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语

我的日语学习法:安格斯・洛克耶(伦敦大学副教授)

社会 文化

一本名为《在日本教英语》的小册子,把安格斯带到了日本。2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位在伦敦大学里讲授日本历史的英国学者,为我们介绍了“居酒屋”在他学习日语过程中所起到的莫大作用。

“偶然”来日

我初次来日,实属“偶然”。我在大学攻读西洋史,临近毕业,我想得决定今后的去向了,于是来到大学的招生就业办公室。在那里我偶尔看到一本《在日本教英语》的小册子。我当时想,尝试一下或许不错——既有机会体验新的事物,又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将来的出路问题。

我姑且报了名,总算通过了面试,几个月后,作为JET项目(*1)的一员,来到位于山口县岩国市的一所商业学校,当上了英语教师。

那是非常美妙的2年时光。但是初到日本,我一句日语也不会说。虽然上飞机时准备了1、2册日语教科书,然而日常生活中一旦遇到问题,我要么目不识丁,要么哑口失声。在课堂上倒没有太大问题,优秀的同事们在我和学生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随时注意防止我犯错。只是每天放学后,必须自己料理所有的事情,这样就不得不学习日语了。

在岩国商业高等学校的课堂上(1988年,左)。大约20年后,在伦敦的街头(2007年右)。与当时在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担任客座教授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同事(右)和她的学生们在一起

然而问题是,我从来就不擅长学习语言。人生需要忍耐的事情很多,学习语言可以说是其中之最。不幸的是,我与忍耐力无缘,而且,我是第一次在亚洲生活,新鲜事儿对我来说太多了,我没有心思按照日语教科书的假设,努力练习如何用日语说明去理发馆的走法之类。

代之以教科书的学习,我参入了各种俱乐部,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拜访住在附近小镇的朋友,去濑户内海的小岛远足。当然,还积极创造机会,品尝美酒佳肴。

寓学于乐——“居酒屋”是最好的课堂

结果,这些“吃喝玩乐”的场所,在我的日语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掌握语言,“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即完全投入到那个语言环境中去,那么即便辛苦艰难,也是非常有效的。

我每天早上8点至傍晚5点,都和说日语的老师、学生们一起度过。很快我发现,一方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形发出特定的声音组合时,会引发出另一方特有的反应。于是,我效法擅长模仿的父亲,也开始了“鹦鹉学舌”,果然我感到收效不错,这样能使对方产生我所期待的反应。

不过,在课堂上我还是略为谨慎小心的。篮球、柔道等体育训练则比较放松,然而彻底把我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还是在晚上的“居酒屋(日本式的小酒馆——译注)”。比如在订酒点菜时、想和柜台里的人聊天时,或者要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情况时,就不得不说日语。于是我开始了实践。尽管我掌握的词汇少得可怜,语法也错误百出,但我毫不在乎——正确地说,是几杯啤酒喝下去后,对这些都感到无所谓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我的发音应该是不错的。即便我说的话语无伦次(我边啜酒边想),但听上去还是像日语的吧……。

2张均摄于2008年。在京都小酒馆里,饱尝了美味的鲜鱼和各种日本酒、烧酒。当时我是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的外国研究员

 

注重实践,边做边学

直到2年后离开岩国,我都没有去碰那些日语教科书。只是我萌生了想更多地了解日本的念头,所以感到必须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于是,我终于开始在东京上日语学校了,后来在西雅图也选学了日语课,但说不上是个好学生。我明白了过去模仿的一些声音组合的原意,它们和我理解的意思差不多,只是我似乎常常使用“山口女高中生方言”。总之,一味死记硬背语法和单词,对我来说还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尽管比以前有耐心了,但依旧缺乏忍耐力。

最终还是象在岩国一样,靠实践总算学会了日语。在西雅图,我阅读了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还翻译了经济学家村上泰亮(*2)的著作。在加利福尼亚的斯坦福大学时,我拼命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其中包括从战后日本主要报纸的报道到明治(1868-1912)初期奇妙的汉文训读体(日本人依日语文法读解汉文的方法——译注)文献,乃至镰仓幕府(1185-1333)的候文(日语在中世纪至近代期间使用的一种文言体——译注)等。

2011年9月,在东京召开了纪念JET项目创设25周年研讨会。不知何故,我也受邀在会上介绍自己的体验,因此有机会重访了山口县,与旧友重逢,得以向他们表达了感谢之情。其实,我至今仍然没有信心讲好日语,我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也是请朋友翻成日语后“照本宣科”的。但另一方面,如果走进居酒屋,那我就会如鱼得水。不过,无论在研讨会上还是居酒屋里,我想我的的确确地说了日语,而且,我想表达的意思甚或也都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标题图片:川崎市冈本太郎美术馆。大阪世博和冈本太郎也曾是笔者的研究课题

(2013年5月10日,原文英文)

(*1) ^ The Japan Exchange and Teaching Program,简称JET。由文部科学省等相关省厅与邀请国政府合作,于1987年创设实施。截至2012年7月已有40个国家4360人参加了这个项目。该项目招聘外国的青年人来日本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或在日本全国的学校教授外语,或进行体育指导等。

(*2) ^ 经济学家(1931-1993),曾任东京大学教授,国际大学全球交流中心所长。

日语 JET 日文 安格斯 洛克耶 Angus Lochye 伦敦大学 亚非学院 SOAS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