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解」的可能性——實現「Forgive, but never forget」的路程

政治外交

聚焦戰後「和解」

關於戰後70年的各種議論不絕於耳。在媒體上,「侵略」、「殖民地統治」、「痛切反省」、「道歉」這4個詞常常成為話題,它們都是村山談話(1995年8月)和小泉談話(2005年8月)曾經用過的所謂關鍵詞。正如2007年4月溫家寶談話提到的那樣,這些表述在亞洲各國也得到了一定的評價。現政權也表示將「在整體上」繼承這些談話。或許是一種個人見解吧,我認為這4個詞恐怕並非歷史問題的全部。

安倍晉三首相私人諮詢機構「21世紀構想懇談會」近日公布的報告書的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在正視過去的同時,還要重視戰後和解與面向未來的展望。理當正視歷史,但也要聚焦戰後和解,這正是該報告書的特點之所在。

驗證東亞「構建和平」的過程

無論是世界大戰還是區域爭端,但凡導致大量傷亡的武力衝突都會給地區社會留下巨大禍根。勝者與敗者,還有戰敗方國內的責任論、戰勝方的爭功奪賞等等,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這個意義上,歷史認識問題存在於世界各地。

國際關係論和國際政治學中都有「構建和平」這個門類。或許可以說這個研究領域探求的,是爆發了戰爭或紛爭的國家和地區在爭鬥結束後如何以和平方式重新構建社會。經歷了日中戰爭(抗日戰爭——譯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亞地區,在戰後是如何構建和平的呢?此外,這裏是否形成了被稱為「和解」的狀態呢?

可以說走向「和解」的過程首先從外交層面起步,然後逐漸轉向社會。「和解」的主體包括國家和社會,這裏重要的便是國家間關係和社會間關係這兩方面的「和解」。

外交層面上最初的步驟,是通過「和談」結束戰爭,開啟邦交。但這是構建和平的第一步,而且也不過是形式上的第一步。當然,在國與國關係方面,沒有和談,一切就無從開始。正因為此,它是必不可缺的第一步。但即便以這份條約來解決賠償問題,僅憑此也無法治愈國民各自的傷痛;另外,在各個國家在歷史教育中,如果強調本國的正當性,那麼莫如說敵對情緒將被放大和固化。

日本需要真誠的反省和道歉

正如近年來的歷史認識問題所反映的那樣,我們很難認為東亞已經實現了「和解」,但與日中、日韓相比,日本與臺灣、日本與東南亞各國之間的和解看似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階段。人們普遍認為,要實現和解,加害方與受害方雙方必須彼此讓步,加害方要真誠反省和道歉,受害方要有寬容和「赦免」之心。

日本與臺灣、東南亞之間是否進行了這種定式般的「和解」還不確定。換言之,就現狀而言,儘管可以視為達到了「Forgive, but never forget(原諒,但永不忘卻)」的狀態,但這是否是日本或者對方國家旨在實現「和解」的意圖、具體對策所產生的結果尚需驗證。

這表明「和解」是在極為複雜的均衡之上形成的。「和解」存在於國際環境和國內政治的狀況、各種要素錯綜糾纏的狀況之上。正因為如此,即使一度出現了看似「和解」的狀況,也仍有可能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它是具有可逆性的。

正因為如此,在歷史問題上,儘管一度看似達成了「和解」,但日方也不能在之後毫不作為。或許作為加害方的日本必須持續展示出對過去行為的真誠反省和道歉。關於到底要道歉多久這一點,雖然道歉頻率的確會減少,但日本仍需要持續舉行象徵性的儀式並開展相關教育,必須敏銳地應對各種形勢的變化。

眼下,至於中國和韓國,無論如何也無法讓人認為已形成了「Forgive, but never forget」的狀態。兩國國內的歷史教育,對日本的侵略和殖民地統治採取的都是批判性的記述,而且獨立神話也和這些內容密切相關。此外,兩國的報紙和電視等媒體也對歷史問題反應敏感,經常跨國相互刺激,在社交媒體上也充斥著過激言論。在國際舞臺上,中韓也不懈地進行著有利於自身的輿論宣傳,最近還在申報世界遺產方面展開了各種嘗試。

從這層意義上,可以認為日韓、日中現在還不會走向和解。然而,需要牢記的是,不能因為對方一直把「歷史」當作各種政治工具,我們就可以放鬆尋求和解的努力。儘管完全沒有必要理會過分的要求,也沒有必要樹立和對方相同的歷史認識,但還是有必要不斷展示尋求和解的姿態。

不知道戰爭的人們需要面對的課題

戰後,日中、日韓之間確實展開了許多尋求和解的工作。日中之間,除了日中友好運動外,日本經濟界人士飽嚐的艱辛和由此建立的各種情誼關係就值得大書特書。另外,日本各地方政府與中國各省市締結友好關係常常將戰爭時期的經歷作為基礎,與(戰時駐紮)該地區的師團和連隊曾經侵略過的中國各地展開交流的事例也不在少數。日本的知識分子長期以來也對戰爭責任論問題進行了諸多的探討,嘗試通過「15年戰爭論(*1)」或者走向戰爭的過程等各種研究,驗證戰前日本的失敗和過錯。

可以認為,現在必須做的,是在一如既往地真誠驗證日本過去的錯誤的同時,考察長久以來追求和解的努力過程,找出那些導致未能實現和解的問題點。對於那些戰後沒有上過戰場、沒有直接參與過戰爭的人們來說面臨哪些課題呢?當我們立足於和解這一觀點之時,答案就變得明確了。或許針對如今是否還有必要和上世紀50~70年代保持相同的言行這一問題存在爭論,但對於21世紀的日本和日本社會而言,恐怕需要不斷探索和解的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反省和道歉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相較於採用怎樣的語言表述,更重要的是在謀求「和解」的言行中,用實際行動克服缺失,用實際行動不斷表明「從未忘記」和「贖罪的態度」。

人們常說,國際社會不僅僅是政治和經濟,已逐漸進入了講「感情」的時代。歷史認識會對國民感情產生深刻影響,如何面對這個領域的問題,也將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形象。因此,非常重要的,是針對對方的言行,我們不能總是被動行事,而要明確自己對「和解」的態度,並基於這種立場,以實際的言行不斷實踐。可以認為,這既是國家的課題,也將是包括媒體在內的社會以及個人的課題。

(2015年8月10日)

(*1) ^ 1931年至1945年前後跨度15年(實際時間不到14年)的日本對外戰爭的總稱。它是基於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譯註)、日中戰爭(抗日戰爭——譯註)、太平洋戰爭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一系列的戰爭這種認識而來的說法。

中國 日本 川島真 戰後 韓國 習近平 和解 Kawashima Shin 安倍談話 構建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