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环境:从破坏走向新生的半个世纪

丹顶鹤再逾千只(下)

社会

北海道栖息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丹顶鹤,然而由此又产生了各种问题。丹顶鹤倒是渡过了濒临灭绝的危机,可农民却开始抱怨农业受到鸟害了。人与鹤真的能够共生吗?

姿态优雅的仙鹤

仙鹤的种类除丹顶鹤外,较为有名的有飞到山口县周南市和鹿儿岛县出水市等地越冬的白头鹤(Hooded crane)和白枕鹤(White-naped crane),此外还有灰鹤(Eurasian crane)、蓑羽鹤(Demoiselle crane)、白鹤(Siberian crane)和沙丘鹤(Sandhill crane)等少数仙鹤飞到日本越冬。

丹顶鹤是鹤中的明星。体长125〜152厘米,翼展240厘米,全身呈白色,从眼先到喉、颈为黑色。头顶裸露无羽,呈红色,类似于鸡冠。“丹顶”的“丹”这个汉字就是红色的意思。白、黑、红三种颜色搭配,呈现出一种无法形容的优雅感。

丹顶鹤。在西伯利亚东南部、中国东北部、北海道钏路与根室地区繁殖。大陆的丹顶鹤冬天迁往朝鲜半岛和中国东部,而北海道的丹顶鹤是留鸟,终年生活于此。特别天然纪念物。(插图:井冢刚)

丹顶鹤是杂食动物,主要食物包括昆虫及其幼虫,虾蟹等甲壳类动物,蜗牛和田螺等贝类,泥鳅、鲤鱼和石斑鱼等鱼类,青蛙,雏鸟,野鼠等哺乳类动物,水芹、繁缕和水栎等植物的叶、芽及果实。

在湿地的浅滩上用干枯的芦苇等野草和树枝搭起直径约150厘米的圆盘形鸟巢,3到5月间产下1~2枚卵。雌鸟和雄鸟交替孵卵,经31~36天后孵化成功,约100天后幼鸟学会飞翔。

在东亚的分布

除日本外,丹顶鹤还分布在俄国东南部、中国、韩国北部及北朝鲜。夏季在中国东北部、黑龙江及乌苏里江中游地区繁殖,冬季南迁到朝鲜半岛及长江下流地区越冬。中、韩、俄三国以及蒙古和北朝鲜等大陆地区所有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1700只。相比之下,日本的丹顶鹤数量是世界最多的。

大陆地区丹顶鹤的保护措施落后于日本。不少保护区内丹顶鹤的种群数量不明。黑龙江流域的野火导致被发生变化,筑巢的材料减少,另外中国的农田开发破坏了丹顶鹤的繁殖地,导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其他国家也各自面临着不同问题,如湿地的排水造田、野火、非法狩猎、食物缺乏等等。

将带有脚环的鹤从俄国放飞到中国,绝大多数都是一去不复返,学者们对此表示担忧。象征着吉祥喜庆的丹顶鹤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有目击者称,丹顶鹤被捕获后成为富裕阶层的宠物。

有些自然保护区内还将丹顶鹤群的表演作为特色节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筹划中曾讨论过用丹顶鹤代替鸽群飞过天空,但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近年来,秋田、石川及宫城县各发现1只丹顶鹤。DNA检测表明,它们均来自大陆。通过基因层面的研究最近得知,来自日本与大陆的丹顶鹤存在着很大差异。

为了寻求保护丹顶鹤的合作,丹顶鹤保护研究小组从2007年开始连续3年组织日韩中俄美等国从事保护研究工作的活动家召开国际研讨会,就目前面对的课题及对策进行磋商。2009年设立“国际丹顶鹤网(IRCN)”,学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军事分界线成为鹤的乐园

在朝鲜半岛越冬的鹤群在朝鲜战争的混乱时期曾经减少到150只,濒临灭绝。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成为丹顶鹤的避难所,这就是非军事区(DMZ)。

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南北一分为二,被宽4公里、陆地部分长约248公里的DMZ分隔开来。907平方公里的DMZ内有6条河流过,西侧是平原和湿地,东侧是山区,自然环境富饶。

60多年间,军事分界线被铁丝网和地雷所封锁,摆脱了人类的影响,自然环境恢复如初,动物们也随之迁徙而来。韩国自然保护团体的努力也结出硕果,丹顶鹤从20世纪70年代的200~250只增加到2006年的850只,最近已超过1千只。

除丹顶鹤外,这里还发现了濒临灭绝的麝香鹿(Musk deer),也有人看到豹的亚种远东豹(Amur leopard)。普遍认为已灭绝的水獭(Eurasian Otter)也开始繁殖。

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没有人类的干扰,大自然就恢复到如此惊人的地步。乌克兰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狼和熊等多种野生动物重返无人区。在核事故发生后的福岛,野猪和老鼠的数量也迅速增加,造成农作物遭受破坏的严重问题。

烦恼接踵而至

在钏路湿地,随着丹顶鹤种群数量的增加,问题也开始突显出来。由于繁殖地不足、栖息环境恶化、过度密集导致禽流感流行的风险增加以及与人类的距离缩短,农作物遭受鸟害、鸟类撞到电线上触电而亡及交通事故等都不断增加。

大摇大摆地横穿公路和铁路的丹顶鹤不再罕见。1964年、1965年、1972年和1973年,种群数量的约10%死于交通事故。到牛舍觅食,掉进家畜粪浆池的丹顶鹤也在增加。

继2010~2011年冬季之后,2016~2017年各地再次发生致命禽流感,对野鸟的危害也在蔓延。因为可能会被集体飞来抢食的白尾海雕传染,部分地区停止了向丹顶鹤投喂小鱼。

飞到丹顶鹤投喂场所抢食的白尾海雕

“鹤立垃圾”

因为人类喂食,有些小家伙不再怕人,它们成为牛舍的“食客”,伺机争食家畜的饲料。丹顶鹤栖息地的畜产农民家里都有“食客”寄居。成排的牛从栅栏里伸出头进食外面食槽中的饲料时,一排丹顶鹤便在另一侧啄食牛饲料。它们面对面共享“同一槽饭”。

有的丹顶鹤到畜产农户的垃圾堆和肥堆上觅食,倒真成了名副其实的“鹤立垃圾”(日语谚语,近似中文的“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在畜产农户的垃圾堆上觅食的丹顶鹤(摄影:nippon.com日本网编辑部)

有些农民对于丹顶鹤前来与家畜争食有思想准备,出于保护丹顶鹤的考虑而“高抬贵手”,当然也有农民把它们当作捣蛋鬼。丹顶鹤会啄食播撒在田里的玉米种子,还会在临近收割的麦田中乱踩乱踏。

在牧场,丹顶鹤会在覆盖草料的塑料布上啄洞,还会惊扰神经敏感的小牛,导致小牛受伤。因此,农户们开始抱怨:“数量已经增加了这么多,还要继续增加下去吗?”

停止喂食

明治时代以后,适宜丹顶鹤筑巢的湿地由于开垦和开发而大幅减少,北海道东部保留的湿地在20世纪50年代后减少了约40%。在种群数量增加和栖息地减少的双重夹击中,丹顶鹤的“住房紧张”问题日益严峻。

约有450多对丹顶鹤以北海道东部的湿地为中心筑巢,夏季迁徙到各地生活。但冬季期间种群数量的9成以上集中在钏路地区,其中半数依靠3处投喂场所投喂的食物生存。它们靠每年投喂的33吨饲料渡过严冬。

受时代大潮的影响,这里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后继无人而弃农。畜产农户便集中起来组建公司,很多人都是每天到畜舍“上班”。畜舍被管理得井井有条,丹顶鹤再不能随便钻进去了,食客的地位并不安稳了。

环境省于2013年策划制定了《丹顶鹤栖息地分散行动计划》,准备将来全面停止投喂行动,并制定了今后20年间在本州形成越冬鹤群的长期计划。第一步计划已开始实施,即从2015年起的5年间将投喂场所投喂的食物减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大粒玉蜀黍受台风侵袭全部倒伏,为丹顶鹤提供了意想不到的美食。不断有丹顶鹤自行直奔农田而去,投喂场所反而变得空空如也。

保护活动进退两难

“丹顶鹤保护研究小组”理事长百濑邦和被丹顶鹤所吸引,他本是鸟类学家,曾从事朱鹮和信天翁的保护工作,1980年结束了美国威斯康星州研究机构“国际鹤财团(ICF)”的工作后,便投身于丹顶鹤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来。

目前保护活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丹顶鹤确实过于密集,禽流感的流行也让人担忧。然而这是人类投喂食物导致的结果。丹顶鹤的确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危机,新型旅游资源也由此产生。而另一方面,农田遭受鸟害的呼声也不断高涨。

百濑表明了他的忧虑:“即使是为了加速鹤群的分散而减少食物的投喂,但也并不是各地都有安全的湿地,所以丹顶鹤能独立生活的环境几乎没有形成。这样一来反倒可能会破坏农作物,扩大对农作物的危害。人类应该如何与鹤共生,希望能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探索适用今后30〜50年的保护方法。”

NPO法人也是为此而设立的。基础研究是枯燥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由于丹顶鹤已摆脱了濒临灭绝的危机,近年来越来越难以获得补助或津贴了。

摄影:西冈秀观

标题图片:跳起求偶舞的丹顶鹤

环境 自然 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