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中的传统美“Cool Traditions”

盆栽匠人川边武夫:聆听树木的声音!

文化

在盆栽的世界里,有一位打破既往盆栽界常识、不惮“禁忌”且屡有崭新作品问世的匠人。他便是家住大宫、年届七十的川边武夫。川边拥有一群狂热的崇拜者,特别是在欧洲,甚至有人为了一睹他的作品专程来到日本。川边摸索出了一套与盆栽相处的哲学及蕴含于其中的自然观。

突破“禁忌”的盆栽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般,每棵树也有自己的个性。树木在诞生之时,便拥有超出我们想象的生命力。由于它们各自生长的环境不同,都拥有各自不同的生命故事与历史。所以,每一棵盆栽都在传递出不同的讯息。”川边说道。

盆栽界有个词叫“忌枝”,指应被截去的枝条。那些从正面伸出的、或与主干交叉的枝条,便被称为“忌枝”。它们好似在恐吓鉴赏者一般,招人厌恶。然而,在盆栽家们各出绝招一决高下的“日本盆栽风格展”中,川边却刻意展出了留有“忌枝”树貌的盆栽。

“我对一定要把树修剪成盆栽‘该有’的外形有抗拒心理。当我们站在生长于大自然严酷环境下的树木面前时,那些所谓的盆栽界常识便烟消云散了。说得极端一些,大自然就是‘忌枝’的宝库。我觉得盆栽家就应该要有接受树木原生姿态的气度。总之,大自然中的树木是千姿百态、个性十足、丰富多彩的。”

东北真柏 (摄影:泽野新一朗)

在欧洲获得高度评价

对于出自川边之手、风格大胆的个性盆栽,欧洲的盆栽爱好者们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他们在日本的盆栽杂志上发现了川边的作品,并为其折服。

2002年,川边受西班牙最大的盆栽商社之邀,作为主要嘉宾出席了其举办的活动。从此以后,川边又陆续收到了来自德国、法国、比利时、摩洛哥等欧洲国家的60余次邀请,乃至在欧洲被称为“盆栽大师”。

“日本国内现今的盆栽没有活力。就像歌麿(即喜多川歌麿——译注)的浮世绘一样,只要欧美人评价高,日本人就会跟风追捧。现在盆栽作为‘BONSAI艺术’正风靡海外,我希望这些盆栽能像浮世绘一样,因为欧洲的好评而在日本得到重新评价。”川边许久之前的宣言,如今正一步步成为确切的现实。

川边向来自瑞士的人们讲授盆栽技艺(摄影:泽野新一朗)

现在,不断有欧洲盆栽艺术的带头人到川边这里学习访问。其中,欧洲著名的盆栽俱乐部“瑞士法语圈盆栽俱乐部”的会长Oscar Roncari,在谈到自己倾心于川边盆栽的理由时说道:

“从川边先生的盆栽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树木深切的敬意和浓厚的爱。现在令人惋惜的是,盆栽文化陷进了商业主义泥潭。盆栽造型刻板,匠人也缺乏对树木的敬意。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树木之前,难道不是应该像川边先生那样,先领会树木给予我们的信息吗?”

Oscar说的不仅是川边的盆栽,更一语中的地指出了匠人文化的本质。匠人们都应该对自己使用的材料抱有深切的敬意和浓厚的爱。

聆听树木的声音

剪刀是在燕三条特别定制的(摄影:泽野新一朗)

川边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令自己的盆栽创作发生戏剧性变化的趣事。原是一名工程师的川边,曾以厂长的职务活跃于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公司。30岁时,他不顾周围人的反对,投身于盆栽界。而他要述说的,则是在投身于盆栽事业的7年后,也就是尚在学习技艺的37岁时所发生的一段往事。

“那天像往常一样,我独自一人在盆栽园深处的操作间默默创作盆栽。操作间可以说是盆栽的实验室,周围摆放着创作中的各种树木。这些正经受大胆改造的树木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负担,每一棵都非常虚弱。突然,我感到一股力量紧紧勒住了我的头,然后脑中就回荡起了盆栽们的声音,树木们齐声高叫:‘我们也是有生命的呀!’我确实听到了树木的叫喊。”

“从此以后,我彻底改变了创作盆栽的思考方式:首先考虑的不再是人的审美,而是树木的生命和健康状况。仔细观察树木的健康状况,就必须要看清‘现在应该做的、能做的和绝不能做的’。如此一来,修剪树木的创意便如泉涌一般迅速浮上心头。虽然听起来像是虚构的故事,但当你真心诚意地与树木相处时,树木真会告诉你它希望展现的姿态。”

回顾自己在西班牙的初次海外讲演,“我首先讲述了自己的失败经历”,川边笑着说道。“因为不想让学生们做出剥夺树木生命的举动,所以就向他们坦露了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希望他们能充分理解我的这种态度。从那之后,我就开始频繁收到来自欧洲各地的邀请。”

“加贺一位”的重生

摆放于自家中的“加贺一位”盆栽 (摄影:泽野新一朗)

川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盆使用了与加贺藩颇有渊源的赤皮瑜树——“加贺一位”的作品。2015年10月,金泽市兼六园举办的“加贺一位盆栽展”,发布了出自川边之手的12件作品。

在距今350多年以前,金泽加贺藩的第三任藩主前田利常,为了培育插花的材料,种下了一片赤皮瑜林,后世称之为“加贺一位”。由于近年来无人照料,树林被藤蔓类植物覆盖,濒于消亡。金泽市的相关人员认为,“加贺一位”是培育盆栽的绝佳材料,于是对其展开救援。被移出的“加贺一位”在数个盆栽园都没能培育成功,直到川边接手才获得了重生。

“我认为之前无法成功的原因,恐怕是由于对‘加贺一位’的生长环境不够了解。赤皮瑜原本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但‘加贺一位’的种植地却在海岸隆起处,土壤中残留着贝壳,含钙量高,呈碱性。由于‘加贺一位’在这样的土地上种植了350多年,已大致适应了土壤环境,并最终存活了下来,所以将它移栽到舒适的弱酸性土壤中,反而会枯萎。我花了两年的时间,分两个阶段才将它移入盆中。这也是我在倾听了树木声音之后做出的判断。”

(左)树高95cm,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东北真柏,名为“阶” (摄影:杉崎美穗)(右)树高100cm的“加贺一位” (摄影:泽野新一朗)

匠人文化的精髓

日本的匠人有一种说法,说在创作时不仅要用五感,“还要兼用第六感”。例如,优秀的佛像制作师就说过:“要从木料中抠出佛像”。虽然西洋普遍认为,这是用材料将头脑中的形象具现化,但日本的佛像制作师却说:“佛像原本埋藏在木料之中,我只是把它挖了出来。”

工具基本都是由自己制作 (摄影:泽野新一朗)

另外,在创作于平安时代、至今仍被园艺师奉为“圣经”的《作庭记》中,就有“顺石之祈愿”的记述。就是说,并非园艺师自身去寻找放置的地点,而是在领会石头的意愿后,将石头放在它愿意被放置的位置。

川边的盆栽创作也与此十分相似。他全心全意地与树木相处,倾听树木的声音,帮助树木展现自己期望的姿态。“‘这样弄能让树更好看’,这种人类任性的愿望要放在第二或第三位。放在首位的应是树木水灵灵的生命,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胜过生命的光芒。”

匠人文化的本质便在于此,即发挥所用材料的生命力。“美”并非人为创造,而是蕴藏在生命之中。

在自己的家中 (摄影:泽野新一朗)

标题图片:在树龄1000年以上的东北真柏前 摄影:泽野新一朗

*在第8届“世界盆栽大会in埼玉”(相当于盆栽界的世界杯)举办期间(2017年4月27日~28日),大宫车站的中央大厅中陈列了川边的3件盆栽代表作。

自然 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