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正可谓是“知日”的时代

文化

在中国,有一本叫做《知日》的月刊杂志十分畅销。其策划者之一是活跃在日中两国文坛的毛丹青教授。经常驾驶保时捷爱车周游日本各地的毛教授不仅时尚且富有激情,更懂得牢牢抓住人心。

毛丹青 MAO Danqing

中国北京市出生。北京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7年赴日,供职于某商社。2000年成为双语作家,2008年出任日本观光大使。主要著作有《日本虫眼纪行》等。

毛丹青教授毫不忌讳地公开表示,“展现真实的日本”是自己的一大使命,他在中国国内的中国版推特——“微博”上也拥有超过60万粉丝,是一位人气很高的言论领袖。毛先生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交情颇深,那么他为何这样热爱日本文化、这样痴迷于日本文化呢?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听一听他的心声。

我们在神户国际大学的研究室里采访了毛教授。房间里摆放着用于宣传《知日》杂志的红色旗帜和他本人的著作,与其说是研究室,更让人觉得像是“知性创作室”。在窗外大海的衬托中,蓄着花白络腮胡的毛先生打开了话匣。

《知日》,第一本以日本为特定主题的杂志

“《知日》杂志的办刊理念在于让大家‘了解日本’。2011年,因发生在尖阁诸岛(钓鱼岛——译注)附近的中国渔船冲撞事件,日中关系日趋紧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知日》在北京创刊。办杂志是我们的想法,而现任主编的中国青年苏静(31岁)‘想试试’的积极创意促成了此事。他没有学过也看不懂日语,不过,他是村上春树的铁杆粉丝,读过所有村上作品的中译本,连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有一次与他喝酒,我们两人一拍即合,敲定了出版事宜。在此之前,中国还没有一本专门介绍日本文化的杂志。”

——我听说这本杂志已经出版了10多期,每一期销量都超过了5万册,其中有些还创造了10万册的热销记录。

“了解中国读者的细微需求的,是在中国的心脏北京目睹了反日游行的青年主编。我负责提供日本方面的信息。我们的方针是不能停留在单纯满足中国读者需求这种水平上。编辑的专题要让日本读者也感到惊讶。虽是介绍日本的事情,却也能吸引日本人阅读,对此我们很有自信。我们一直努力做到让日本读者即使看不懂中文,也能通过照片、插图和整体的版面氛围理解意思。”

中国,如今真正迎来了“消费日本”的时代

据毛先生介绍,《知日》已经做过了“明治维新”“制服”“猫”“铁路”“妖怪”“森女”等特辑,每一期都会全方位地细致介绍相应主题的内容。其中最畅销的是“猫”,该期销量超过了10万册。

据说苏主编来日本时,“两个人在书店待了大半天时间”。办刊的素材就是“日本本身”,两个人对此毫无争议。毛先生强调“好杂志是不可能在争论中诞生的”。

最新一期的专题是“禅”。据说,尽管策划主旨在于宣扬“普世价值、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却不得不打出“缺少如日本的寺院般静心宁神之所的国家、就不是一个好国家”这样一种简单明快的宣传语。

——有调查数据显示,日中两国民众的“亲近感”在持续下降。请问中国年轻人如何看待日本的文化呢?

“日本文化可以满足大家对‘知性’的追求。如今,中国已经真正迎来了消费日本文化的时代。这是重要的关键词。北京和上海的书店中,外国文学类书架上70-80%的书是日本小说。日本出版物的受欢迎程度遥遥领先,不仅是小说,时尚杂志、女性杂志也同样如此。尽管存在尖阁诸岛问题,但中国的年轻人和学者们现在极其关注日本,对日本充满了好奇心。”

——真是如此吗?

“《知日》是在渔船冲撞事件发生3个月后创刊的。我们做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大胆之举。这得益于大家的支持。观察日中关系时,不能只看一个侧面,而必须立体地观察。”

阪神大地震中目睹的宽恕一幕

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后,毛教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了两年研究助理工作,是精英中的精英。然而,1987年,25岁的他选择了到三重大学留学。不久后,他开始在水产店打工,理由很简单——“实在没钱了”。舍弃精英的光环,作为日本社会的一员而工作,从水产店到商社,打拼10多年后终于赚到了一大笔钱。

富裕起来的毛先生用这些钱开始周游日本各地。可谓变身成了一个“行动的知识分子”,任随感性驱使,不断探寻日本的心象风景。这段经历带来的成果是1998年出版的《日本虫眼纪行》(法藏馆,后由文春文库再版发行),该作品于次年获得了第28届神户蓝海文学奖。

通过在日本各地的交流活动,作为作家的毛先生极大地拓展了“语言与文学”的世界。应当说“MAO WORLD”不是从外国人的视角来谈论日本的国民性和特异性,而是试图通过刻画日常生活中的日本人、原汁原味的日本文化与自然,展示日本人的内心。

——毛先生亲历了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您在作品中写到自己遭遇了难以忘怀的悲惨场面。

“在95年的地震中,我也受了灾,居住的房子损坏严重。神户市内火灾四起,但由于交通瘫痪,消防车开不动,水也停了。最难忘的,是一名中年男子高喊‘我女儿还在着火的屋子里’的情景。虽然消防车和消防员赶来了,却没有水,最终他女儿不幸遇难。当他抱着女儿遗体走出来时,消防员们站成了一列。想象一下自己女儿死在眼前的那种心情,恐怕是愤怒吧。”

“然而,他抱着女儿的遗体深深鞠了一躬,突然高声说‘我代表死去的女儿感谢你们。谢谢’,然后静静地离开了现场。在场的人都感到很惊讶。而我的眼前已被泪水模糊。我认为这才是‘容忍’。我感到‘日本原来是这样的’。”

关键词是“扩散”,爆发式的表达能力不可或缺

——您说的是日本人的忍耐力吗?

“大家的忍耐力非常强,这或许是日本人的性格吧,甚至有时候强得令人困惑。不过,我觉得日本人缺乏有效的、爆发式的表现能力。在观察日本文化时,有些关键词我很喜欢。一个是‘工匠’,他们具有矢志不渝、追求极致的性格。另一个是‘仪式’。‘仪式’指的就是庙会节庆活动。将相同的活动程式化后让人们每年都来参加。”

“这两个词具有连续性。不太有助于爆发式的表现力。然而,要想跟上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具备瞬间达到某种目标的诀窍,即爆发式的表现力。”

——您是说日本人不擅长表达自我和开展跨文化交流?

“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扩散’。我认为(日本)扩散能力不足。表达自我主张的技巧非常重要。与日本人相比,中国的年轻人正好相反,尽管缺乏持久力,却拥有爆发式的扩散力。中国人的缺点在于虽然能够瞬间达到某种目标,但持久力不足,常常半途而废。”

质疑Cool Japan的效果

毛教授在神户国际大学教授城市环境和旅游学课程。同时,还长期参与国土交通省和民间旅游等方面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毛教授看到了日本的“内向”程度,并对“Cool Japan(日本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战略,其主旨是向海外介绍日本时装、设计、漫画、电影等文化商品,同时培养日本国内相关产业所需的人才——译注)”的现状提出了质疑。

——您如何看待多元文化时代下日本的对外传播、文化交流和观光行政呢?

“多年来,我一直在从事国土交通省的有关工作。尽管这样说或许有些尖锐,但我认为行政部门的人事变化太大。要想通过文化事业改善一个国家的形象,必须由专家队伍长期经营。必须培养深入一线的专家。文化这个东西是肉眼看不到的。假如我唱一首歌,这也谈不上文化。文化是一种印象。我认为读完小说后留在心里的东西才是文化。”

——也就是说方针和运营方法模糊不清,是吗?

“所有国家都在努力通过文化来提升本国的形象。然而,具体做法是否恰当呢?我对Cool Japan战略抱有疑问,把在日本国内流行的动漫和模型推向世界也会同样流行,这种认识大错特错。因为接受它们的背景环境有所差异。日本的棒球漫画《巨人之星》在印度被换成了当地人喜欢的板球运动,打造成了印度版的巨人之星,似乎很受欢迎。据说制作方不仅重新配音,而且出于对印度文化的尊重而大幅调整了漫画内容。”

——具体的背景环境不可或缺。

“必须从大局看问题。就算把日本的花拿过去,也不见得适应当地的水。尽管政府为Cool Japan制定了巨额预算,但这个战略是否对提升日本国家形象产生了作用呢?还不如说日本是通过村上春树的小说为世界所知的吧?”

“似乎两个‘M’,即漫画和村上春树(漫画和村上春树的日语发音首字母均为M——译注)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应该研究村上作品的结构原理,以及这些作品如此广为人知的原因。作为一个成功实例,这将成为日本实施文化政策的典范。”

汉字文化圈,正是日中共通的基础

——我认为《知日》在中国受到欢迎的一个背景原因是汉字文化圈的存在。我想象日本文化在全世界的大举推广,同时也将成为驱动汉字文化圈的引爆剂。

“您说得对。我们正在计划编写‘日制汉字’、‘日译汉字’的特辑。现代汉语中的许多名词来自日本。‘共产党’一词也是如此。明治时代的哲学家西周先生将西方的许多西洋词语变成了汉字词语,并原封不动地引入了中国。基于汉字的交流是我们的基础。了解日本也将有利于中国人自己。日本的智慧或许就如同中国人的一面镜子,鲜明地反映了中国的形象。如果没有汉字文化圈,《知日》就不可能出自中国人之手。”

——汉字在视觉上可谓是一种“图标”。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具有图标性质的汉字文化正在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巨大变化。

“正是如此。关键是影像和图画。《知日》的设计师对日本的设计和文字非常感兴趣。如何处理相同的汉字?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活在“删除信息的时代”

——近年来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并非只要掌握英语就行了。最后,想请您谈一谈应该如何培养人才。

“跨文化,必须从认清自己开始。不是说只要学习英语就能成为国际化人才。只有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自己的文化,才能走出去。我想说的是,不要只是口头上的国际化,一切都要从脚下起步。”

“此外,光是信息也不算国际化。手机和电脑中信息太多,我们无法选择,每一天都疲于删除。现在是删除的时代,我们必须脚踏实地,顶住大量信息的诱惑,树立起自我认同。必须深刻理解母国的文化,我想这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前提条件。”

采访人:原野城治(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理事长)

村上春树 莫言 文化交流 知日 毛丹青 神户国际大学 神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