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該反省,中國應該寬容——讀「安倍談話」有感

政治外交 社會

作為一個中國人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談談對安倍首相8月14日講話的看法。

安倍的講話,是日本國內外多種力量激烈博弈之後妥協的結果。

在國內,掌握很多選票的「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議員會」等強硬保守團體和強硬派官員,反對安倍在講話中寫進「侵略」、「殖民統治」。保守勢力是支持安倍的鐵桿,安倍在感情上傾向他們,從選票考慮也不能離開他們。

而知識界、企業家和希望改善中日關係的政界人士,則連續發動強勢運動,不斷加壓,要求安倍正確認識歷史。

安倍夾在中間,猶豫不決。很長一段時間內,有關安倍講話到底包含不包含承認「侵略」的問題,從東京傳出來的消息非常混亂,引發了各種猜測和緊張。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發揮了潛在作用,這就是明仁天皇今年多次發表談話,要求日本反思歷史,深刻反省。這使安倍不能不調整立場。

另外,有關安保法案的爭執,導致安倍支持率急速下跌,安倍也急切希望在中日關係方面打開僵局,提升人氣。

在國外,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對日本多持理解態度,沒有對安倍施加壓力。

而與日本競爭亞洲主導權的中國,則激烈批評日本,對安倍講話的內容提出了明確要求。7月中旬,有「日本季辛吉」之稱、主張日本要戰略忍耐的谷內正太郎訪華。中國通過他向安倍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堅持兩國四個重要文件的立場,二是遵循村山談話,三是不要參拜靖國神社。

另外,在中國和北韓持續冷淡的情況下,韓國急速靠近中國。韓國為了拉住中國,對付北韓,同時滿足本國民族主義者的要求,也強烈要求安倍正確對待歷史。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基於均勢穩定的考量,向安倍施加壓力,要求他正視歷史,緩解日本和東亞國家的緊張關係。

安倍的講話,正是在這樣複雜的情勢下反覆修改而成。想繼續執政的安倍,不得不照顧國內外各種力量的要求。他的講話之所以引起爭論,原因在這裏。當然也還有他個人的價值觀在起作用。

不論如何,「侵略」、「道歉」等關鍵詞說了出來

但是不論如何,安倍總算把「侵略」、「殖民統治」和「道歉」等關鍵詞說了出來,這一點,出乎很多人意料。相比他過去說的「侵略未定」,這是一個很大進步。這對於促進中日關係走出低谷,實現習近平和安倍第三次會晤,發揮積極的作用。對此,應該實事求是予以肯定。

當然,安倍的有些表達,是間接的。比如說「侵略」這個詞,他是這樣提出的:「事變、侵略、戰爭。我們再也不應該使用任何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這就不如社會黨村山首相1995年談話那麼直接痛快。因此,很多中國人批評安倍「遮遮掩掩」,是有道理的。

但是,今天中日兩國關係的情勢與1995年有很大不同。當初中國經濟總量遠遠落後於日本,日本還有自信。今天中國經濟總量已經兩倍於日本,日本的自信發生很大動搖。

我最近幾次來日本,都感覺到日本面臨中國的壓力和仇恨,整個社會都十分緊張。由於中國反日情緒燃燒,日本產生恐懼和戒備心,是可以理解的。在當前日本,凡是涉及中國的話題,都反覆考慮。再有,從二戰後歷史來看,自民黨一直是保守派,在歷史認識問題上,遠不如社會黨。還有,近來美國一直向日本施加壓力,要求日本參與圍堵中國,日本靠不上中國,不能不聽美國的。安倍對中國有兩手,一是推進和解,二是有所防備。從今天兩國關係的情勢來看,這沒什麼了不起。中國跟美國的關係不也是這樣嗎?中國跟俄國的關係不也是防著一手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時期,日本也是這樣。毛、周、鄧是怎麼做的?

對於安倍的講話,中國人應該寬容一些。有的中國人說安倍是「騙子」,「他的講話沒有起到改善兩國關係的作用。」這樣的看法,就是過於嚴苛了。

毛、周、鄧是怎麼做的?泱泱大國的氣度

我的看法是,對於日本,中國應當不斷釋放善意。中國人目前的上述反應,是缺乏自信。中國難道不應該發揚漢唐的泱泱大國的氣度嗎?心眼那麼小怎麼行?對於安倍的進步,應當肯定。有的中國學者,在14日安倍發表講話當晚電視節目中,肯定了安倍講話有積極作用。但是過了一天,又全面否定安倍的講話。這是看到有人罵,害怕了,趕緊否定自己。這不是追求真理的學者應有的態度。

我們中國人怎麼看待自己的歷史?是不是真的正面面對歷史?比如1959到1961,餓死很多人,有誰道歉呢?還有文化大革命,應該怎樣展開研究?這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也是中國軟實力的軟肋所在。我們中國談軟實力,不能忽略這些因素,才能引起別人的敬重,也能促進別人的道歉。

標題圖片:馬立誠先生,2015年6月於日本記者俱樂部

中國 日本 戰後 韓國 習近平 和解 安倍談話 構建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