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大学院系重组,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影响

社会

时隔数十年之后,包括成立新的院系在内,国立大学再现院系重组热潮。本轮调整的关键词是“文理融合”和“地区社会贡献”。虽然这是各所大学基于文部科学省的重点支持方向采取行动的结果,但是否有损大学作为最高学府的存在意义呢?作为研究比较大学论的专家,作者在本文中分析了正在进行的大学改革及其影响。

院系重组风暴

“地域设计科学”、“生物资源产业”、“社会共创”、“艺术地域设计”、“地域资源创造”......。

这些是国立大学2016年度新成立的院系名称(依次为宇都宫大学、德岛大学、爱媛大学、佐贺大学、宫崎大学))。此外,还有14所国立大学新成立或调整了院系。而且,2017年度另将有17所国立大学计划重组院系。与此同时,新设或调整本科专业、修订招生人数、调整研究生院专业等动作也接连不断,国立大学里的研究教育组织机构重组正呈现出一派活跃景象。

虽然新成立或调整(含计划)的院系涉及多个领域,但突出的一点,是它们都标榜“文理融合”和“贡献地域社会”。比如宇都宫大学地域设计科学系,就由“社区设计”、“建筑都市设计”、“社会基础设施设计”这三个专业组成。

爱媛大学的社会共创系,也设有以下四个专业(课程):“产业管理”(产业管理 事业创造)、“产业创新”(海洋生产科学 造纸产业 制造业)、“环境设计”(环境可持续性 地域设计及防灾)、“地域资源管理”(农山渔村管理 文化资源管理 体育健康管理)。它们都是旨在以文理融合跨学科理念,来培养能够贡献于地方社会人才的。

虽说是“新成立”的院系,其实都是从大学现有的院系“割让”出一定的招生名额和教师而“调整”出来的院系。这是本轮国立大学改革的另一特点。特别是很多调整都是与师范类院系入学人数减少或所谓“零资格”课程停止招生联动的。2016年度成立新院系的14所大学中,有10所大学属于这一类。

所谓“零资格”课程,是指师范类院系中设置的一种课程,它不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为毕业的先决条件。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了教师录用人数减少和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多样化。有鉴于此,1987年以来,很多大学开设了“终生教育”、“艺术”、“文化”、“体育”、“地域”、“心理咨询”、“信息”、“环境”、“国际和异国文化”等各种新课程。

然而,2006年以来,随着教师需求的变化,“零资格”课程停止招生,此类院系再次转换方针,回归了以往的师范教育。而文部科学省实施的国立大学“重新定义使命”、“全面审视组织机构和业务”等政策(后面将详述),自2016年以来更是助推了这种趋势。

国立大学法人化和功能强化

日本的国立大学,在2004年被改组成为独立法人。在那之前,国立大学是国家的行政组织,深受国家财政及人事等制度性约束。法人化的目的,是提高国立大学在组织经营方面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鼓励各所大学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富有特色的研究教育活动。

法人化还有另一个侧面,那就是作为国家行政财政改革的一环,意图消除教师的公务员身份。法人化之后,各大学的运营基础资金,即国家支出的运营费用拨款,每年比上一年度减少1%。虽然事实上2010年已经冻结了逐年削减1%的做法,但运营经费拨款总额一直到2013年度还在持续减少。

从2013年度开始,文部科学省和各所国立大学沟通,通过重新审视“各所大学的优势、特色和社会作用”这一法人化的核心理念,重新定义了国立大学的使命,进而制定了“国立大学改革计划”。其中,为了推进大学的功能的强化,在第三阶段中期目标期间(2016~2021年度),为“最大程度发挥各所大学的优势特色”、“促进大学自主自律的改善发展”,将以各所大学实施措施所取得的成果为依据,提出了新的方针,即“通过国立大学法人运营费用拨款的分配方法,来营造一个经常性地审视教育研究机构和大学内部资源分配的环境”。

就这样,2015年6月,作为文部科学大臣的决定,公布了“关于调整国立大学法人等组织以及整体业务”的报告,并经媒体的广泛报道而引起了巨大反响。报告要求国立大学尽快改革组织机构,“特别是师范类本科和研究生院、人文社科类本科和研究生院,应该基于18岁人口的减少、人才需求、教育研究水平的确保、国立大学的作用等因素,制定调整组织机构的计划,努力采取措施,撤销不必要的机构,积极地向社会需求高的领域转变”。

而这种“调整”,是通过运营经费拨款的重点分配来保障推进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重视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 在采取措施为地方作贡献的同时,推进世界或全国性的教育研究(地区社会贡献型,55所大学)
  2. 相较于地方,着力推进世界或全国性教育研究(世界全国型,15所大学)
  3. 推进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研究,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卓越型,16所大学)

各所国立大学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从上述三个功能强化的方向性框架中选择合适的一种,整理出第三阶段工作的“展望”和“战略”,提出具体措施和判断其达成情况的标准即“评价目标”(能够测定的评价指标)。评价结果将反映到资金分配上。各所大学拿出基础运营经费拨款大约1%的资金,汇成总额大约100亿日元的财源,再由文部科学省来进行重新分配。

2016年度,在以往拨款额的118.6~75.5%的范围内分配了资金。结果,有42所大学分配资金增加,有43所大学分配资金减少(另有一所大学没有申请分配资金)。最大增幅约为7000万日元,最大减额约为5000万日元。2017年度,将包括各大学举措进展情况也纳入了评估,最终在113.0~78.3%的范围内实行了资金分配。有41所大学增加,有45所大学减少,增加最多的约为5000万日元,减少最多的约为3000万日元。

国立大学改革的课题

2016年度和2017年度新成立或改组了(含计划)院系的25所大学中,有18所是地区社会贡献型。其中有一半,即9所大学连续两年分配资金增加。如果只看这些卓有成效的院系重组动向的话,似乎可以认为国立大学一系列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问题也还很多。首先,是基于重点支持目的的拨款增加额,每年不过为数千万日元。即便其成为了改革的诱因,但这点儿资金要用来创造新的研究教育实际上是不够的。结果,只能是用现有的组织机构去替代。虽然院系名称有新意,但这种研究教育的内容究竟能有多少新内容,是存在疑问的。

第二,虽然文部科学省强调由各所国立大学进行自主性改革,但另一方面却提出了重组师范类和人文社科类院系的要求。由于各所大学的运营受到文部科学省资金分配的重大影响,大学只能沿着文部科学省指明的方向去做。院系名称虽有个性,但是对地区社会的贡献或是文理融合等等,揭开盖子来看,各所国立大学的改革似乎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展开。

第三,这些文理融合或地去社会贡献型院系,难道真的符合“社会需求”了吗?现在的大学改革,就像其中的“强化功能”这个词所明示的那样,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就是认为大学具有一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而且,还要求有客观的标准来评价这种“功能”实现的高低程度。只是,如果把大学看作是社会性“功能”,那就意味着,“大学研究教育的目的,是由大学外部决定的”。

然而,社会性需求究竟是什么呢?是考生或家长们的愿望,是地方企业的要求,还是政府的方针?最终,大学需要从各种各样的需求中,由自己去选择自身的社会使命和目的。这才是“大学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的存在意义。代言社会需求的不是政府。如果对政策没有任何批判,只是一味迎合,那么大学就会自损其作为学术殿堂的使命。

国立大学法人化的背后,有各种各样的缘由和情况。但大学通过法人化,摆脱了国家行政组织的身份,获得了独立性,这一点意义重大。学术的发展,只有以学问和思想的自由为基础,才有可能成立。大学不能为获取资金而存在,也不是为政府退休官僚提供再就业的场所。希望包括私立大学在内的所有大学都谨记,切不可失去高等学府的这份尊严。

题图:爱媛大学新成立了社会共创系(Aflo)

大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