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时代的日本信息传播——写在总编就任之际

政治外交 财经

中国崛起,走向新的变革時代?

法国人儒勒·凡尔纳的小说《环游世界八十天》发表于1872年,其时正值日本派出的岩仓使团访问欧美。人们几乎没有太注意到的一点是,凡尔纳“环游世界”的路线与岩仓使团经过的路线几乎相同。这样的重合,显然是缘于诸如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北太平洋航线的开辟,以及全球电信网的开通等技术革命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正是这样一条在当时最为合理的路线,使环游世界不再是“冒险”。英国人沿着这一路线提供了国际公共(产)品(*1),建立起大英帝国,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量与主权国家并存的殖民地。

始于上个世纪末的全球化浪潮,呈现出包括反全球化在内的多样性。大量的信息传播成为可能,资本移动瞬间实现,从而使全球经济活动融为一体,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新兴国家也乘着全球化的大潮实现了经济发展,变身为经济大国。它们中的代表,是取得了飞速发展的中国,这是人们在新时代拉开序幕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所意想不到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是否会象十九世纪后半叶那样,重塑国际秩序?改变国境线呢?我认为,现在就正好处在这种关键的转变过程之中。

中国力图追赶新的变动大潮

日本可以说是赶上了十九世纪下半叶后世界变动大潮的国家。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但日本在东亚的优势地位基本没有动摇。这也部分得益于中国国内出现的动荡。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十八世纪的清朝时代迎来了鼎盛时期,之后经济发展停滞,人口动向受到抑制,长期难以适应十九世纪下半叶以后世界发生的变化。一百年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就是东亚地区主导地位由清朝逐渐转向日本的象征性事件。虽然中国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也在国际舞台上被视为大国,但由于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都未能充分享受到战胜国的果实。

今天的中国又如何呢?能追赶上上个世纪末开始的新一波浪潮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似乎也对自身之“大”与影响力,以及难以预测的国内问题与对外关系感到迷茫无措。此外,从去年开始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放缓迹象,中国自身的劳动力人口预计也将出现萎缩,经济将从飞速发展转向稳定增长,这已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在对外政策中把未来在经济上赶超美国纳入视野,与此同时,对现今可获取的成果切切实实地纳入手中将变得极为重要。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的这种意旨的具体表现,即是在建立与欧美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同时,自认并强化其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

日本面临最为复杂的对华战略

对日本来说,必须认真对待中国的这种政策,不可等闲视之。中国的周边邻国政策正变得前所未有地强硬。它不仅在主权与安保方面,还体现在经济上。虽然以往中国在对外政策中也重视经济,但同时也重视国际合作,经济成为稳健外交的保障。然而,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经济莫如说变为了中国的武器,对高度依赖中国经济的周边国家来说,它成了对中国无法强硬的重要因素。

对于军事上也已强大起来的中国而言,它在东亚的实力,足以在各种意义上令其寻求改变或挑战现状。例如尖閣诸岛(钓鱼岛——译注)和南支那海(南海——译注)问题以及划定防空识别区的手法就是典型的例子。与此同时,中国又在强化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以此巩固自己的影响力。对中国来说,日本也是周边国家之一;从日本来看,就像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那样,虽然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但又必须考虑到与其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看似是与日本有着“同样处境的国家”。

但在实际上,韩国因为朝鲜问题而靠近中国;越南也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正力图在反华情绪强烈的越南与中国之间寻求平衡;菲律宾虽然时而对中国示强,但因国力问题难以为继。周边国家中能够对抗中国的经济实力或者综合国力的国家大概只有日本。正因为如此,使日本的战略决策更为复杂困难。

多角度传播日本的信息,作为“深思熟虑”之食粮

目前,朝鲜半岛、台湾海峡等现代东亚形成已久的“秩序”及“边界”,开始从根基发生动摇。这样的变化确实都源自于中国,但它又是与世界联动的,这一点自不待言。日本是G7中唯一位于中国周边的国家,而且是周边国家中能与中国对峙的为数不多的国家。正因为此,日本的对华政策原本就有其他国家难以理解的一面;此外,还有针对日本的领土问题和历史认识问题,展开负面宣传的一面。

在这个转折时代,会出现种种选择,亦免不了需要不断摸索前进的道路。从非官方角度提出问题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跨越国境的对话与交流也变得更加重要。由此必须注意的是,在国内外谈论、思考有关日本的事宜时,可作为参考凭据的信息,存在或是偏颇或是绝对量的不足这种状况。

众所周知,如今包括日本在内,世界对东亚寄于了极大的关注,也在期求来自日本的信息传播。不过,那种局限于“锁定目标”提供“正确”信息的做法却不可取。首先我认为,我们需要针对千姿百态的日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传播它的多样性。这里还需要留意的,是日本国内的极端言论往往容易被海外误解为是日本的代表性言论这个问题。日本人对自己同胞的偏颇意见,凭直觉就可做出判断;但外国人要做到这一点恐怕就比较困难,犹如你个人的皮肤感觉,他人是无法知晓的一样。从这一意义上说,日本的信息传播,恐怕就不只是多样化的观点言论多样性地传播这样简单的问题了。在大转折时代,我认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必须名副其实地成为种种“深思熟虑”的食粮。

(2014年5月7日)

(*1) ^ 指那些能为国际社会所有成员享用的东西,它们可以是由国际组织和机构掌管并使用的基金、储备、股权、债务或期权,也可以是以粮食、石油和各种物质形态表现的国际援助,还可以是国际规则、全球协定和组织形态本身。

中国 日本 川岛真 东亚 安全保障 尖阁诸岛 Kawashima Shin 主权 世界秩序 实力转换 战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