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國際社會的伊朗和日本

政治外交

7月14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及德國與伊朗就伊朗核能源問題的交涉達成協議,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就此,從2006年就加入對伊制裁的日本也開始採取同步措施。協議達成後日本的反應與歐洲各國相比並不算迅速,但對日本來說,毋庸置疑,與石油占世界第4位,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占世界第1位的伊朗恢復經濟交流,從拓寬石油購入管道、確保能源安全等角度來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加強經濟交流的基礎上,政治及外交的障礙也會消除。在經歷了「阿拉伯之春」等政治動蕩的中東,伊朗算是為數不多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國家,它還將作為該地區外交和經濟上舉足輕重的一員而恢復活力。下面我將談談圍繞伊朗核問題達成了政治共識後國際社會的動向,以及日本與伊朗關係的歷史發展,並探討日本今後如何開展伊朗外交。

歐洲積極恢復與伊朗的經濟交流

7月核問題協議達成之後,特別是歐洲各國開始對伊朗表現出強烈關注。7月20日,德國副總理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率經濟界代表團訪問伊朗,旨在儘早恢復與伊朗的經貿關係。嘉布瑞爾副總理在伊朗談到今後的抱負時說,解除制裁之後,德國將可以參與到伊朗產業基礎設施的改善工作中來。參加這次經濟訪問的,就包括汽車製造大家戴姆勒(Daimler AG)以及電子機械製造大家西門子(Siemens AG)等企業的代表。德國對伊朗的出口額,2014年為23億歐元,制裁解除後兩年之內有望成倍增加。

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也緊隨德國之後,於7月29日訪問伊朗。這是法國外長12年來首次訪伊。法比尤斯說,此次訪問將是與伊朗重啟一系列經濟、外交領域的關係的絕好機會。

法比尤斯外長強調,法國人常常為伊朗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樂於共享伊朗的古代文化遺產、科學與思想,他還盛讚伊朗的留法學生非常優秀,在法國的大學裏成績卓著,十分引人注目。他還明確表示,法國的汽車製造商寶獅(Peugeot S.A.)、雷諾(Renault S.A.)以及能源產業公司道達爾(Total S.A.)等主要企業將在伊朗重啟業務,法國還有意在更多領域擴大與伊朗的經濟合作。就像戴姆勒公司的代表隨同德國副總理嘉布瑞爾同訪伊朗所表明的那樣,伊朗作為中東最大的汽車製造國,對世界汽車產業來說是一個魅力無窮的國家。

伊朗石油回歸能源市場的國際意義

在石油產業領域,由於對伊朗制裁而停止商務活動的BP、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道達爾公司都對伊朗表現出強烈關注。伊朗的石油儲藏量為1,580億桶,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位居世界第2,如果算上頁岩油的儲量則位居世界第4,可謂非常豐富。BP推測伊朗的天然氣儲量為世界第1。伊朗天然氣儲量達34兆m3,相當於2,400億桶石油,占世界天然氣儲量的18%。

伊朗的天然氣,不僅能供應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還有可能應對歐洲國家的需求。事實上,英國液化天然氣(LNG)消費量的一半都產自與伊朗共有氣田的卡達,比利時90%的天然氣也從卡達進口。可以說,在烏克蘭、敘利亞局勢問題上無法與俄羅斯達成順暢關係的歐洲各國,對從伊朗進口天然氣持積極的態度也是自然的事情。而伴隨經濟的發展,對能源需要日漸成長的南亞國家印度的情況也幾乎是相同的,利用經由「印巴分治」後的競爭對手巴基斯坦的「和平輸送管道」,印度正計劃從伊朗進口天然氣。

伊朗第4個5年計劃(2005~2010年)的一環,是從南帕爾斯(Pars)、北帕爾斯、菲爾多西(Ferdowsi)、歌爾山(Golshan)氣田生產7,000萬噸LNG,但由於對伊朗實施了經濟制裁,這個計劃未能實現。雖然伊朗受到制裁,但中國石油化工集団公司(Sinopec)、波蘭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PGNiG)、馬來西亞的石油公司還是參加了這個LNG生產項目。經濟制裁解除之後,伊朗將具備超出上述LNG產量的能力。

解除對伊朗經濟制裁,對那些今後希望大力發展經濟的國家來說也是喜訊。比如,巴基斯坦的電力一半靠天然氣供給,但由於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位於菲律賓的「亞洲開發銀行(ADP)」撤回了對從伊朗延伸到巴基斯坦的「和平輸油管道」的投資,導致巴基斯坦在完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面臨重重困難。解除對伊制裁,巴基斯坦也可以擺脫慢性電力不足的苦惱,完善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火力發電。電力的增加無疑將提高巴基斯坦的產業實力,還可以通過收取輸送天然氣至中國和印度的管道輸送費增加收入。

交好的背景是因為日本長期積累的「歷史財產」

在解除制裁的伊朗備受世界矚目的形勢下,2015年9月27日,安倍晉三首相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與魯哈尼(Hassan Rouhani)總統舉行了會談。安倍首相提出,考慮到對伊朗經濟制裁的解除,「希望日本企業進駐伊朗,為伊朗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明確表示了對伊朗經濟的關注。同時,伊朗總統魯哈尼也在能源、交通運輸、環境、文化、醫療等各個領域向日方謀求具體合作,表示「希望在核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後擴大各種合作」。

魯哈尼總統之所以對擴大與日本的經濟交流如此熱心,是源於伊朗對日本的良好感情,毋庸置疑,日本長期以來腳踏實地地積累下來的「歷史財產」在此發揮了有益的作用。

賀達亞特(Mehdi Qoli Hedayat,1863~1955年)是伊朗巴勒維王朝時代的人物,於1927年到1933年擔任總理。在他的遊記《麥加之旅》中,記述了1903年末到1904年初來到日本時的印象。他為日本人樸素的生活,廉潔正直的作風,重視教育的姿態而感動,寫道:「日本雖然是亞洲國家,但它沒有像我們那樣在沉睡」。(摘自崗崎正孝編《中東問題——國際關係與民族問題(SEKAISHISO SEMINAR)》)

1951年,摩薩臺(Mohammad Mosaddegh)總理將英國在伊朗擁有的石油設施收歸國有,伊朗石油在英國等國家的壓力下被排擠出國際市場;在此艱難處境中,日本的石油企業出光公司的油船來到伊朗的阿巴丹(Abadan)港大量購買伊朗石油,摩薩臺總理為此在自己家裏招待出光的有關人士,對他們說:「日本人的偉大總是令伊朗人敬佩不已,我們為你們的勇猛而果斷的精神感到驚嘆。雖然你們在這次世界大戰中不幸戰敗,但我堅信總有一天你們會東山再起。同為亞洲人,我希望能與你們攜手共進。」(摘自出光興產《波斯灣上的日章丸》)

與中東很多國家對日本的認識相同,日本人規矩有禮,雖然在二戰中戰敗但實現了驚人的復興和發展,而且擁有先進的技術等等,這些都是日本在伊朗的「財產」。隨著對伊朗經濟制裁的緩解,日本所擁有的這些「財產」無疑將重新為推進雙方的經濟交流添加上重要砝碼;日本雖然參與了制裁,但與伊朗並無大的政治摩擦,對伊朗來說無疑有望成為可靠的經濟合作夥伴。

標題照片:岸田外長與魯哈尼總統舉行會談。2015年10月13日於德黑蘭(圖片提供:AP/Aflo)

伊朗 核問題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對伊朗經濟制裁 解除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