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经济政策的100天

安倍经济学在100天内引发的“心理转变”

政治外交 财经

2013年4月4日,第2届安倍晋三内阁上台100天。本届内阁制定了一套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刺激经济政策,由于人们对该政策带来的货币宽松和财政投入充满期待,刺激了日元不断贬值和股价持续上涨。笔者将带大家一同回顾安倍经济学在这100天内引发的变化。

安倍政权打出的所谓“安倍经济学”经济政策,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货币宽松、财政投入和经济增长战略这“三支箭”, 虽然已经拉弓上弦,准备就绪,但实体经济在这100天内并未发生重大变化,而日元贬值和股价上涨的势头却锐不可当,据日本银行公布的3月全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短观)显示,大企业的景气状况感在时隔3个季度后首次出现了改善。

究竟原因何在?其中一个关键词或许就是日语中用于表述经济状态的“景气”一词。它原本是用来表示“景色、模样”(景)与“气氛、迹象”(气)的词语,明治时代以后则变成了一个专门用来表现经济状况的词。该词加入了“气”这种心理要素,尽管在翻译成外语时比较难以表达,却象征性地体现了日本人的经济观。安倍经济学提出“通胀2%”的经济增长目标,其良好开局改变了持续多年的通缩心心理,在经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意义上,极大地带动了“景气”中“气”的部分。

凭借“第一支箭”货币宽松,让国民切实感受变革

为了改变社会心理,需要的变革是要让所有人都能意识到时代的转换。

纵观三支箭,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也曾数次亮出财政投入这“第二支箭”,但考虑到财政规律,不能肆无忌惮地扩大财政投入。针对“第三支箭”经济增长战略,必须与利害相关者展开协调,不可草草做出决定。安倍政权重视的是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这是唯一可以实现象征性变革的“第一支箭”。

4月4日,安倍政权上台100天之际,刚刚在3月获得首相任命而走马上任的日银行长黑田东彦领导的“新生日银”提出的“量与质并重的货币宽松政策”正是这“第一支箭”。为了在两年内实现“通胀2%”的目标,日本银行表示要在两年后的2014年末之前,将投放社会的现金总量——“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增加一倍,达到270万亿日元,并将以每月超7万亿日元这样两倍于现阶段水平的力度购买长期国债,使持有总量达到现在的两倍,即190万亿日元,日银多次用到“两倍”一词,传递出一种明确易懂的讯息,市场对此抱以好感,认为是“超预期”。安倍首相和黑田行长反复提及的“不同量级”一词,证明安倍政权是何等重视心理转变。

回过头来看,本届政权上台后,经济政策的焦点在于——政府与日银能否就2%的消费物价上涨率目标达成共识、是否设定放宽货币政策的“通胀目标”直到实现这一目标。再有就是安倍首相在日银行长人事问题上强调的观点——“要选择赞成通胀目标的人选”。

众议院解散前的去年11月,时任在野党自民党总裁的安倍首相提出了“通胀目标”政策,为实现“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这一一贯主张而点燃了论战之火。对此,野田佳彦首相(时任)批判称“日银的独立性何在?”,日银的白川方明行长(时任)也表明了否定性的观点,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由来已久,在国际社会中也已得到确立”,金融政策史无前例地成为了选举的争论点。

围绕“通货再膨胀(reflation)”政策,即通过包括引入通胀目标等内容在内的大胆货币宽松政策来摆脱通缩困境的政策,经济学家之间也存在各种争议,尚未得出结论。然而,众议院选举中的论战给国民造成了一种通胀目标与传统做法迥异的印象,国民心中开始愈发期待:“这次或许真的能够摆脱通缩问题”。

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后,自民党的安倍总裁直接向日银的白川总裁提出了研究“2%通胀目标”的要求。在货币政策成为争论焦点的众议院选举后,日银也不得不接受民意的选择。日银调整了步调,开始实施“2%通胀目标”和“无限期宽松”政策,并与政府共同发布了联合声明。如果选举承诺中的通胀目标得以实现,那就意味着早已厌倦“政治优柔寡断”的国民将切实感受到变革。

在高支持率背景下用正面突破手段实现的日银行长人事变动

日银行长人事变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为行长候选人,大和综研理事长(前财务事务次官、前日银副行长)、亚洲开发银行(ADB)行长(前财务省财务官)黑田东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前日银副行长)岩田一政、学习院大学教授岩田规久男等人的名字都曾频频被大家提起,而要成为日银行长,必须跨过两道门槛。

一是要在众参两院获得批准。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组建的安倍政权虽然在众议院占有多数议席,但在参议院仅有102个议席,不足过半数(118个议席)。在野党的支持不可或缺,而对货币宽松政策持积极态度,且作为安倍政权首选合作对象的大家党却反对起用财务省老臣。

另一道门槛是安倍首相的盟友、身任副总理支撑着政权的重臣——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的意向。麻生一贯主张财政与金融的一体化运作,加上自己又兼任了金融大臣,所以他支持的是前财务次官武藤。

要优先考虑如何在参议院获得批准,“相较于人才因素,更应优先考虑政局”——首相身边开始出现这样的声音,正当此时刮来了顺风。在日元贬值和股价上涨,以及人们对经济向好预期的背景下,内阁支持率在本届政权上台后连续两个月上升,在2月达到了71%(读卖新闻社舆论调查)。另一方面,持通货再膨胀论调的岩田一政也曾一度被视为“各方妥协的选择对象”,但大家党以其在担任日银副行长时的2006年赞成了废除量化宽松政策为由,提出了反对意见。

安倍首先最终决定任命为行长的黑田是一名通货再膨胀论主张者,曾在担任财务官时期的2002年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了一篇要求引入“通胀目标”的论文。此外,他还声援了安倍首相在去年9月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提出的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因此双方迅速拉近了关系。执着于起用财务省人员的麻生财务大臣也没有异议,在高支持率的背景下,自民党放弃了与反对起用财务省人员的大家党进行合作,而是采用与民主党等其他在野党合作的正面突破手段,促使人事任命方案在参议院也获得了通过。

虽说是财务省老臣,黑田却是长期从事国际事务的通货再膨胀派官员,而非财务省主流的制定预算官员,由他担任日银行长,就传递出了即将实施大胆的货币宽松政策这样一种变革讯号。同时,此举也可为已经开始担忧“步子太大”的部分市场人士提供一份“非财务省老臣莫属”的安心感,可谓一项绝妙的人事安排。

表明参加TPP谈判,亮出 “第三支箭”

在“第二支箭”的财政投入和“第三支箭”的经济增长战略中都贯穿着一项战略——重视旨在促成心理转变的变革。

1月,政府敲定了事业规模总额达20.2万亿日元(中央资金10.3万亿)的紧急经济对策,从政权上台到对策出炉,算上新年期间在内也只用了17天时间。着眼于不间断财政投入,以“15个月预算”形式制定的2012年度修正预算案、2013年度预算案针对民主党政权时代因“从钢筋混凝土到以人为本”口号而持续减少的公共事业费、旨在应对中国加强军事力量等问题的国防费等给予大力倾斜,采用看得见的形式展示了政权更替的成果。

经济增长战略方面,当初设立了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产业竞争力会议、规定改革会议等机构,邀请有识之士参与其中,但由于这些机构界定不清,关系没有理顺,遭到了乱立机构的指责。在2月召开的产业竞争力会议上,围绕农业改革问题,10名民间议员分成两派,罗森公司社长新浪刚史等5人主张实施“阶段性地缩小大米生产调整(减反政策)”“实现株式会社形态的农业法人的全面自由化”等大胆改革措施,住友商事顾问冈素之等5人主张实施“首先在特区尝试放宽限制”等柔和改革措施,双方分别提交了意见书。事务局官员和民间议员之间甚至出现了主导权争夺战,最终,民间人士进入事务局,并由七个主题会议分别展开讨论,这才使问题得以解决。

局面得到扭转是在2月举行的日美首脑会谈之后。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联合声明提出“在参与谈判时,不必事先承诺单方面废除所有关税”,这符合自民党公布的“如果前提是‘毫无例外地废除关税’,自民党就会反对参与谈判”这一选举承诺。安倍首相于3月正式表态将参与TPP谈判,农业等各方面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一直被称为“缺乏亮点”的经济增长战略终于开始显现真容。

心理转变能否真正促进经济复苏

3月末的日元汇率为1美元兑94日元,日经平均股价(225种)为1万2397日元。与众议院解散时的去年11月16日相比,日元贬值幅度高达13日元,股价则上涨了37%。

政权核心层也承认,日元升值和股价上涨是受益于美国经济复苏和欧洲危机平息等利好因素的幸运开局,属于“期待先行”的现象。反观实体经济,设备投资只是略有回升,公示地价也只是停留在止跌企稳的程度,要说经济复苏还为时尚早。

不过,针对政府提出的非常规加薪要求,以罗森等三家大型便利店企业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应对,由此可见,社会心理确实正在发生转变。这能否促进真正的经济复苏呢?答案将取决于经济增长战略的具体措施。

(2013年4月5日,标题图片:2013年1月28日,安倍晋三首相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

图片提供:Aflo)

日本银行 财务省 安倍晋三 TPP 通货紧缩 日银 官员 罗森 经济政策 安倍经济学 景气 通缩 黑田东彦 三支箭 通货膨胀 通胀 通货再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