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邁入「戰國時代」的大學

科學 技術 社會

對於年輕人來說,大學入學考試是個悲喜交加的季節。但如今,感到惶恐不安的,已不僅僅是考生們了。大學也迎來了嚴峻的「戰國時代」。作為高等研究教育機構,大學在應對全球化浪潮的同時,還面臨日本國內人口減少的現實問題。如何應對這兩個問題,關係到大學的生死存亡。

學生人數減少,重擊大學的經營

根據文部科學省的《大學基本調查》數據,戰後日本18歲的人口,在被稱作「團塊世代」(*1)的那一代人迎來18歲的1966年達到249萬人的峰值後開始減少,雖然之後又有所回升,但從1992年「團塊Jr.」(*2)高中畢業時的205萬人,一路減少到了2014年的118萬人。最近幾年雖處於平穩狀態,但根據國立社會保障和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18歲人口自2018年前後開始減少傾向會再次增強,2031年為99萬人,將跌破百萬大關。

那麼,大學升學情況(升學率)又如何呢?

大學和短期大學(*3)合併計算的大學升學率,在上世紀70~80年代為36~37%,1995年為45.2%,2005年則上升至51.5%,2014年達56.7%。如果再加上專修學校,那麼升學率在2014年就為80.0%。如今是兩個人中就有1個人在上大學的高學歷時代。反過來說,如果學生沒有大學和專業的特定選擇要求,那麼日本事實上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開始進入誰都能上大學的「大學全入時代」。

隨著少子化進程的發展,升學率已達到極限,在這種情況下難以期待大學生人數還能有更多增加。日本國內的大學生人數,預計將從2018年的65萬人下降到2031年的48萬人。2014年,大約40%的私立大學處於招生不足的狀態。2018年以後大學的經營面臨困難的不僅僅是私立大學,還可能波及地方的國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大學相關人士將這種局面稱為「2018年問題」,開始著手制定對策。

(*1) ^ 團塊世代,指1947年到1949年之間出生的一代人,是日本二戰後出現的第一次嬰兒潮人口——譯註。

(*2) ^ 團塊Jr.,指1971年到1974年之間出生的一代人,是日本二戰後出現的第二次嬰兒潮人口——譯註。

(*3) ^ 日本的短期大學,學制為2~3年,以培訓入社會後的必需技能為教育重點。——譯註。

辦學限制放寬導致90年代大學數量激增

導致如此嚴峻形勢的背景,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學數量的激增。90年代日本大幅修訂了《大學設置基準法》,放寬了興辦大學的審批條件。因此,大學不斷增設新名稱和新教育課程的院系。國內大學的數量,當時包括國立、公立、私立在內一共大約是500所,而現在則增加到了780所。在大學數量增加的同時,18歲人口90年代後卻減少了40%,致使招生不足的大學陸續出現。

日本的大學,在很長一段時期,由於報考人數超過招生能力,只能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來選拔,隨之產生了「考試戰爭」。但這種情形已經發生了變化。現在大學在為了爭奪學生而展開競爭。

現在很多私立大學在校內召開參觀說明會,舉辦「開放校園」活動,還採取AO入學考試方式(以面試和報考理由等為重點的入學考試形式)。大學正面臨全面改革,包括從招生、選拔方法以及入學後的指導和教育,到教育研究和管理運營的組織、財務、經營方針等方方面面。


約4成私立大學招生不足


大學過度增加,以致開始面臨「淘汰危機」。天主教會學校聖托馬斯大學(位於兵庫縣尼崎市)2014年11月宣布將從今年3月起停辦。該校2010年以來就已經停止招生,一直處於在校生數量為零的狀態。同樣,東京女學館大學(位於東京都町田市)也計劃在目前的在校生全部畢業之後,於2016年3月關閉。該校以其創辦於明治時代的名門國中和高中為品牌影響力,開始了4年制大學的經營。但在進入「大學全入時代」後,招生不力,一直處於招生不足狀態。像這樣被迫關門停辦的大學其他還有不少。嚴峻的經營環境也波及到與大學相關的商業活動中。著名的考試補習班「代代木Seminar」去年秋季公布,將在全國關閉約占總數7成的20所分校,這也是時代變化的反映。代代木Seminar曾與駿台預備校、河合塾合稱「三大考試補習班」。很多私立大學為了確保考生,正在採取擴大推薦入學名額和AO入學考試的方式;而且,因家庭經濟等原因,優先考慮應屆上大學的考生增加。這些都是影響因素。如今是大學人人可上的時代。如果不選擇特定的大學和專業,只要是大學就上的話,那麼所有考生都可以進大學。對於考生來說,考大學已經不再是「孕婦走獨木橋」了。2018年以後,由於考生的進一步減少,考試費和學費收入下降是可想而知的,業內人士為此充滿了危機感。

為求生存,「回歸都心」,新設護理系


私立名校也不穩。各所大學處心積慮打出了各種各樣的對策。比如加強和充實由知名度高的教授組成的師資隊伍;為了吸引嚮往大城市的學生,把原來設在郊區的部分校區遷回到市中心,出現了所謂「回歸都心」的動向;也有些大學試圖通過接力馬拉松等體育競技活動的連帶效應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另外,順應時代需求,有些學校還通過院系的「更衣換裝」來突出特色和個性,比如把人文類院系改組為護理、教育、營養等實用科學院系,或者把文學系改組成國際類院系等。也有不少大學從產業界的人才需求觀點出發,著力開設獨特的新學科,培養精於IT、數學、統計、經管等的文科類人才及營銷能力強的學生等。有些地方大學,則通過積極開展與地方合作進行社會貢獻活動等打出各自的特色,確保當地的年輕人不流向大城市。

國立大學面臨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壓力

對於大學來說,要應對的大環境變化,不僅限於國內人口減少問題。增強大學的國際競爭力以應對全球化,已成為新的課題。不僅是日本,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大學和高等教育系統,現在都無法躲避研究人員和學生自由流動,無法逃脫資訊及通訊技術構築的全球性網路。特別是,日本要想在以科學技術為主體的國際經濟競爭中勝出,就要求國立大學整體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2014年度 「支持創建超級全球化大學(SGU)」項目遴選結果名單
類型A(頂尖型)

設想名稱
北海道大學 國立 Hokkaido(北海道)環球校園・倡導~向世界開放與世界合作~
東北大學 國立 東北大學全球化主導構想
筑波大學 國立 跨域大學開創高等教育與世界的未來
東京大學 國立 構建東京大學全球化校園模式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 國立 關於推進培養TMDU(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型全球化健康人才的構想:在全球範圍內提高健康水準的挑戰
東京工業大學 國立 為真正實現國際化的治理改革Tokyo Tech Quality
名古屋大學 國立 構築21世紀可持續發展世界的亞洲中樞大學
京都大學 國立 京都大學日本門戶構想
大阪大學 國立 GLOBAL UNIVERSITY「世界適塾」
廣島大學 國立 以世界為校園的廣島大學改革構想
九州大學 國立 通過戰略性改革創建面向未來的頂尖全球化研究教育基地(SHARE-Q)
慶應義塾大學 私立 以「實用科學」增強全球社會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早稻田大學 私立 Waseda Ocean構想~構建開放性、多樣性、流動性的教育研究網路~

類型B(全球化引領型)

千葉大學 國立 國際基督教大學 私立
東京外國語大學 國立 芝浦工業大學 私立
東京藝術大學 國立 上智大學 私立
長岡技術科學大學 國立 東洋大學 私立
金澤大學 國立 法政大學 私立
豐橋技術科學大學 國立 明治大學 私立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 國立 立教大學 私立
奈良先端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 國立 創價大學 私立
岡山大學 國立 國際大學 私立
熊本大學 國立 立命館大學 私立
國際教養大學 公立 關西學院大學 私立
會津大學 公立 立命館亞太大學 私立

在這過程中,2014年秋,文部科學省公布了「支持創建超級全球化大學(SGU)」項目對象的甄選結果,為大學帶來衝擊。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說法,該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日本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將重點支持那些開展世界級水準教育研究的頂尖大學,以及果斷推行國際化和大學改革引領日本大學走向世界的大學。

「超級全球化大學」項目有可能導致新的大學分化

類型A(頂尖型),意在扶持「有能力衝擊世界排名100強的大學」,選定了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原帝國大學和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等13所大學。類型B(全球化引領型),意在扶持「引領我國社會走向全球化的大學」,選定了東京藝術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上智大學、明治大學等24所大學。

在地方大學中,選擇了那些推行獨特改革措施的大學,比如規定所有學生的學位論文都必須用英語撰寫的會津大學(福島縣)、將1年以上的留學經歷作為畢業條件的國際教養大學(秋田縣)等等,它們都是公立大學。對於入選A類和B類的大學,在10年裏將撥給上限分別為42億日圓和17億日圓的補助資金。大學方面當然歡迎這筆補助,同時「超級全球化大學」這個招牌也能成為這些學校用以招生的新式武器。

已迎來全球化時代的今天,「超級全球化大學」構想在提高日本高等研究教育機構的國際排名上可能確實有效。但在日本國內,它有可能帶來大學之間新的排序和分化。面對全球化和國內人口減少的時代要求,各大學將如何應對?大學之間的生存競爭還將繼續。

撰文:原田和義(編輯部)

標題圖片:大學入學考試的考生們。2015年1月17日於東京大學考場(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

大學 少子化 放寬限制 招錄不滿 生源不足 超級全球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