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亚太“新秩序”的萌芽与日本外交

政治外交

2012年是始建亚洲太平洋新秩序之年。“阿拉伯之春”、“欧洲危机”、“伊朗核问题”、“金正日死后的北朝鲜”等等,全都是看不见着陆点的国际难题与课题。虽然现今正是要求我们建立新秩序与新构架的时期,但政权领袖的更迭与蕴含这种可能性的政治性苗头也已萌芽。

日本外交面临考验

亚洲太平洋地区美中争霸正式拉开战幕,在这种局势下日本外交应该如何呢?今年日本政府将展开怎样的外交呢?

把日美同盟作为基轴的日本外交来说,中国的动向是最大的变数。虽然美国今后也将长期继续限制国防预算,但如何支持美国以 “维持和提高日美同盟的抑制力”——这可以说将成为今后日本外交安全保障的长期课题。

例如,届时日本对菲律宾的支援就是一大要点。

菲律宾位于驻日美军之要地的冲绳和澳洲之间,即处在可成为军事真空地带的中间位置上。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从亦可立即应对台湾危机的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与苏比克海军基地撒出;但在中国不断向外海扩张的今天,美国痛感到菲律宾在亚太地区作为交通要塞地位的重要性。

其后美国虽然可部分使用菲律宾的军事设施,重新确保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但作为抑制中国的力量依然很不充分。日本政府“为提高菲律宾沿岸警备队的实力准备提供合作,而缓和武器出口三原则,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支援菲律宾一事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外务省人士语)。

构筑前往印度洋的立足点

同时政府内部还在研究策略,充实在印度洋上的据点。对于中国欲在印度洋上加强军事存在而推行的“珍珠项链”战略,日本将采取对抗方针,以自卫队舰队的友好访问、远洋航海、共同训练等形式,通过港口停泊,谋求在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建立据点。再加上缅甸已从原先的对华一边倒转向了采取与美国保持均衡的政策,日本的方针是与其建立密切关系,进而将会探索在印度洋周边港口建立立足之地。

“2012年将是消化迄今拖延未决的悬案,并为2013年以后做好准备的一年。”——一位外务省的高官为今年如此定位。去年年底,野田佳彦首相在即将迎来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前夕访华,接着又访问了印度。对国境相连的两个大国的访问之所以受到关注,特别是有关日印关系,两国首脑每年定期互访成为机制,这表明正逐步提高到能牵制中国的层面。

而且,担任日本防卫的阁僚(一川保夫防卫大臣,当时)又预定从新年1月9日起访问蒙古,通过加强防卫合作备忘录的换文,开展意在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外交,这意味着此举踏进了“中国的后院”。自小泉政权之后, “每年更迭首相”成为惯例,在日本政治飘忽不定之中,是否能够推进从“点”到“线”,再扩展至“面”的战略外交——在2013年以后能否取得成果,今年将成为关键之年。

日本 水力 风力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天然气 反核 能源基本计划 外交 欧洲危机 阿拉伯之春 铃木美胜 地球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