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独此一家”

北岛绞制作所 旋压成型的权威

财经 科学 技术

被称为“技术大国”的日本,奠定其基础的,是建立在工匠们的真诚一丝不苟的手工作业和无止境的挑战精神。在这里介绍的是这些守护着保持了传统的制作精神、靠手工作业技艺支撑世界先进尖端技术的中小街道工厂企业。

东京都大田区。这里集结了大约4000家工厂,是日本有名的“制造业之街”。即便身为中小企业,其中有许多也是支撑世界尖端技术的特色企业。

其中的“北岛绞制作所”,在“旋压”这种金属成型工艺上,堪称日本一流。他们擅长于诸如美国的飞机、人造地球卫星的零件、日本H2火箭的顶端部件等没有尖端技术就无法制造的特殊的金属成型,,而且制造这些靠的不是机械设备,而是工匠们的手艺。


【公司数据】
公司名称:株式会社北岛绞制作所
地址:T143-0003 东京都大田区京滨岛2-3-10
代表人:董事长 北岛实
业务内容:各种金属板塑性加工的旋压、冲压、特殊形状成型及其附属加工、板金加工
资本金:1600万日元
员工人数:20人
主页:http://www.kitajimashibori.co.jp/

金属像粘土一样变形

旋压工艺据说是欧洲从中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金属精炼技术。利用金属可以“延伸”这一特性的成型法,通过被称作“刮刀”的轧辊给高速旋转的金属施加压力,将金属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形同转动陶轮制作泥胎。

旋压加工时,发挥陶轮作用的“旋压机”是横向旋转的高速转轴。在那里固定上加工成圆盘状的金属板,分数次一点点推压刮刀,使金属板变形。在“旋压机”上事先装有模具,顺着模具的形状金属板逐渐成型。

加工的金属包括铁、铝、不锈钢、铜、稀土金属等硬质材料,但放在旋压机上,它们如同粘土一样迅速成型。通常的加工只需一个人操作,如果是卫星天线那样直径3米以上的大部件,就需要2至3名工匠步调一致,共同作业。

专务董事北岛贵弘先生自己也作为工匠亲自操作旋压机。他强调说,“这种技术,给刮刀多大的力量,必须靠自己的身体去记忆”。

他说,在操作刮刀时,如果用力过大,金属就会断裂或变形;反之,如果力量太小,成型的时间就会很长。这种微妙的区别不是靠理论学习,而是在每天与金属的磨合中掌握的。

“我们公司的工匠们,从金属的声音上也能判断出成型的状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匠,需要10年时间。如果是熟练工匠后,那么哪怕0.05毫米之差,也可以感觉出来”。

技术不能被贱卖


致密细腻的工匠技艺超越了机械,支撑着尖端科技。

靠工匠们进行手工旋压操作的不只是北岛制作所一家。但是,为什么该公司的技术得到了业界第一的评价呢?那是因为代代相传的工匠志向和挑战精神,令技术不断提高,日臻完善。

“我祖父是公司的创业者,战前他是榻榻米的工匠。但是,战后他认为‘今后美国文化将大量进入日本’,于是放弃了榻榻米工作,让他的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到旋压工厂去住厂做学徒,并成立了现在的公司”。

据说,1947年创业当初,他们主要加工铁锅、平底炒菜锅、水壶等日用品,磨炼了技术。在这过程中,开始涉足金属特殊成型工艺。


北岛贵弘专务讲述技术员的自负

“我父亲是绝对不说‘我不会’这句话的人。由于成型复杂而受到其他工厂多次拒绝的顾客来到我们工厂时,我父亲也是采取‘努力试试’ 的态度。有时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他甚至改造自己的机器。我认为正是由于不断挑战新工作,积累了各种金属处理和成型的经验,才培养出现在的技术。”

(*注)伯父—北岛隆一(创业者、现顾问),父亲—北岛一甫(第二代社长、已故)

现在不仅有工匠们手工操作的旋压工艺,为了批量生产还引进了“自动旋压”机。但是对于100、200件的少量订单,还是手工操作的成本更低廉。总之,工匠的技艺具有比机械更高的精度,而且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成型。

北岛明确地説:“有人说我们公司的产品价格比其他公司贵,那是缘于我们对工匠手艺有绝对自信。我们不想贱卖自己的技术”。

这就是拥有坚固技术实力的街道工厂的自负。

摄影:大久保惠造
采访、撰文:保手滨奈美

(原文日文)

北岛绞 中小企业 大田区 金属加工 旋压 北岛绞制作所 街道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