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40年後的日中關係

社會 文化

以日中5次戰爭的歷史為鑑

2012年是日中實現邦交正常化的第40個年頭。拿人的一生來說,恰逢“不惑”之年,是對自己的人生不再迷茫的年齡。可是,國家關係不會像一個人那樣簡單地成長、發展。現在的日中關係非但談不上不惑,甚至充滿了困惑、踟躕、不滿和排斥。不過,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有必要去思考為了40年後的日中關係應該注意些什麼、做些什麼。

日本與中國在過去近兩千年的歲月中,建立了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這種關係是世界上一種極為獨特的關係。重要的是,我們應從這兩千年的歷史中吸取教訓。

在過去的近兩千年中,日本與中國之間曾發生過5次戰爭。分別是唐朝與日本之戰(白村江之戰,又稱錦江之戰)、元寇之戰(元朝蒙古軍攻日)、與明軍之戰(豐臣秀吉進攻朝鮮與明朝介入之戰)、19世紀的日清戰爭(日本對中日甲午戰爭的稱謂——譯註)和20世紀30年代以後的日中戰爭(日本對抗日戰爭的稱謂——譯註)。

分析這些戰爭的背景,我們就​​會發現,其中至少有兩點教訓是現代人應該吸取的。

起因往往在於朝鮮半島的勢力爭奪

第一,是每一次戰爭都起始於圍繞朝鮮半島的勢力爭奪。20世紀30年代的日中戰爭的導火線看似在於滿洲(東北地區)的權益問題,但其背後則存在著日本欲穩定對朝鮮半島的統治(阻止朝鮮獨立運動和阻止日本國內革新勢力的崛起)這種歷史因素。

這說明,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日中之間圍繞朝鮮問題展開對話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因此,針對朝鮮半島未來的理想狀態,日中之間應該(採取非官方的、通過產業界的對話形式)就各自的思考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從歷史觀察中得出的第二點教訓,是戰爭與國內政治的關係。白村江之戰與日本國內政治上意圖確立天皇權力的動機有關;元朝攻打日本則與當時元朝政府處理大量宋朝殘餘勢力(軍隊)的動機具有緊密聯繫;而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半島,是與謀求實現大名對全國的統治及加強國內統一的目的互動的行為。

日清戰爭,也是受到了清朝政府在內政上試圖維護王權這種保守主義潮流的巨大影響。而日中戰爭,則是由於日本的政治被主張統治滿洲和保護日本人的國民感情所驅使,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同時中國內部的政治對立和內戰導致日中之間難以開展冷靜的談判,也是引發戰爭的重大原因。

不可迎合民眾,應具長遠眼光

以這些過往歷史為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日中兩國的雙邊關係不能被內政所利用或惡用。經常有人會說,在民主社會和網路發達的社會裏,不能壓抑民眾的不滿和感情,然而,這是一種將政治變成民粹主義或群愚政治的思維方式。政治領袖不能迎合民眾,而必須前瞻到40年、80年以後的未來,向民眾展示國家的前景走向。為此,我們也有必要透過兩千年的歷史演進來深入思考日中關係。

(2012年6月23日)

小倉 和夫 朝鮮 日中 邦交正常化 清朝 白村江 元寇 日清戰爭 豐臣秀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