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坎贝尔教授、选择日本

文化 生活

身为大学教授,同时还活跃于电视、报纸等诸多媒体的罗伯特・坎贝尔教授。这位来日26年的日本文学专家,畅谈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日本文化之魅力和前景。

罗伯特・坎贝尔 Robert CAMPBELL

日本文学研究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文学研究资料馆馆长。出生于纽约市。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东亚语言文化学专业博士课程,获文学博士学位(日本文学专业)。历任九州大学文学部讲师和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助教后担任现职。出演多类电视节目。主要著作有《东京百年物语》(岩波文库)、《井上阳水英译词集》(讲谈社)等。

罗伯特・坎贝尔先生在东京大学讲授江户、明治文学之余,还担任报纸的书评委员以及电视节目评论员等工作,活跃于多种领域。算起来,这位“行动派学者”已经来日26年了,对既具悠久传统,又兼备“酷”的现代性的日本文化,他是怎样看待的呢?我们就日本文化的魅力与未来,请坎贝尔教授谈了他的看法。

(采访人 :《读卖新闻》社 文化部次长鹈饲哲夫、记者待田晋哉)

无所畏惧的“行动派学者”

——先生真是很忙吧。

“现在,我每周上一次电视的早间信息节目,每月作一两次广播节目的主持人。此外,还参演单独的节目、出席《读卖新闻》社每月两次的读书委员会、讲演会等各种活动。每周二到周四,集中在大学授课,剩下的时间就做其他各种各样的工作。”

——真是位“行动派学者”啊。您怎么有那么充沛的精力啊?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工作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人际关系以及语言表现,我很享受这一点。还有,我认为如果想广泛涉猎、拓展不同的领域,光是坐在那里伸出手臂是不行的。因为,你如果不投身其中的话,是取得不了成绩的。而当你无所畏惧地行动了,这一切就会化为你的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并不觉得作为学者的我与当电视评论员的我之间有什么矛盾或是隔阂,反而是趣味多多呢。例如前些日子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对前不久在世界杯女子足球赛上获胜的‘石竹花日本女子足球队’做了评论。在节目中,我联系日本由来已久的‘秋季7种菜’,对‘石竹花’做了说明,大获好评。我既是文学研究者,又在日本和美国分别度过了一半的人生,我觉得不应该把这样的人生经历只局限在大学校园里面,而是应该更有效地加以利用。”

治学良训——“掌握语言”

——您是怎样开始接触日本的文化和语言的呢?

“我的祖父母是爱尔兰移民,我的少年时代是在纽约杨基体育场附近的布朗克斯地区度过的。上世纪70年代,我从那里考进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时正是后现代主义风潮的鼎盛时期。法国的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来我校讲学,我当时对现代思想和文学、绘画也感兴趣。大学一年级的某一天,老师讲授的是以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为主题的比较文学。记不清楚是怎么开始的了,老师说,‘世界上最早的小说是日本11世纪写成的《源氏物语》(*1)’。”

——哦,这可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古典啊。

“我随即就买了一本爱德华・乔治・塞登斯蒂卡翻译的《源氏物语》,读起了这部小说的英译本。刚才说过了,当时正盛行后现代主义,‘文学已经终结’的言论四起。我当时就觉得日本的古典之中可能存在着破解这个论调的能量。与此同时,我还选修了日本美术课程,观赏到了16世纪日本桃山时代创作的《洛中洛外图屏风》。在那雾霭缭绕的奇特画面中,有挑着扁担沿街叫卖的女人,有相互争吵的男人,也有托钵化缘的僧众……,各色人等绘于一图,生动传神,极具感染力。”

——那个时代啊,那可是日本历史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时代呢。

“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日本绘画,就向大学的老师请教方法。可是那位老师却对我说,‘绘画呀,什么时候都能看啊。你还是好好掌握语言吧’。我当时不知道天高地厚,立即反驳老师,‘我跟先生都有眼睛,都有视觉神经。就算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是在看绘画上,感觉不是一样的吗?’老师告诉我说,学会了语言,你就能够了解《洛中洛外图屏风》中那独特的云蒸霞蔚下面生活的芸芸众生了。你就能够明白画面中他们住在几开间的房子里,他们是做什么的?这个人为什么笑?那个人为什么哭? 懂得了老师的用意后,大一的暑假期间,我就集中学习了初级日语。现在想起来觉得老师太伟大了。”

——的确,真是位了不起的先生。

“大二的时候,我开始学习日语中级教程,3年级那年的暑假,我到美国东海岸佛蒙特州的明德学院集中学习日语,两个月的全封闭学习。这期间一句英语也不能说,也不能打公用电话跟家人和朋友聊天。”

——那可真够严格的。

“跟女朋友说话也不行呢,有人都快发疯了(笑)。”

——嗯,那可够你受的了。

“不过也亏得如此,我能开口说日语了。大三到大四期间,我来日本留学,其后我对江户时代的文化产生了兴趣。27岁时,来到九州大学深造。”

生机勃勃的江户平民文化

——您觉得江户时代文化的魅力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主攻的是19世纪江户时代后半期、也就是文化文政时期(1804~1829年)以后的日本文化。这个时代,以雕版印刷为基础的各种和纸线装出版物大量出现,诸如学问、思想类的启蒙书、旅行手册、救济饥荒的读本、汇编了平民俳谐的小册子等。甚至还有供世人自我研习四书五经的书籍。另一方面,和歌、皇室故事、汉诗这一类传统的‘雅文化’书籍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同时以天文数字计的平民‘世俗文化’出版物也大量出版。”

——没错,还有柳亭种彦谐仿《源氏物语》创作的《伪紫田舍源氏》呢。

“其实,在这些远远背离了《源氏物语》那种高雅之作的谐仿作品之中,隐含着重要的人生教养和生活启示。此外,还有曲亭马琴(即泷泽马琴)以室町时代的大量史实为背景创作出来的那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南总里见八犬传》(*2)、为永春水描写江户时代男情女爱的爱情小说《春色梅历》和《春色春告鸟》。我对这一时代的作品不大感兴趣,但是,这些书籍中的绘画插图,特别是为永书中的那些描绘了品川和深川等江户繁华街市景象以及当时的男男女女的插图,可真是魅力四射啊。”

——这一时期,日本正处于所谓的“锁国”时代。从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江户时代到日本开放门户之后,明治时期的日本一改锁国政策,开始积极地吸收海外文化。

“日本自6-7世纪起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进入了汉字教养的世界,由此吸取文明。虽然日本将汉字发展成为了独自的假名文字,但是,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都非常重视汉文。那时的知识分子用汉文语法格式记述自己的思想,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无论是学过德语的森鸥外还是学了英语的夏目漱石,他们得以那么传神入微地翻译外国小说和文章,可以说无不得益于这样的汉语知识和思维训练。我以为正是通过汉文接受文化的历史,奠定了日本在明治时期学习欧美文化的基础,并且一脉相传沿袭至今。”

(*1) ^ 《源氏物语》 平安时代女流文学家紫式部撰写,日本最早的长篇小说,现确定成书于1008年。小说描述了具有天皇血统、生母身分低微的贵族光源氏与其身边的女性的生活。登场人物超过了400人,全部54回,近100万文字可以写满2300页400字的稿纸。

(*2) ^ 《南总里见八犬传》 江户时代后期泷泽马琴(即曲亭马琴)撰著。以室町时代为背景,以安房国里见家的千金伏姫小姐与神犬八房的姻缘为线索,主要描写了8位青年的长篇传奇小说。自1814年起开始刊行,历时28年完成,系总98巻、106册的巨作。

重要的是“拿来主义”姿态

——也就是说,日本文化中有旺盛的接受外来文化的能量吧。

“另外,日本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向着新型的统一国家体制迈出了第一步。是年,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欧洲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德国产生了以普鲁士为中心的王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处于国家与地区的重新整合过程之中,日本也迎来了明治维新,创立了新的文化,产生出新的口语文体。从世界史的规模看,重新审视自江户时代的文化文政时期到明治时期的文化,也将成为我们今后的研究课题。”

——这个课题就是通过了解那个时代来认识今天的日本文化吧。

“江户时代是严格的等级化社会。在这个时代里,平民的‘俗文化’汲取了‘雅文化’的养分而取得了发展。到了明治时代,更是通过所储备的汉语的知识吸收了欧美文明。不论怎样,日本文化一直保持了积极地‘摄取’内外养分的姿态。近一时期,这样一种能力似乎有所减弱。最近的年青人新出版的小说,或以学校为背景,或描写身边的朋友,题材范围狭窄。我觉得日本的年青一代更应该在本民族文化的深度上下功夫,使之发扬光大。”

——现在,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等作品被视为“酷日本”,在外国也很受欢迎。

“我也很喜欢漫画,的确有不少好的作品。但是,日本并不是只有动画片和漫画,还有包括江户文化在内的丰富多彩的绘画和小说,有内田百间以及谷崎润一郎等创作出来的优秀近代小说,我希望这样的优秀作品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樱花实在太美了

——3月11日,发生了罹难者逾万的东日本大地震。地震之后,您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代表日本的花有樱花。和歌中有大量咏赞樱花之美的诗句,平安时代之后,日本出现了‘墨染樱’这个词汇。传说为悼念亡者,樱花也披墨示哀。由于这个缘故,我原本想今年赏樱怕是会伤感吧,然而在东京的新宿御苑看到樱花时,再度被樱花的美丽所折服。我曾多次听到关于日本东北地区人们受到樱花激励的报道。”

——“绵绵春雨樱花褪,容颜不再忧思中。”这是日本非常有名的一首和歌。日本人把种种情感都寄托在了樱花之中。

“日本是一个四季变化分明的美丽国度,但同时也是台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多发之地。日本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之中发展起来的所谓‘悲怆’这种独特的、触景生情引发幽思的无常观,令我无限感慨。另一方面,江户时代还出现了‘意外之喜幸’这个词汇。正是因为认识到了人世不可久期的道理,就会特别珍视不期而遇之喜悦以及由机缘而带来的小小的幸运。这种温情和体贴的感性,就存在于这个国度的人们心中。”

珍视“意外之喜幸”

——您说的是那种珍视预料之外的小小的幸运之情吧。

“今年5月,我有机会前往地震灾区的一个避难所考察。那时还没有恢复供电,人们用煤气灶做饭。一天,一位年轻的女性花了两个小时上山采来一桶野菜。一起避难的人们无不欢喜异常,烹饪后大家共享了这一餐。在震灾后残酷的环境中,他们真诚地感谢大自然恩赐的野山菜,感谢那位女性的采摘之劳。总而言之,日本人具有一种珍重‘意外之喜幸’的情感。根据最新GDP世界排名表,日本被中国超出降至世界第3位,震灾后更出现了担心日本经济能力进一步下滑的声音。但是我认为,从另一方面看,地震灾害正可以成为我们重新思考现代日本的生活方式、重新思考日本自古传承的重视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这一世界观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可以孕育出新的文化表现吧。”

——您认为采取什么方法最容易使外国人接受日本文化呢?

“还是得亲身来日本看看吧。现在由于日元升值,外国人恐怕会觉得花费比较大。但实际上,买打折机票的话,花上600美元左右就能往返日美,而且东京也有2000-2500日元就能住一晚的旅店。说实在的,现在特别适于旅行。东京也好,京都也行,花上几天时间到你喜欢的城市转上一转。据说歌手女神卡卡(Lady Gaga)最喜欢吃东京站的快餐荞麦面条。就是这样,去发现你自己喜欢的日本。”

——感谢您给我们讲了那么多关于日本的话题。坎贝尔先生已经习惯了日本的生活,一旦回到久违的故乡,会有什么不适吗?

“这个啊,还真有呢。上次,我在美国跟妹妹一起吃饭,当时在一家餐厅里,我毫无意识地端起了意大利面条的盘子……”

——端着盘子吃饭,这是日本人的习惯吗?

“至少美国人不这么着。”

——呵呵,端起来吃倒是很方便啊(笑)。

“当时受到妹妹责备,自己也觉得太难为情了(笑)。”

 

摄影:大久保 惠造

(原文日文)

罗伯特・坎贝尔 日本文学 源氏物语,江户,明治,开国,生活方式,酷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