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首富馬雲、孫正義的創業(二)

文化 生活

創辦中國黃頁

回國後,馬雲立即召集了24位朋友到家中商談辦網路公司,結果只有一人贊成。馬雲想了一晚上,最後決定哪怕只有自己一個人也要做。4月,他辭去教職,創辦了「中國黃頁(chinapage.com)」,這也是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公司。公司共4位股東,馬雲夫婦以及兩位朋友。員工只有3人,馬雲夫婦和其中一位股東,他也是那天唯一投贊成票的人。

租了一間辦公室,預付一年房租,添置辦公用品後,10萬創辦資金就只剩下200元了。公司唯一的一臺電腦是馬雲從美國帶回來的一臺筆記本。

當時,中國還沒有開通網際網路服務。他們就租用美國的伺服器,將中國企業資料用EMS寄到美國。美國合作方製成網頁上載後,再列印出來寄回中國。每個主頁收費2至3萬。

剛開始,舉步維艱。本來國內人就對網際網路陌生,又無法上網證實,再加上馬雲長了一張「騙子臉」,只看到打印的網頁,企業主很難相信自己的公司真的上了網。這時,馬雲只能告訴他們網址,讓他們打電話到美國找人確認。

幾個月後,中國終於有了網際網路服務,公司也可以自做網頁了。到年底,營業額突破100萬元,公司賬目持平了。

阿里巴巴公司總部

赴京建設EDI

眼看苦盡甘來,馬雲卻迎來一次重大挫折。

1996年,中國一夜之間冒出了無數網路公司。剛開始盈利的中國黃頁面臨著挑戰。杭州的一家國企西湖網聯盯上了中國黃頁的前景,也魚目混珠地辦了一個中國黃頁(chinesepage.com)來瓜分市場。對方以雄厚的3億資本金為後盾,大打價格戰,馬雲被逼到了絕路。為了生存,馬雲不得不忍痛讓中國黃頁與西湖網聯合資。合資後,中國黃頁占股30%,對方占股70%,馬雲失去話語權。馬雲的目標一直是世界級網站,而對方只圖賺快錢。眼見中國黃頁不可掌控地偏離了自己理想,馬雲產生了去意。經貿部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EDI)曾一再邀請馬雲去建設網站,這時馬雲決定率領8人團隊(後來陸續又有人從杭州來投奔)應邀前往。跟隨馬雲創業的其他員工也哭鬧著要跟隨去。馬雲不忍讓中國黃頁徹底垮掉,硬著心腸勸阻了他們,並把自己所持有的中國黃頁21%的股份悉數分給了這些老部下。馬雲離開時,中國黃頁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700萬。

1997年底,馬雲和團隊進京,負責開發EDI官方站點及中國產品網上交易市場。馬雲出任EDI的信息部主任。

創建阿里巴巴

在建設EDI站點的這一段時間,馬雲極大地擴大了他的人脈,也更進一步地加深了對電子商務的了解。經過一年的努力,站點取得巨大成功,被國家定為推薦優秀站點。同時實現了數百萬的利潤,當時的經貿部部長石廣生譽之為「永不落幕的交易會」。

可是,馬雲卻感到失落。因為EDI只是一個用光纖連接各地的內網,馬雲無數次提議將其放到網際網路上,始終沒有如願。他感覺在政府體制內做事太受掣肘,決心回杭州重建自己心中的網站。

一天,他集合了當初帶來的團隊,讓大家選擇:一是留京,他負責介紹進雅虎等公司拿高薪,二是跟他回家,每月800元工資,到他家上班。說完,馬雲解散了眾人,讓他們回家考慮三天。誰料,已經離去的眾人不到五分鐘就一個個先後回來了,表示要追隨馬雲回杭州。18個人,一個不少。馬雲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1999年2月21日,在杭州的馬雲家,18個人正在聽著馬雲的慷慨陳詞:「我們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們的B2B將為網際網路服務模式帶來一場革命。」阿里巴巴就這樣成立了。大家湊了50萬本金,辦公地點就在馬雲家。

1999年3月阿里巴巴網站在杭州正式推出。馬雲設定了三個目標:第一,公司要存活80年。第二,面向中國中小企業。第三,要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網站要進入全球排名前十位。

這在當時看來似乎是大話,可馬雲卻是當真的。

走向坦途

為了全球通用,馬雲冥思苦想出「阿里巴巴」這個公司名,誰知,註冊域名時發現「alibaba」早被一個加拿大人註冊了。馬雲當機立斷用1萬美元高價向他收購了這個域名。這是50萬本金的第一筆開銷。

那時,辦網站其實就是燒錢。網站獲得創投資金,加大宣傳,再拉來更多的創投。新浪、搜狐、網易這些國內大網站的廣告鋪天蓋地。

馬雲卻決定閉門造車,6個月內不主動對外宣傳,專注於做好網站。當時,中國即將加入WTO,眾多中小企業迫切需要開拓外貿通道。阿里巴巴盯住了這塊蛋糕,開發出便於操作的BBS交易平臺。最終在幾年後勝出,完全占據了這個市場。

立志做世界級網站的阿里巴巴也引起了美國《商業周刊》的好奇。美國記者專訪了阿里巴巴,也就是馬雲的家,看見20餘名員工擠在不大的住宅裏緊張地忙碌著。他又震驚又感嘆。

《商業周刊》的報道把阿里巴巴的名聲傳向了世界,不僅來自海外的網站訪問者和會員呈幾何增加,創投資金也紛紛前來探水。這時幾乎已彈盡糧絕的馬雲,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他說,之所以要辦一個80年的公司,就是準備用一生去做一件事。如果員工耐不住寂寞,投資商急於上市「圈錢(集資)」,就讓他們離開好了。我的目標是長遠的,創投也要有長期不贏利的覺悟。

在拒絕了38家創投後,1​​999年10月他接受了高盛(Goldman Sachs)的500萬美元長期投資。

從此,阿里巴巴業績飛速發展,走上了坦途。

2000年又獲日本軟銀的2,000萬美元投資。這筆寶貴的資金幫助馬雲熬過了隨後到來的網際網路嚴冬。

孫正義 軟銀 馬雲 阿里巴巴 淘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