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那些非小說不可為之事” 作家 平野啟一郎

社會 文化

廣為人知的世界圖書盛會之一巴黎國際圖書沙龍將於3月16日至19日舉行。今年是第32屆大會,日本在時隔15年後再度成為主賓國,20名日本作家將應邀出席今年的書展。我們有幸採訪到了他們中的一員——小說家平野啟一郎先生。

平野啟一郎  HIRANO Keiichirô

1975年生於愛知縣,2歲到18歲一直在福岡縣生活。1998年在就讀京都大學期間完成處女作《日蝕》,獲得了次年的芥川獎。此後又相繼發表了多篇小說。近期的作品有《潰決》(2008年)、《Dawn》(2009年)、《空有其形的愛》(2010年)。目前正在漫畫雜誌《Morning》(講談社)上連載《請填補空白》。2002年,出版了長篇小說《葬送》,該作品以19世紀的巴黎為背景,刻畫了肖邦、德拉克羅瓦等歷史人物形象。2005年,作為文化廳的文化大使常駐巴黎1年,後又被任命為2011年度法國觀光親善大使,與法國結下深緣。除《日蝕》外,《一月物語》和《最後的變身》兩部作品也已被翻譯成法語出版。

——日本之所以被選為此次書展的主賓國,理由之一是因為發生了大地震,想必“震災”將成為本屆書展的一大主題吧?

“即使沒有震災,像法國和日本這樣在文學方面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的作家們,能有機會進行交流,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進入21世紀後,網路飛速普及,恐怖主義事件在各地時有發生,世界進入了一個激盪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小說家能夠寫什麼,應該怎樣描繪這個新世界,我們有許多話題可以交流。然而,這次日本遭遇的是與恐怖事件不同形式的、其他已開發國家幾乎都未曾經歷過的巨大災難。經歷過這一事件的作家們以如此龐大的陣容齊聚一堂,從各種角度談論日本,意義重大。每一位作家應該都抱有不同的觀點和問題意識。希望法國的讀者和作家能從這些各不相同的意見中感悟到一些東西。”

——我認為,現在大家都非常關心日本的作家們將在法國傳遞出怎樣的訊息,不知平野先生有何打算。

“我倒沒有特意準備發言內容。我覺得借助包括網路在內的各種傳媒,許多法國人都已經相當了解地震及核電廠的相關訊息了。在此次活動中,日本的作家將有機會向法國民眾傳遞訊息,同時,對於我們而言,這也是了解外界是如何看待日本的一次機會。我期待通過與讀者和作家的近距離接觸,有助於大家彼此都能體會到通過傳媒所無法獲得的感悟。在這一過程中,自然就會產生值得交流的內容。我想,在交流中會有許多發現。”

地震引人深思“時間”

——法國民眾都很關注核電廠的問題,可能這方面的提問會比較集中。

“作為個人來說,我是反對發展核電的。我認為應該關停核電廠。已經發生了那麼嚴重的事故,再堅稱安全就完全沒有任何說服力了。此次地震,令政治、環境、能源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浮現出來。不過,文學不同於新聞學。寫小說,有些東西是從皮膚感覺開始起步的。從描寫一個人的生活出發,然後在某個階段達到廣泛適用於整個人類的表述,這就是小說。因此,我始終是作為一名小說家發言,作為小說家去理解人們的感悟方式。另外,此次前往法國後,我希望將交流的成果最終轉化為小說的素材。”

——我知道您從去年9月開始在漫畫周刊《Morning》上連載長篇小說。那您的作品是否受到了地震的影響呢?

“當然有影響,不過,早在地震之前我就已開始構思了,所以這部作品並沒有直接涉及地震。講述核電廠、講述重建、講述對災民的援助確實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非小說則無法很好表現的東西。作為小說家的我是這樣認為的。比如,時間的問題。我們經歷了千年一遇的自然災害,又面臨著還將殘留10萬年的核電廠廢棄物的問題。這種難以想像的時間應當如何與日常的時間感覺磨合?或者說,就在昨天還存在的城市轉瞬間被夷為平地,昨天還和你交談聊天的人突然間不見了踪影,你會怎樣面對?我打算堅持不懈地通過小說去思考、表現這些問題。”

——聽說在法國翻譯出版的日文原著數量僅次於英文原著,其中大部分是漫畫。不可否認,與漫畫相比,小說讓人覺得有些缺乏活力。您在漫畫雜誌上連載小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您感覺如何呢?

“由於日本的漫畫雜誌都是由綜合出版社出版的,所以即便是在漫畫部門,也有不少編輯人員內心其實是想做文藝的(笑)。《Morning》的編輯部裡也有喜歡我小說的人,所以很久之前我就收到了他們表示希望連載的邀請。而從我的角度來看,《Morning》的發行量大大高於文藝雜誌(*1),如果與他們合作,將有利於擴大自己的讀者群,我對此很感興趣,所以接受了他們的邀請。談到漫畫與小說,我認為它們畢竟屬於不同的類別,所以各自所處的狀況並沒有太多的聯繫。在巴黎,進入日語系的大學生中確實有很多人是因為卡通、漫畫或電影而開始接觸日語的。我希望此次在巴黎舉行的活動能促使大家感受到日本文學的有趣之處。”

——近年來,日本民眾對法國文學的關注度較過去有所降低。您對這種情況有何感想?

“我從小就喜歡法國文學,除了日本以外,法國是對我影響最大的國家。整體上看,自上世紀70年代的新小說以後,日本人逐漸遠離了法國文學,不過,80年代末出現了現代思潮,進入21世紀後,最近法國文學似乎又逐漸恢復了影響力。尤其是米歇爾‧維勒貝克對日本年輕一代的作家和評論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或許在今後,法國的作品又將受到日本讀者的追捧。儘管法國民眾已不像過去那樣熱衷於日本文學了(笑),但新銳作家的作品也開始了翻譯介紹,非常令人期待。”

協助採訪:駐日法國大使館
採訪人:原野城治(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理事長)
攝影:川本聖哉

巴黎國際圖書沙龍Salon du livre de Paris 2012

平野先生等人出席了在法國大使館舉行的記者會和招待晚宴,席間,Christian Masset駐日大使向來場的賓客闡述了此次活動的重大意義

創立於1981年,每年春季舉辦,是世界最大規模圖書盛會之一。本屆書展將在位於巴黎西南部的凡爾賽門展覽中心舉辦。屆時,將有約1,200家出版社參展,它不僅對於歐洲出版業而言是一次最大規模的展覽會,參觀面積5萬餘平方公尺的“超大書店”,對普通讀者而言,也將是一次的難得的機會。主辦方將舉辦簽售會、互動交流和討論會等多項活動,書展也將成為讀者與作家展開交流的場所。2011年在為期4天(3天面向公眾開放)的展會期間,共吸引了18萬名參觀者。

每年,巴黎書展都會選擇特定的國家和語言作為主題,而今年,為了紀念地震1週年,日本在時隔15年後再度被選定為書展主賓國。除平野啟一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島田雅彥、江國香織等小說家外,還有詩人吉增剛造、漫畫家萩尾望都等各個領域的共20名作家收到了主辦方的邀請。除了上述作家與法國作家的交流活動外,主辦方還緊湊有序地設計了眾多引人關注的活動項目。此外,在特別開設的“日本館”內,將展示並現場銷售大約2萬冊日本及與日本有關的圖書,並將舉辦以東日本大地震為主題的圖片展。

受邀作家名單
有關日本的活動項目

 

(*1) ^ 《Morning》是一本周刊,單期發行量為311,000冊。而同樣由講談社出版的月刊文藝雜誌《群像》的單期發行量僅有7,000冊(2011年10月-12月刊,日本雜誌協會調查數據)。

東日本大地震 漫畫 法國 巴黎 核電廠 書籍 展銷會 書展 出版 活動大江健三郎 芥川獎 文學 小說 平野啟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