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氣象和日本社會

異常氣象引發的自然災害對總體經濟造成的長遠影響

財經 社會

異常氣象引發的自然災害會導致社會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但筆者在本文中指出,長遠來看,災害引起的社會環境變化也會成為在總體層面上促進經濟成長的因素。

近年來,日本各地頻頻發生異常氣象,諸如局部暴雨和洪水、超強颱風、白天最高氣溫達到35度以上的「酷暑天」增多等等。可以認為,在全球範圍不斷發展的「氣候暖化」是原因之一。為了應對全球暖化現象,人們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1997年簽署了京都議定書,強調要努力削減溫室效應氣體。但阻止氣候暖化對策不可能立竿見影,需要以10年乃至100年計的時間單位才能顯現成效,對於我們而言,可以認為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至少「不是能在短期內控制住的」(外源性已知條件)。

那麼,從「長遠角度」看,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呢?筆者下面將運用經濟成長論的觀點,探討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對總體經濟造成影響的可能性。

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與總體經濟的長遠關係

在分析自然災害與總體經濟長遠關係時,首先必須思考應該將什麼作為「總體經濟」的指標。「總體經濟」指的是一個國家整體的經濟、社會的動向,作為分析對象,涉及到諸如GDP、物價水準、利率、失業率、財政赤字等多個指標。本文不準備考察上述所有總體經濟指標與自然災害之間的關係,而將僅選取「人均GDP」這一項指標加以論述(*1)

表1 自然災害的發生對人均GDP造成的影響

情況短期影響長期影響
水準水準成長率
消極 消極 不变
消極 不變 不變
消極 積極 不變
消極 積極 積極

圖1以時間為橫軸,人均GDP為縱軸,針對發生自然災害時人均GDP會受到怎樣的短期和長期影響這一問題展示了4種可能性。此圖顯示,因技術進步而按照一定的幅度不斷成長的人均GDP雖然會因災害引起的損失和混亂而暫時下降,但之後又會按照以前那樣的一定幅度(情況①~③)或更高的幅度(情況④)繼續發展。表1在顧及到圖1展示的幅度即是「人均GDP成長率」這一基礎上展示了自然災害對人均GDP的短期和長期影響。

情況①可以列舉出2010年發生的海地地震。那場地震奪去了超過30萬人的生命,摧毀了首都太子港等地的大量建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儘管已過去3年時間,但眼下依然面臨瘟疫問題、住宅問題、治安混亂、搶劫等諸多問題,經濟和社會都處在發展停滯狀態。

另一方面,情況③和④分別可以列舉出日本發生的關東大地震與阪神淡路大地震,以及1755年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Lisbon)發生的里斯本地震等。這些災害的發生成為一種契機,使得當地的經濟社會結構和存在方式、人們的觀念意識發生變化,從而得以穩步實現了復興。綜合來看,因自然災害而遭受了損失的國家之中,有的國家穩步實現了重建、復興,而有的國家卻停滯不前。

(*1) ^ 「人均GDP」顯示了國民的富裕程度和經濟發展程度,被廣泛認為是總體經濟中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原因在於它和其他總體經濟指標關係緊密。

通過災害發生後的「成長計算法」加以分析

如上所述,可以認為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對我們而言是一種外源性的已知條件。在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可避免這種狀況下,災害發生後的經濟形勢按照情況③或④來發展顯然是比較理想的。因此,以下筆者將運用分析經濟成長要素的「成長計算法(growth accounting)」來分析要在怎樣的條件下才會按照情況③或④的方向發展。

假設人均GDP可由以下生產函數求得。

  y=Aαβ    (1)

這裏的y是t期的人均GDP,k是t期的人均物質資本,h是t期的人均人力資本,A是全要素生產率(技術水準),是除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以外的、對生產有貢獻的要素(*2)

根據(1)的等式,可以推導出

的成長率= A的成長率+ α×k的成長率+ β×h的成長率 (2)

這樣一個成長計算公式。根據這個公式,假設自然災害會對「A的成長率:全要素生產率成長率(技術進步率)」「k的成長率:人均物質資本成長率」「h的成長率:人均資本成長率」產生影響,那麼就會對人均GDP成長率產生影響(*3)。以下將特別針對這些要素中的「A:全要素生產率」加以分析。

如前所述,全要素生產率是除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以外的、對生產有貢獻的因素,一般可認為包括生產技術水準和經濟活動環境等。換言之,它反映了使用相同的機械(物質資本)和相同能力的勞動者(人力資本)開展生產活動時的「生產力差異」。雖然全要素生產率的具體內涵非常寬泛,但筆者下面將僅著眼於近年來在經濟學上作為生產率主要因素受到關注的「生產設備技術革新」與「對他人信任度」這兩點集中展開論述(*4)

災害後「生產設備技術革新」的變化

關於自然災害會對全要素生產率產生積極影響這一點,首先可以考慮這樣的情況:如果自然災害導致原有的物質資本和基礎設施設備等遭受破壞,尤其是遭受破壞的是一些老舊設備,在恢復過程中,一般都會引入具有當代新技術的全新物質資本和基礎設施設備。這種情況便是眾所周知的「自然災害的創造性破壞」(Skidmore and Toya (2002)、Cuaresma, Hlouskova and Obersteiner(2008))。物質資本不是在「量」而是在「質」方面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人均GDP增加,便可能形成圖1的情況③或④。

表2 新設備引進遊戲

  年輕人
  新設備 舊設備
老年人 新設備 [ 4 (=6-2),  4 (=6-2) ] [ 2,  1 (=3-2) ]
舊設備 [1 (=3-2),  2 ] [ 2,  2 ]

注)[ ]表示[年輕人的收益,老年人的收益]。

讓我們用簡單的賽局理論(Game theory)方法來考察一下這個問題。表2展示了一個自然災害促進引入新設備的「新設備引進遊戲」。假設有一家由一個年輕人和一個老年人構成的企業,現在兩人都使用舊設備開展生產活動,分別可以獲得「2的收益」。

而假設採用新設備開展生產,如果兩人同時使用新設備,當其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時分別可獲得「6的收益」。但如果只有1人使用新設備,而且其性能只得到了部分程度的發揮,那麼將變成「3的收益」。另外,為了使用新設備,必須學習使用方法,兩人分別需要「2的費用」。

表2展示了上述收益的統計數據。方括號內的數據表示[年輕人的收益,老年人的收益]。此時,如果兩人都使用新設備,合計收益將達到最大,是最理想的情況,但[年輕人:新設備,老年人:新設備]及[年輕人:舊設備,老年人:舊設備]都是奈許均衡點(Nash equilibrium)狀態,如果將對方的行動作為前提條件,就相當於沒有了促使彼此改變行動的誘因。

因此,如果現在兩人都在使用舊設備開展生產活動,那麼即使知道使用新設備會提高生產能力,他們也仍會使用維持現狀的設備開展生產活動。

上述例子表明,如果自然災害導致現有設備遭到破壞,雖然短期內其破壞將引發經濟社會的混亂和停滯,但長遠來看,由於創造了引進新設備、更有效率開展生產活動的可能性,反而會促使經濟發展。

左右自然災害後活動的「對他人信任度」

作為「對他人信任度」的指標,本文將考慮ISD:Indi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製作的「Interpersonal Safety and Trust」。ISD收集整理了全球193個國家1990年至2010年的各種社會數據,於2014年製作了6個範疇的指標(*5)。「Interpersonal Safety and Trust」是一個衡量「某個人可在多大程度上信任首次接觸之人」的指標。眾所周知,這個數值越大,人與人之間就越容易建立信任,整個社會的治安就越穩定,經濟活動就會越活躍。

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之所以是一種會影響人們對他人信任度的因素,首先可以列出一條理由就是:對於個人而言,要應對自然災害,這是大大超過個人能力的事件,必須通過與周邊及地區居民共同開展減災、防災和救援活動,相互合作、協調,因此「對他人信任度」將會提高。

第二,即是對於並未直接受災的個人來說,通過開展援助受災地區的志願者活動和捐款活動也可以培養關愛他人的愛心,「對他人信任度」也會提高。大家都知道,如果是信任度低的經濟,會導致經濟交易成本上升,甚至經濟發展停滯,因此,這一結果告訴我們:以自然災害為契機,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加強,會促使經濟進一步發展,將有可能會出現圖1的情況③或④。

圖2採用104個國家的數據,以1970年至2000年的單位國土面積的強風數量為橫軸,以2000年至2010年的「對他人信任度的平均值」為縱軸製作而成(Toya and Skidmore(2012))。這個圖表明兩者的關係在統計學意義上呈現出正向趨勢,在過去遭遇過越多強風的國家,國民對他人信任度就越高。

重要的是構建不屈服於災害的經濟和社會

本文針對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會對長遠的總體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一問題,特別著眼於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的發生與「生產設備技術革新」及「對他人信任度」的關係集中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它們在長遠意義上有可能促進經濟成長。這意味著將來預想中的異常氣象增多也將提供更多提升人們彼此信任度的「機會」。可以認為,面對今後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重要的是要立足於上述分析,構建起不會屈服於災害的經濟和社會。

參考文獻

外谷英樹(2014)《自然災害對總體經濟的長遠影響》、澤田康幸編《巨大災害、風險與經濟》,第3章,第79~102頁,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Cuaresma C., Hlouskova, J., and M.Obersteiner. (2008) “Natural Disasters as Creative Destruction?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Inquiry, 46 (2), 214−226.

ISD.“Indi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URL: http://www.IndSocDev.org/

Skidmore, M. and H. Toya. (2002)“Do Natural Disasters Promote Long-run Growth?”Economic Inquiry, 40, 664–687.

Toya, H., and M. Skidmore.(2012) “Do Natural Disasters Enhance Societal Trust?” CESifo Working Paper Series 3905, CESifo Group Munich.

標題圖片:阪神淡路大地震(1995年)發生後神戶市長田區的慘狀(左)和災後重建後2004年時的景象(圖片提供:時事通信社)

(*2) ^ α與β均為正值,一般的生產函數設定α+β<1。

(*3) ^ Skidmore and Toya(2002)是採用1960年至1990年期間90個國家的跨國數據,展示了自然災害中,通過現有技術水準較有可能進行預測的氣候性災害(強風、洪水)的頻率與人均GDP成長率處於正向關係,指出了這是基於「全要素生產率成長率(技術進步率)」及「人均人力資本成長率」的效果而形成的。

(*4) ^ 除了「技術革新」與「對他人信任度」以外,還有「政府品質」受到人們關注。針對自然災害和異常氣象提高政府品質、促進經濟發展的可能性,可參閱外谷(2014)。

(*5) ^ Civic Activism、Clubs and Associations、Intergroup Cohesion、Interpersonal Safety and Trust、Gender Equality、Inclusion of Minorities這6個範疇(http://www.indsocdev.org/)。

阪神淡路大地震 總體經濟 全球暖化 異常氣象 自然災害 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