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開展烏克蘭問題外交

政治外交

圍繞烏克蘭局勢美俄對立持續升級之際,歐巴馬總統訪問日本。對安倍政權下一直謀求強化日俄關係的日本來說應該如何應對?請看對蘇聯事務有著資深經驗的外交官河東哲夫的解讀。

烏克蘭是美俄博弈的關鍵

儘管蘇聯解體是發生在20多年前的事,但俄羅斯周邊國家仍處於不穩定的狀態,目前的烏克蘭局勢就處於動蕩之中,這可以稱得上是決定俄羅斯是退縮還是助推普丁謀劃蘇聯復活的標誌性事件。

烏克蘭人口超過4,000萬(其中講俄語的人不到一半),是前蘇聯第2大加盟共和國,同時,它不僅是農業和工業的一大中心,實際上也是現今俄羅斯軍事裝備的堅強後盾。作為主力核戦的SS-18飛彈就是由烏克蘭生產,戰鬥機配備的空對空飛彈的一半為烏克蘭製造,大型運輸機安托諾夫An-22也是烏克蘭生產。因此,作為軍工生產基地,東、南烏克蘭如果被西方所控制,那麼,對俄羅斯軍方來說無異於一場噩夢。

因此,俄羅斯建議烏克蘭實行「聯邦制」,近乎於「國家聯合」的形式。賦予東、南烏克蘭獨立性,從而將其納入自己的陣營。因此,烏克蘭、俄羅斯、歐美之間圍繞著採用「聯邦制」問題的協商難以達成共識,烏克蘭政府原定於5月25日進行的總統選舉可能被推遲,在東烏克蘭的多座城市,親俄勢力占領了市政府,一觸即發的局勢還在持續。在這種形勢下,歐巴馬總統於4月23日到訪日本,日本應該如何應對烏克蘭局勢?

日本要做好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關係惡化的準備

在竭盡全力與中國較勁的日本看來,在烏克蘭問題上顧及到美國的關切,而且不得不讓為牽制中國而有所強化的日本與俄羅斯的關係出現倒退,實屬不幸。但即便是這樣,作為西方國家的盟友,日本除了如此應對以外別無選擇。日俄關係不得不進入停滯狀態。經過一年的巨大努力構建起來的安倍晉三首相與普丁總統之間的「良好」關係,暫且會「冷藏」一段時間。

俄羅斯因西方的制裁而受到孤立,(中國也是腳踏美俄兩隻船)實際上處於對日立場難以強硬的境地。儘管如此,俄羅斯軍用飛機大概會更加頻繁侵犯日本領空對日本進行恐嚇,真正的用意在於以解決北方領土問題為誘餌來拉攏日本。計劃中的今年秋天普丁訪日,將在這種虛虛實實的討價還價中才能落實下來,所以與其說現在決定是按期訪日還是推遲,倒不如以此作為日本的一張牌更為有效。

有關制裁俄羅斯,一部分日本人似乎感到「制裁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實在是誠惶誠恐」,但作為西方國家的盟友只需平靜地採取措施即可。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1981年在波蘭實施鎮壓民主化運動手段時,日本也都大大「制裁」了一番。而日本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拿手項目似乎十分有限。

歐美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同樣也會傷及自身。雖然歐美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對俄羅斯企業來說是不可或缺,但不能輕易以此作為對俄制裁的手段。如果導致俄羅斯的資金不再流入西歐,西歐的金融機構也不好辦。而且西歐國家也無法斷然採取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的極端措施。

結果,最能為各方面接受、而且對俄羅斯最有效的制裁措施,恐怕就是演出一場世界石油、天然氣的價格暴跌。1991年蘇聯解體的導火線,是1985年沙烏地阿拉伯決定大幅增產原油,並導致原油價格大幅暴跌到1/3。現在的原油價格在1桶110美元左右,只要跌到不妨礙美國頁岩油生產的80美元左右,俄羅斯就會財政狀況急遽緊張,盧布大幅貶值、通貨膨脹亢進,社會動盪不安。這對於與伊朗對立、以推翻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為目標的沙烏地阿拉伯來說,是把支持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的俄羅斯逼入窘境的絕好機會。而且,在伊朗什葉派(Shiite)勢力不斷成長的伊拉克,北方產油地區的庫德人可以通過「居民投票」實現獨立,從而大幅增產原油。

今後,西方國家與俄羅斯關係惡化究竟持續多久尚不明朗。2008年喬治亞戰亂時,美俄僅用半年時間就宣布「言歸於好」。如果中國在尖閣列島(釣魚臺——譯註)和南支那海(南海——譯註)採取單方面行動,美國也許會儘早與俄羅斯握手言歡吧。但如果關係陷入長期惡化狀態時,日本將陷入在北面應對俄羅斯和北韓、在南面應對中國的困境。考慮到冷戰時代只需注意北面的情況,現在的安全環境比那時更加惡化,而且從美軍還需應對歐洲方面事務的角度考慮,所以日本自衛隊的戰鬥力必須得到大幅增強。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所採取的行動,宣告了「國際無法時代」的到來,所以,日本必須強化對尖閣列島(釣魚臺——譯註)的守衛;就西南島嶼和沖繩的「圍繞獨立的居民投票」推進運動,為了防止中國的陰謀,必須努力提升當地的經濟和民生。

歐洲如果控制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中東的原油、液化天然氣(LNG)的價格就會急劇攀升。美國要完善為了大量出口頁岩氣和頁岩油所必需的基礎設施與法律制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確保核電廠安全、確立發生事故時的指揮體制基礎上,需要最低限度地重啟核電廠。但政府應該花費20年的時間,全部廢除現行核反應爐,開發釷反應爐,靈活運用火力發電等等,展示一張面向未來的藍圖。

可考慮提出日美歐的「新馬歇爾計畫」

距4月23日歐巴馬訪日已經時日不多。與歐巴馬總統進行的日美首腦會談上,日本可以明確表示將積極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烏克蘭率先提供的金融援助,在對俄制裁措施上,應該表明與美國共同擁有相同的問題意識,具體措施則可等待在G7內部進行調整。

對於日本來說,比起提高對烏克蘭局勢的直接參與度,確定在東亞地區的繁榮和維護穩定方面日美的作用和負擔的分擔比例問題顯得更為重要。如果能藉此進一步密切日美關係,也就等於在烏克蘭問題上強化了西方國家的立場。環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可順理成章地得以推進。

當今世界的課題是怎樣維護世界的穩定。美國還沒有從伊拉克戰爭和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正處在極力避免對外介入的時期。美國過去主要是通過其非政府組織(NGO)來支持前蘇聯和中東國家的「民主化」運動,試圖以此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但在最近的烏克蘭和「阿拉伯之春」這一系列事件中,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不但混亂叢生,而且讓世界產生了對美國的失望和戒備心理。要使世界真正穩定,還是需要依靠產業振興來培育中產階級,並謀求蘊育出以中產階級為基礎的民主主義,這才是王道。如果日美歐從這一基點考慮提出「新馬歇爾計畫」,再把金磚國家(BRICs)拉為夥伴的話,整個世界環境就會發生改觀。

此次歐巴馬訪日時,如果日美兩國共同發表聲明,反對任何試圖通過實力改變現行國際秩序的行為,那就可以封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介入、中國在尖閣列島(釣魚臺——譯註)和南支那海(南海——譯註)的單方面行動、以及中國的「日本試圖推翻戰後協議」這種奇妙的對美宣傳,同時還可以糾正一部分美國人認為安倍政權試圖挑戰國際秩序的誤解。

面對類似烏克蘭這樣的國際問題,與其一如既往只是被動設法應對,還不如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彰顯日本的立場。

(2014年4月15日)

標題圖片:親俄派勢力在烏克​​蘭東部頓內次州(Donetsk)繼續占領行政設施。被親俄派居民包圍、前進受阻的烏克蘭軍隊裝甲車和士兵(2014年4月16日,攝影:Sergei Grits/AP Photo/Aflo)

(編輯部注:2014年4月25日補充)在4月24日舉行的日美首腦會談上,安倍晉三首相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圍繞著烏克蘭局勢,明確了不容許以實力來改變現狀的立場,並就G7各國合作達成共識。同時,安倍首相表示,包括3月24日發布的大約15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在內,日本將為烏克蘭的穩定繼續提供援助。

俄羅斯 歐巴馬 普丁 烏克蘭 蘇聯 安托諾夫 新馬歇爾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