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川普政權——日美同盟的命運

政治外交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激戰到最後一刻,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擊敗民主黨候選人柯林頓,成功當選下任美國總統。長期從事日美關係相關採訪活動的筆者呼籲不要因為川普在選舉中的言論而讓日美同盟發生動搖。

日美同盟是新政權穩步起航的基石

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上臺後,受到衝擊最大的可能是與美國保持同盟關係超過了半個世紀的日本這個國家的人們。

新興軍事大國中國為了成為「海洋強國」,正試圖挺進南海,乃至東海。日本的普通民眾也確實感受到了中國的這種攻勢,因此比以前更加體會到了日美同盟所具有的重要性。

不過,共和黨的川普在此次總統選戰中,對日美同盟的現狀表示了疑問,這在日本國內引發了種種不安。

「即使美國遭到攻擊,日本也不用做什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應該就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重新展開談判。」

川普這樣說道,將日美安保條約作為攻擊對象,甚至發出了含有廢除條約之意的言論。在以前的美國政界,還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露骨地批判日美同盟的人物。

日美同盟在預防東亞地區的衝突、遏制中國和北韓核戰力方面發揮著作用。同時,駐日美軍基地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一直扮演著無可替代的核心角色。恐怕,即使試圖這樣說服川普,他也不會立即收回主張吧。

川普一系列言論的本質在於它宣告了美國已走下西方同盟盟主之位,也不再自居為全球領袖。這就蘊含著一種風險:東亞地區將出現巨大的戰略空白,為了填補這個空隙,可能會出現動盪。

中國鑽了美俄對立的空子,在南海建造了7個人工島,並主張「九段線」以內均為本國領土。而且還在人工島上修建3,000m級跑道,不斷推進軍事基地化。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弱化日美同盟,就會給21世紀這個時代帶來無休止的混亂。

川普並沒有因為女性醜聞而損傷了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威信。而是他提出「美國要將本國利益放在首位」這種「美國第一主義」的主張,已經從根本上動搖了人們對美國的信賴。露骨追求本國利益的主張將促使這個國家原本暗流湧動的孤立主義浮現出來,刺激不健康的民族主義。這是最危險的毒藥。

「日本和韓國應該自己保衛國家。如果想對抗北韓的核威脅,那可以發展核武裝嘛。」

川普信口開河地聲稱日本不願為保障本國安全拿出足夠的資金,一直過度依賴同盟國美國。

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政權,戰後的美國有一條從不明言卻又長期奉行的外交和安保政策,那就是絕不能將核按鈕交給東亞的日本和歐洲的德國。因為日本和德國只要願意馬上可以就擁有自己的核力量,如果將核按鈕交給他們,美國就不得不放棄超級大國的地位。

然而,川普表現出允許日韓和沙烏地阿拉伯擁有核武裝的態度,為這些國家暗伏的擁核主張添了一把火。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如果著手核武裝,必將迫使以色列將核力量公開化,從而擴散到其他中東國家。最終將招來IS(伊斯蘭國)獲得核武器的風險。追求實現「無核世界」的歐巴馬以美國在任總統的身分開了訪問原子彈轟炸地廣島這一先河,可以說此舉的背景原因就在於他對川普的言論產生了危機感。

川普在選戰中的競選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可是,為了變得偉大,就必須成為在全球受到尊敬的領袖。因此,如果想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最重要的就是與那些共享著自由價值觀的國家合作。而日美同盟正是能夠保障川普政權穩步起航的基石。

怨念的岩漿催生出川普政權

「在美國與墨西哥國境線的那一邊,中國不斷建設新銳工廠,中國製造商的產品通過免稅管道湧入美國。這導致勤勞的工人們被奪走了工作。」

川普這樣說道,由於美國和墨西哥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優秀企業紛紛從美國出逃,導致大批勞動者失業,激起了民眾的憤怒。

將房地產大亨川普推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之位的是被稱作「窮白」(poor white)的低收入白人勞動者群體。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從高中直接走入社會的。這類人都對川普寄予了期待,希望他能改變現狀。並且,他們最終將其推上了第45任總統之位,顛覆了媒體的預測。

在製造業較為集中的俄亥俄州(Ohio)和曾被稱作汽車工業之州的密西根州(Michigan)等總統選舉的主戰場,白人勞動者群體全都支持了川普。傳統上屬於民主黨的民眾支持基礎瞬間土崩瓦解。人們希望將於明年1月下旬入主白宮的下任總統川普能夠制定出將為美國培育出健康的中等收入群體的政策。光是給富人群體減稅,經濟無法獲得新生。如果得不到中等收入群體的支持,恐怕政權只能維持1屆。想必那樣就看不到下屆選舉的勝利了。穩健的經濟政策不僅有利於美國,對於國際社會的穩定也是不可或缺的。

即便如此,但擁有出類拔萃的知名度、資金實力、組織能力乃至政策能力,無論哪一方面都應該是不二之選的民主黨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為什麼如此輕易地就被房地產大亨川普擊敗了呢?

隨著選戰接近終點,形勢正變得愈發混亂——看到總統選舉的收盤形勢,筆者在媒體上始終是這樣說的。柯林頓的選舉基礎太過脆弱,共和黨川普陣營稍加進攻,就馬上發生了動搖。

FBI(聯邦調查局)局長柯米(James Comey)在選戰最後關頭宣布尚未結束針對柯林頓擔任國務卿時期「電郵門」事件(Emailgate)的調查。受此打擊,民主黨柯林頓陣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共和黨川普迅速追趕。媒體都是這樣解說的。但實際並非如此。總統選戰中各種資訊紛亂繁雜。不可能因為存在這些質疑,就使得已經確保勝利的藍色州(支持民主黨的州)相繼變回搖擺州。

在最後關頭,俄亥俄、佛羅里達(Florida)、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成為了激戰的主戰場。此外,此前一直被視為柯林頓陣營將會拿下的新英格蘭地區的新罕布什爾州(New Hampshire)和緬因州(Maine)也從藍色變成了灰色的搖擺州。而且,開票後發現,大多數搖擺州最後都落入了川普陣營手中。

正如在2008年總統選舉民主黨預選中敗給歐巴馬時那樣,柯林頓是一個不善於應對選舉關鍵回合的政治家。因為過去曾在華盛頓近距離採訪過此人,所以我有這種感覺。「電郵門」事件的再次引燃也體現了這一點。不過,這只是柯林頓這次失敗的一個原因。莫如說,更大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民主黨和現有的主流政治家感到失望。歐巴馬這樣一個社會少數群體出身的年輕總統可以改變美國的現狀——當人們發現這不過是幻想之後,就只能飽嚐深深絕望的滋味了。民主黨的失敗也是從8年前的夢想中清醒過來的美國人們給出的一個答案。

這種徵兆很早就顯現了出來。柯林頓在競選民主黨內總統候選人的過程中就一直面臨苦戰。沒有足夠的學費,甚至上不起州立大學的年輕人們都聚攏到了黨內最左派的參議院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身邊。雖然柯林頓傾訴了種種針對年輕人的政策,但最後卻沒有得到回應。經過時間長達1年多的總統選戰後,21世紀美國社會的底層湧動著多少怨念的岩漿?遭遇失利的柯林頓恐怕親身感受到了草根階層的反叛。

讓我們打碎那塊死死壓在女性頭頂上的「玻璃天花板」——。柯林頓呼籲大家努力讓美國誕生第1位女總統。筆者明白,即便是在美國社會,女性要施展才華也面臨很多障礙。另外再大膽說一句,在選戰中一開始就宣傳女性總統的誕生這種形勢認識恐怕早已過時。長期遊走在美國政界核心階層的有力候選人柯林頓這位政治家或許已在不知不覺中過了「保鮮期」。

日本應該主動構建東亞國際秩序

再回過頭來說說下任總統川普。他將組建的新政權到底會成為日本應該歡迎的政權,還是會對日本表現出強硬的態度呢?日本的媒體上充斥著相關的分析推測。但我們可以說,正是這種彷彿看了明天的天氣預報後惴惴不安的被動姿態威脅著日美同盟的基礎。日本是世界第3大經濟體,更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夥伴。因此,日本應該展示出主動構建本地區國際秩序的姿態。如果日本將主導東亞形勢這一點得以明確,那麼川普政權或許也就不得不圍繞日美同盟這個核心來切換東亞外交的策略方向了。

標題圖片:川普發表美國總統選舉獲勝演講,2016年11月9日,美國紐約(AP/Aflo)

美國 日美關係 柯林頓 希拉蕊 美國總統選舉 唐納 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