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產業的未來

財經

日本的製造業正在經受日圓急劇升值、法人稅重壓等“6重苦”。2011年度的決算,松下、索尼、夏寶等電機廠家將無一例外地淪為赤字。作為日本製造業頂樑柱的汽車產業又如何呢?即便是遭受了大地震和泰國洪災雙重打擊的本田公司,利潤雖比上半期減少了6成,但預計仍有2,150億日圓的盈利。日本的汽車產業發揮出與生俱來的堅韌不拔的天性。但是,電動汽車等新型汽車如果大行其道的話,日本的成功模式會不會崩潰呢?包括新興企業在內,競爭會越發激烈,但恐怕不會像電機業那樣全線崩潰。

支撐日本製造的兩大產業

上世紀70年代以後,支撐日本經濟增長的是汽車產業和家電等電機產業的對外出口。二者均屬於裝配產業,所以往往會以為二者共同背負著製造業的艱難局面。但是,這兩個產業有著極大的不同。

東京大學的藤本隆宏教授是日本“產品製造”實證研究的權威人士。根據他的介紹,製造業可以劃分為兩種模式。一個是以電腦和平板電視為代表的、只需組裝顯示器、CPU等主要零部件即可完成產品製造的“模組型產業”;另一個是以最佳方式組合數万個零部件、製造出乘坐舒適的汽車這種“整體磨合型產業”。近來興起的數位家電產品堪稱“模組型”產業的代表,而汽車則可謂是“整體磨合型”產業的代表。

構思設計新穎的商品概念,網羅世界各地的主要零部件,在成本最低的地區組裝、出口,這樣的“模組型”生產模式,從結果來看,是日本的弱項,最終導致了日本家電產業的全線崩潰。與之相對的是整體磨合型生產模式,研發基地與生產基地相互協作,在商品開發上精雕細琢,進而在裝配工廠通過不斷改善,提高產品品質,這種方式似乎更適合注重團隊協作的日本社會,令日本的汽車產業至今依然立足於不敗之地。

關鍵在於汽車廠家的自身努力

第42屆東京車展上展出了電動汽車(EV)以及眾多具有高環保性能的車種

但現在出現了日本汽車產業的成功模式在未來是行不通的論調,這也是事實。因為只要電動汽車(EV)一經普及,那麼電池和馬達就成為主要零部件,那樣一來,汽車也將家電化了。正是因為看到了個中的制勝之機,特斯拉汽車公司(成立於2003年,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矽谷地帶,以生產電動汽車知名——譯註)和中國的新興企業也加入到了EV製造行列中來。

的確,今後的汽車產業將不再只是傳統型汽車廠家之間的競爭。也可能出現汽車生產廠家和電機生產廠家、新興企業聯手協作的形式。而且,有新加入產業參與的新的競爭已經開始。不過,問題在於汽車並不是像電腦那樣,只要裝配上主要零部件即可“新鮮出爐”的商品。既不可捨去乘坐舒適這一大要素,又有著嚴格確保安全的宿命。而這些要素正可謂是傳統汽車生產廠家的一日之長。

製造出舒適愜意地奔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實非容易之舉;但如果是適宜於穿街走巷的私人小汽車,那麼毫無疑問,新興企業也大有一展身手的空間。另外,一個競爭條件大大嚴酷於以往傳統型汽車廠家一枝獨秀時期的EV時代必定會到來。因此,傳統型汽車生產廠家一旦疏忽了自身的努力,無疑存在著被淘汰的危險。

但是,在這“6重苦”中依然保持了拼搏實力的日本汽車生產廠家,應該不會像電機產業那樣全盤崩潰。雖然這種樂觀想法,包含了對忠心不渝於日本汽車製造的人們的期待之情。

汽車產業 電動汽車 豐田 本田 安井孝之 朝日新聞 日產 新興企業 EV 藤本隆宏 模組型模式 整體磨合型 組裝 家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