而且分别包含了男女各自的看法,为此有必要对各种因素分门别类之后再做分析研究。

追求安定的年轻人和忧心忡忡的母亲

根据2010年的国情调查,25-29岁的未婚率男性约为7成,女性约为6成,由此可以推测,此次内阁府的调查,2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半数以上是未婚者。公布的统计结果中,有男女各年龄段和已婚、未婚者的回答结果,但没有各年龄段和婚姻状况相结合的回答(表)。但是,被认为很多均属于年轻人的未婚者的回答中,赞成“夫主外、妻主内”的男女比例都很高。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未婚年轻人赞成这种观点呢?

20来岁的未婚者中虽然包括一些学生,但多数是已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参照2011年劳动力调查年度详细统计可以得知,接近内阁府调查中年龄段区分的25-34岁群体的就业形态,男性15.2%、女性41.0%属于非正式雇用人员,其余为正式雇用人员。

此外,根据2011年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对东京都20岁年龄段年轻人进行的“第三次年轻人工作方式调查(日文)”,当时20来岁的年轻人正好是2004年-2008年经济复苏时期毕业参加工作人员以及提前改行跳槽人员,因此较之2006年的第二次调查,男女正式雇员的比例都有所增加。该调查结果还显示,飞特族(*1)那样的工作形式已不再象2001年第一次调查时那样受到青睐,追求安稳,希望成为正规雇员,有一个长期稳定工作的人大大增加。

那么,已婚者又如何呢?什么是他们理想的工作方式呢?从“全国家庭动向调查”结果来看,第三次和第四次调查,对“夫主外、妻主内”表示赞成的比率,在全职主妇和个体经营者、家属雇员中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全职人员(指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者,通常多为正式员工——译注)和计时工中增加了8个百分点;此外,20多岁及从事全职或计时工作的已婚妇女在“丈夫和妻子即使多少牺牲自己,也应该优先考虑孩子”问题上持赞成意见的比例,也高于第四次调查。

顺便看看另一个调查。倍楽生公司(Benesse corporation,日本函授教育界最大的集团公司——译注)教育研究开发中心以中小学生父母为对象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育儿生活基本调查(日文)”(最近一次为2011年)显示,在“针对孩子做的事情,父母有时会替他们做主或提供帮助”、“在孩子的教育和升学上,努力紧跟社会风潮”、“考虑到孩子的未来,不让他们去学技艺、上私塾就感到不安”等项目上,回答肯定的比率逐年上升。

对“丈夫在外工作,妻子守护家庭”持赞成意见的比率

(根据内阁府“有关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舆论调查”制作)

 2012年10月的调查与上次调查(2009年10月)的比较
 赞成趋向赞成“赞成”百分比的增减“趋向赞成” 百分比的增减两种回答百分比的增减合计
全体 12.9 38.7 2.3 8.0 10.3
女性 12.4 36.0 2.9 8.2 11.1
男性 13.3 41.8 1.4 7.8 9.2
按年龄层区分(上段女性、下段男性)
20-29岁 5.6 38.1 2.2 13.7 15.9
9.3 46.4 6.5 14.9 21.4
30-39岁 6.6 35.0 1.0 4.5 5.5
10.7 41.5 5.8 1.3 7.1
40-49岁 7.1 33.8 4.5 3.1 7.6
10.3 40.6 4.5 4.3 8.8
50-59岁 6.2 34.2 1.5 9.0 10.5
8.7 38.5 -1.7 4.9 3.2
60-69岁 11.9 40.3 -2.6 13.8 11.2
12.7 43.1 -2.6 15.0 12.4
70岁以上 27.0 35.2 4.3 6.1 10.4
22.9 42.1 -0.7 6.0 5.3
按工作地位区分(上段女性、下段男性)
雇员 4.9 30.0 1.4 7.0 8.4
9.2 43.0 2.6 7.6 10.2
个体经营者 11.6 37.9 7.0 14.9 21.9
16.5 36.9 1.0 3.4 4.4
家属雇员 12.7 38.0 0.3 9.1 9.4
14.3 28.6 10.0 -19.2 -9.2
主妇・主夫 16.7 43.6 3.4 10.5 13.9
17.2 37.9 -2.8 8.8 6.0
其它无业人员 24.4 34.2 4.7 3.9 8.6
20.0 42.9 -1.7 12.3 10.6
按婚姻状况区别(上段女性、下段男性)
有配偶(包括同居) 11.9 36.2 2.9 7.7 10.6
13.5 42.1 1.2 7.2 8.4
离婚・死别 21.6 34.5 3.9 5.5 9.4
22.9 42.2 -6.4 16.1 9.7
未婚 4.7 36.3 0.8 14.6 15.4
10.0 40.6 5.7 7.6 13.3

 

解释调查结果的假设

综合上述内容,笔者想提出2个假设,以解读20岁年龄段受访者对此次内阁府调查的反应。

  • “一时的经济复苏带来的‘返祖归宗’”——在20岁年龄段(以未婚为主)的就业人员当中,因一时性经济复苏带来的就业机会的恢复和增加,使泡沫经济崩溃前日本型的“男人是一家的经济支柱”这种传统意识在部分人中间复生。
  • “育儿不安”——有工作的已婚妇女实际感受到工作与家务、特别是育儿并立的难处,这导致她们产生“为孩子着想”,妻子还是走进家庭为佳这样一种负疚意识。

可以预测,“返祖归宗” 现象今后仍将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不断出现起落;至于“育儿不安”,考虑到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以及日本在育儿方面的家庭责任之重大等因素,可以预计今后仍将持续下去,不会轻易有所改变。

日本社会中根深蒂固的性别分工

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属于性别分工特别根深蒂固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于去年10月公布的《男女地位差异报告》中,日本的男女平等程度在全部135个受访国中排列第101位,且在八国集团中垫底。

另一方面,日本少子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为弥补劳动人口的减少,在国家政策层面出现了推进妇女走向社会的动向。但是,被历来的性别分工模式和对孩子未来的忧虑而束缚的日本社会,除非拿出戏剧性的政策,大幅度改革就业方式,并将育儿的责任由家庭转移到整个社会,否则就无法消除性别差异,让每个人真正发挥出各自的才华,并实现工作生活的平衡。不能让女性感到为改善家庭经济而外出工作是“迫不得已”、“牺牲了孩子”,希望尽早树立新的社会理念,设计新的制度,使男女双方都能够选择灵活、自由、快乐的人生之路。

(2013年2月17日)

(*1) ^ 意指以正式员工以外(工作及兼职等)的身份,来维持生计的人

年轻人 经济 雇用 就业 社会 家庭 夫主外 妻主内 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