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崛起:德國的看法和日本的反應

社會 文化

中國的國際地位重獲提高,引起歐州及東亞地區的廣泛關注。眼下,歐州為處理債務危機而自顧不暇;而日本,從最近的情況來看,似乎仍有餘力對中論戰,儘管這未必是有益而富有成效的。

助長對立情緒的傳媒報道

遺憾的不僅僅是日中外交關係的惡化,日本和中國的普通市民之間,對立情緒也在高漲。日本政府有關外交的輿論調查(2011年10月實施)表明,抱有反中情緒,對中國完全不抱“親近感”的日本人佔71%,而善意看待中國的只佔26%。中國實施的有關日本的民意調查也顯示了同樣的結果。在過去的10年間,兩國國民的認知差異一直在不斷加深和擴大。

這種狀況的出現,較之於實際的政治、外交舉措,更讓人感到是由於傳媒對這些事件的炒作所致。圍繞東海岩礁主權發生的小規模衝突被一味大肆渲染,往往全然不顧在眾多領域中日中伙伴關係的大局。超過70%的日本人似對中國抱有反感,而在這70%當中,或許有大量的人都工作在極大地受益於中國經濟成長的企業中,當然,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則另當別論。

不可忽視經濟上的相互依賴

沒有中國的經濟成長,日本近10-15年的經濟狀況恐怕會更加惡化。此外,在厭惡中國的這70%多人中間,有些人會常去擺滿了中國產品的100(日)圓商店購物吧。考慮到收入減少(2012年3月通過了公務員減薪8%法案等)、增稅(消費稅、所得稅提高)、福利費用增加、有兒童的家庭稅金負擔加重(兒童稅金扣除制度廢止等)這些因素,在論及日中關係之際,廉價商品對低收入家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這種狀況不僅限於日本。歐州、美國也從中國的經濟活動中獲取了巨大利益。例如,如果沒有中國國內的生產設備,歐美日的眾多消費者則無法輕而易舉地買到蘋果公司的iPhone。處於產業空心化過程中的“已開發工業國家”,為獲取最大的利潤而將生產設備轉移到了中國以及其它地區,如果不作出這樣的決斷,毫無疑問,許多國家都無法擺脫近年來的經濟危機。

因而,不可單純以中國的崛起和潛在的“中國威脅論”這種概念中所凸顯的外交、戰略、軍事等要素來判斷中國未來的作用,必須充分考慮到中國、歐州、美國及日本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關係。

無謂的“黃禍”恐懼

歷史上中國往往特別是被歐美國家視為“危險的存在”。有趣的是,是日本時而維護中國,與這種西方思維抗爭(當然這未必是完全出於無私的行為)。1905年,日本駐英國外交官末松謙澄子爵(1855-1920)告訴英國聽眾道:“中國就是規模大,從歷史上看不是好戰之國,因此無需恐懼。”考慮到當時日俄戰爭方酣的背景,末松明顯有打消“黃禍論”的意圖在內。然而,他的此番言論(此後寫入了文章)從現代的觀點來看,則非常耐人尋味。

“中國的擴張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然而,其擴張在遙遠的過去就已達到了極限……中國原有的中心地區面積是極其有限的,它是隨著文明的發展,逐漸擴大影響力和活動範圍,並通過一代又一代擴展延伸到周邊地區的。這種版圖擴張的特點之一,籠統地說,即它不是積極性的征服侵略的結果。反而是周邊民族常常進攻中國,而中國總是在一味地防守。”(*1)

最終,是日本、德國以及其它歐美國家必須找出一條途徑與中國同存共處。因為中國不會從地球上消失,只有將中國融入國際社會,才會讓中國感受安全;打出反中旗號、試圖孤立中國或者嘗試將100年前遍行歐州的“黃禍論”新版推出的舉措,都是不可取的。

(2012年9月5日,原文英文)

(*1) ^ 末松謙澄《The Rising Sun》(Archibald Constable & Co.,倫敦,p. 269–70,1905年)。

中國 政治 日本 外交 經濟 薩勒 斯文 關係 已開發工業國家 親近感 黃禍 威脅 末松 謙澄 Sven Saa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