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院選舉:自民大勝是「消極性支持」的結果

政治外交

自公兩黨再次在眾議院選舉中大獲全勝。筆者分析認為,選民在現階段難以評價「安倍經濟學」,出於消極和希望維持現狀的想法,從而做出了這種選擇。

選民希望維持現狀

在12月14日舉行的大選中,自民黨和公明黨分別贏得了291和35個議席,大獲全勝。公示前,自民黨和公明黨的議席分別為295和31個,執政聯盟在眾議院內擁有超過三分之二議席。

另一方面,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勢力雖然略有成長,但議席數依然只有73個。黨首海江田萬里的落選成為了民主黨陷入苦戰的象徵。所謂的第三極政黨方面,選舉成績與2012年大選相比並不理想。日本維新黨雖獲41個議席,但還不及其前身日本維新會在上次大選中獲得的54個議席。除維新黨外,近來誕生的其它政黨所獲議席寥寥無幾。另外,共產黨獲得21個議席,較選舉前的8個議席增加了一倍以上。

縱觀選舉結果,可以說選民們希望維持現狀,對安倍晉三首相繼續執政和推行主要政策表明了支持態度。繼12年大選之後,選民們再次對民主黨給出了尖銳的評價,但同時也可以讀出他們不希望在野黨林立的心理。

本文將就執政黨大獲全勝的理由展開分析,並簡單闡述一下大選的意義和安倍內閣及在野黨今後的課題(*1)

對安倍經濟學的評價褒貶不一

在此次大選中,首相拋出的最大爭論點是作為安倍內閣經濟政策的「安倍經濟學」。而據選舉前的民意調查顯示,51%的回答者表示該政策「不好」,33%表示「好」(*2)

儘管如此,自民黨和公明黨卻再次贏得了勝利,理由何在?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是在現階段還難以評價現政權的主要政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野黨沒有做好準備,未能對執政黨構成競爭。這就導致執政黨獲得了選民出自消極心理的支持。

雖然「經濟成長戰略」步伐穩健…

第二次安倍晉三內閣有兩項主要政策。一項是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的經濟政策。另一項是以修改集體自衛權解釋為代表的安全保障政策的擴充。

安倍經濟學由所謂的三支箭——「大膽的金融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經濟成長戰略」構成。安倍內閣於12年12月成立以來,安倍首相一直致力於推行這三項政策。

安倍首相於13年4月任命黑田東彥為日本銀行行長,此後,在黑田行長的領導下,日本銀行開始推行被稱為量化寬鬆的金融寬鬆政策。將12年度補充預算與13年度預算綜合來看,安倍內閣成立第一年的財政政策是具有擴張性質的。

在經濟政策方面,人們有一種只關注到金融寬鬆政策的傾向,認為經濟成長戰略未見進展的批評意見根深蒂固。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安倍內閣的確在切實推進經濟成長戰略。安倍內閣已經確定了下調法人稅這一方向性。除了正在緩步推進旨在實現電力自由化的政策外,農業改革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以羽田機場國際航線的擴充為代表,訪日遊客人數也實現了成長。修訂旨在促進企業聘請外部董事的公司法等企業治理改革也在得到推進。

如上所述,安倍內閣確實按照在12年大選中做出的承諾那樣,制定並實施了經濟政策。不過,要說這些政策現階段是否帶來了真正的景氣復甦和經濟成長,那就需要打個問號了。假如政策有效,那就應該沒有必要推遲實施原定於15年10月開始的將消費稅率提升至10%的增稅計劃了。

實體經濟疲累,難以做出綜合評價

眾所周知,安倍內閣成立以來,日本股市持續上揚,從12年12月的1萬點上漲到了選舉前的17,000點水準。

但實體經濟情況如何?讓我們看看GDP成長率。13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同比成長率分別為1.5%、0.7%和0.4%,經濟實現了成長。然而,之後卻出現了參差不齊的狀況。第四季度的成長率為-0.4%,14年第一季度的成長率為1.4%,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別為-1.7%和-0.5%。

此外,日本經濟還長期受困於通貨緊縮。安倍內閣是否引領著日本經濟逐步擺脫了通貨緊縮狀態呢?判斷依據依然是明暗互見。據總務省統計顯示,相較於13年年初,消費者物價指數總體處於環比上升趨勢中,顯現出了擺脫通貨緊縮的徵兆(*3)。可是,東大日次物價指數(由於更能代表接近實際消費狀態的物價動向而在近年來受到關注)卻顯示,即使在這段時期內,物價依然處在下降趨勢中。

那麼,國民是否感受到了景氣的復甦呢?這種感覺也不明顯。從就業狀況來看,內閣成立後,失業率總體上是持續下降的。13年年初的完全失業率為4.2%,14年10月降到了3.5%。但從工資來看,從13年7月開始,實際工資同比每月一直在下降。

簡單來說,我們難以在現階段判斷出安倍經濟學到底是否取得了成功。

國民對安全保障政策缺乏切身感受

接下來看看安全保障政策。第二次安倍內閣一直致力於修改安全保障法律制度。首相重新啟動了在第一次安倍內閣時期設立的「關於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礎的懇談會」,該會於14年5月向安倍晉三首相提交了報告書。基於這份報告書,安倍內閣於14年7月做出了完善安全保障法制的內閣會議決定。在此背景下,內閣已開始著手修改有關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調整關於過去「與他國武力行使的一體化」的觀點。

安倍內閣計劃在15年的例行國會上修改有關安全保障的法律。不過,針對修改集體自衛權相關解釋等做法的結果,以及自衛隊行動今後如何變化等問題,只要國外沒有發生波斯灣戰爭或伊拉克戰爭那樣的危機,日本國民就難以做出具體的想像。

嚴重準備不足的民主黨

在眾議院選舉中,針對現政權的評價將對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勝敗產生巨大影響。

可是在本次選舉中,要判斷政權的業績還為時尚早。由於評價未定,所以重要的是在野黨方面的姿態。

此次,在野黨的準備極其不充分。讓我們從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開始分析。本來,民主黨就難言已經成功擺脫了當年執政時期的負面形象。

並且,11月傳媒報道稱存在解散眾議院可能性之時,民主黨僅僅確定了134名候選人(*4)。最終推舉的候選人也僅有198人,遠遠低於總議席的過半數。

相較於解散後的選舉活動,莫如說在此之前踏實開展的政治活動對贏得選舉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儘管距離上次大選已經過去近兩年時間,但在許多選舉區,如果沒有提前確定候選人,就不能指望在選舉時壯大勢力。

在政策論戰中缺乏鮮明的對抗軸

此外,在政策論戰中,民主黨只是指出了安倍內閣政策的問題點。民主黨過去也曾在選舉中提出過「結構改革」等與自民黨政權抗衡的明確政策。可是此次雖然提出了「轉變安倍經濟學」「恢復『廣大、富足的中間收入層』」等口號,但缺乏鮮明的對抗軸。

觀其選舉承諾可以發現,並非沒有寫入經濟成長戰略等的具體措施。但是,比如針對TPP,承諾中表示「為了維護5種重要農林水產品作為例外對象、確保食品安全、堅持國民全民保險等國家利益,將嚴肅待之,不惜退出協議」。資源匱乏的日本本應該努力擴大貿易,推進TPP談判。可民主黨卻使用了「不惜退出談判」這種陳舊的語句。這就很難贏得更多支持。

同時,近年來誕生的其它政黨,所謂的第三極政黨,不斷飾演著聚散離合。大家的黨於13年末發生分裂,並在大選前夕宣布解散。維新會也於14年7月發生分裂,之後誕生了日本維新黨和次世代黨。或許是受此影響,他們並未像12年大選時那樣刮起旋風。

結果,作為一種消極的選擇,許多選民將選票投給了執政黨。此外可以認為,許多不知如何取捨的選民要么選擇了棄權,要么將選票投給了共產黨。這反映在了52.66%這樣一個戰後最低投票率和共產黨議席的成長現象上。

對第三極的期待值降低

那麼,應該如何定性此次選舉結果的意義呢?

執政黨的議席數與之前基本持平。因此可以認為,選民們對安倍內閣按現狀繼續實施包括安倍經濟學在內的主要政策給予了信任。

再看看在野黨。如前所述,儘管存在諸多問題,但民主黨的議席數依然增加了11個。與上次選舉時獲得的57個議席相比,相當於增加了16個。作為維新黨前身的維新會在上次選舉時獲得了54個議席,與民主黨不相上下,而此次所獲議席數減少了13個。

從本次選舉的結果來看,與12年大選後相比,在野黨林立的狀況消停了不少。這種現象可以解釋為:選民將民主黨視為能與自民黨抗衡的第一大在野黨,於是做出了只能選擇民主黨這樣消極的判斷。另一方面,意味著選民對第三極政黨的期待值已經降低。

為了恢復景氣,要推進經濟成長戰略

針對安倍政權及與其抗衡的第一大在野黨民主黨的課題,需要另文詳細探討,本文只作簡單闡述。

儘管執政黨在選舉中大獲全勝,但並不能確定安倍內閣是否擁有堅定的支持。已有部分民意調查顯示,內閣支持率為42%,和42%的不支持率持平(*5)

正如表明自己將把經濟放在最優先位置那樣,促使景氣復甦對首相具有重要意義。如前所述,經濟成長戰略中的部分內容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通過擴充羽田機場國際航線增加了訪日遊客,像這類對於恢復景氣具有立竿見影效果的政策現在還有餘地繼續實施,應該不斷推進包括上述政策在內的經濟成長戰略。同時,通俗易懂地向國民說明進展情況讓民眾理解內閣的經濟政策也具有重要意義。

民主黨的課題在於梳理歸納並推出可以抗衡安倍內閣的經濟政策。此外,針對黨內決策方式這個過去執政時期遺留的課題,依然存在問題。尤其是政策最終決策部門尚不明確,這個問題應該儘早解決。或許應該把已確定將於明年1月舉行的黨首選舉作為處理這些課題的契機。

標題圖片:第47屆眾議院選舉投票景象,2014年12月14日,東京都新宿區(時事通信社)

(*1) ^ 另外,自民黨候選人在沖繩的4個小選舉區內全部遭遇失利。可以認為,這將導致普天間機場更加難以遷至邊野古,可能會對日本的安全保障政策造成巨大影響。不過,在此僅指出這種可能性,重點是分析大選的總體意義。

(*2) ^ 《日本經濟新聞》2014年11月24日。

(*3) ^ 生鮮食品除外。

(*4) ^ 《日本經濟新聞》2014年11月12日。

(*5) ^ 《日本經濟新聞》2014年12月12日。

民主黨 安倍晉三 自民黨 大選 集體自衛權 憲法解釋 眾議院選舉 第三極 安倍經濟學 金融寬鬆 經濟成長戰略 維新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