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产业的未来

财经

日本的制造业正在经受日元急剧升值、法人税重压等“6重苦”。 2011年度的決算,松下、索尼、夏普等电机厂家将无一例外地沦为赤字。作为日本制造业顶梁柱的汽车产业又如何呢?即便是遭受了大地震和泰国洪灾双重打击的本田公司,利润虽比上半期减少了6成,但预计仍有2150亿日元的盈利。日本的汽车产业发挥出与生俱来的坚韧不拔的天性。但是,电动汽车等新型汽车如果大行其道的话,日本的成功模式会不会崩溃呢?包括新兴企业在内,竞争会越发激烈,但恐怕不会像电机业那样全线崩溃。

支撑日本制造的两大产业

上世纪70年代以后,支撑日本经济增长的是汽车产业和家电等电机产业的对外出口。二者均属于装配产业,所以往往会以为二者共同背负着制造业的艰难局面。但是,这两个产业有着极大的不同。

东京大学的藤本隆宏教授是日本“产品制造”实证研究的权威人士。根据他的介绍,制造业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一个是以计算机和平板电视机为代表的、只需组装显示器、CPU等主要零件即可完成产品制造的“模块组装型产业”;另一个是以最佳方式组合数万个零部件、制造出乘坐舒适的汽车这种“整体磨合型产业”。近来兴起的数字家电产品堪称“模块组合型”产业的代表,而汽车则可谓是“整体磨合型”产业的代表。

构思设计新颖的商品概念,网罗世界各地的主要零件,在成本最低的地区组装、出口,这样的“模块组合型”生产模式,从结果来看,是日本的弱项,最终导致了日本家电产业的全线崩溃。与之相对的是整体磨合型生产模式,研发基地与生产基地相互协作,在商品开发上精雕细琢,进而在装配工厂通过不断改善,提高产品质量,这种方式似乎更适合注重团队协作的日本社会,令日本的汽车产业至今依然立足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汽车厂家的自身努力

第42届东京车展上展出了电动汽车(EV)以及众多具有高环保性能的车种

但现在出现了日本汽车产业的成功模式在未来是行不通的论调,这也是事实。因为只要电动汽车(EV)一经普及,那么电池和发动机就成为主要零件,那样一来,汽车也将家电化了。正是因为看到了个中的制胜之机,特斯拉汽车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以生产电动汽车知名¬——译注)和中国的新兴企业也加入到了EV制造行列中来。

的确,今后的汽车产业将不再只是传统型汽车厂家之间的竞争。也可能出现汽车生产厂家和电机生产厂家、新兴企业联手协作的形式。而且,有新加入产业参与的新的竞争已经开始。不过,问题在于汽车并不是像计算机那样,只要装配上主要零件即可“新鲜出炉”的商品。既不可舍去乘坐舒适这一大要素,又有着严格确保安全的宿命。而这些要素正可谓是传统汽车生产厂家的一日之长。

制造出舒适惬意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实非容易之举;但如果是适宜于穿街走巷的私人小汽车,那么毫无疑问,新兴企业也大有一展身手的空间。另外,一个竞争条件大大严酷于以往传统型汽车厂家一枝独秀时期的EV时代必定会到来。因此,传统型汽车生产厂家一旦疏忽了自身的努力,无疑存在着被淘汰的危险。

但是,在这“6重苦”中依然保持了拼搏实力的日本汽车生产厂家,应该不会像电机产业那样全盘崩溃。虽然这种乐观想法,饱含了对忠心不渝于日本汽车制造的人们的期待之情。

汽车产业 电动汽车 丰田 本田 安井孝之 朝日新闻 日产 新兴企业 EV 藤本隆宏 模块组合型模式 整体磨合型 组装 家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