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日歐合作,拓寬日本外交管道

政治外交

日本在首部《外交藍皮書》(1957年)中提出了日本外交的三大支柱,即“與西方國家保持協調”、“聯合國中心主義”、“堅持身為亞洲一員的立場”,此後,歷屆內閣在外交事務上均遵循了上述原則。所謂“與西方國家保持協調”,即為重視日美同盟,而“堅持身為亞洲一員的立場”之核心,則是日中關係。

然而,上述外交支柱都面臨著不少問題。在日美關係方面,普天間基地轉移問題陷入僵局。鳩山前首相提出基地“向國外,至少向縣外”轉移的言論引發了軒然大波,加之沖繩的不滿情緒不斷高​​漲,導致問題至今未能得到解決。在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問題上,儘管美國希望日本儘早加入,但由於來自國內農業團體等的反對,以及執政黨內部對此產生的意見分歧難以癒合,時至今日仍參加未果。在日中關係方面,則面臨著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尖閣諸島(釣魚島——譯註)歸屬權分歧、東支那海(東海——譯註)油氣田開發等諸多問題。

與EU的良好關係

對日本外交而言,日美關係和日中關係都是不可欠缺的要素,必須解決懸案,加強雙邊關係。然而,反過來說,如果日本的外交完全依賴於這兩個選擇,有可能將走向絕路。當然,加強三大支柱之一的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外交工作也十分重要,日本或許能從中獲益。不過,日本希望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想法即使能獲得美國的支持,也難以得到中國的支持,這一事實不容忽視。那麼,我們應該關注的或許是如何通過抓住新的選擇來打開外交的閉塞局面。

可以考慮的首選對象是歐洲了。1991年的日歐聯合宣言(海牙宣言)中,日本與EC(歐洲共同體)及EU(歐洲聯盟)雙方相互確認了彼此作為經濟大國的國際地位,強調在經濟、政治及安全保障領域構建合作關係,此後,雙方一直致力於推動這種關係的進一步發展。然而,由於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及此後的經濟停滯,加上20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戰爭等冷戰後的動盪局勢,雙方未必在加強關係的問題上做出過明確的表態。儘管如此,在民主主義、依法治國、保護人權領域擁有的相同價值觀,增進了雙方對於彼此的了解,歐洲方面也穩步形成了對日本的良好印象和信賴感,奠定了推進國際合作的基礎。

在北非和中東問題上的共同點

在此我們可以關注的是北非和中東局勢。這一地區雖然存在巴勒斯坦問題等諸多引發摩擦的禍端,但日本的原油進口大部分依賴於此地(據經濟產業省統計,2010年度的原油進口約87%依賴於中東),此外,包括整個非洲在內,親日國家很多。另一方面,從地緣政治學角度來看,這一地區毗鄰歐洲,局勢動盪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可以說,這是日歐雙方在政治關注點上相互一致的重要地區。實際上,在索馬利亞海域,作為通往這一地區的海上入口,海盜問題日益嚴峻。出於經濟和資源的考慮,並為了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用於救濟饑民的船隻,2008年以後,EU實施了“亞特蘭大行動”,採取了海上護航措施。對此,日本也採取了相應對策,從2009年起派遣了載有海上保安官的護衛艦和偵察機,並於2011年在吉布地建立了自衛隊獨自的航空編隊基地。

關於這一問題,美國的意圖十分鮮明,就是基於強權政治觀點,加強對中東地區事務的干涉,與此相對,日本和EU則是出於穩定經濟、確保資源和人道主義的考慮而廁身與其中,參與地區穩定及發展的主要意圖截然不同。進一步說,與力圖憑藉軍事力量解決問題的美國相對,日歐原則上希望採用非軍事化手段解決,這種格局非常明顯。在有關地區穩定的措施目的和手段上,日歐的取向頗具共性,並在開展實際行動。(*1)

從雙邊向多邊框架的發展

人們經常用“不感興趣”來形容日歐關係,而國際環境已發生變化,有必要隨之進行戰略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日本還是歐洲,以地理距離遙遠為由繼續保持平淡的關係都不是明智之舉。尤其在經歷了“阿拉伯之春”後,從北非到中東的地中海地區,體驗了諸多國家的政治變動,希望實現政治和經濟的穩定,這就為日歐深化合作提供了良機。然而,如果只是盲目地尋求合作,那也將是收效甚微的做法。對日本而言,只有宣傳自己立足於全球視野的藍圖,這樣的合作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為此,除了日美、日中和日歐等雙邊關係外,或許在類似環境問題等各種問題上,都有必要展示日本多邊框架的未來遠景。

(2012年5月1日)

 

日美關係 日中關係 外交 坂井 一成 北非 阿拉伯之春 EU 日歐關係 海牙宣言 EC 中東 亞特蘭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