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迎來結束歷史問題的最後機會

政治外交

2015年,我們迎來了戰後70年這個意義重大的年份。等待著世界、日本的將會是什麼?請看多語種資訊網站nippon.com總編闡釋今年的課題。

川島真 KAWASHIMA Shin

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委員長。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專攻亞洲政治外交史、中國外交史。1968年生於東京都。1992年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外語系中文專業。1997年修滿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獲博士(文學)學位。經任北海道大學法學系副教授後,擔任現職。著作有《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年)、《21世紀的「中華」 習近平中國與東亞》(中央公論新社,2016年)等。

美國所受的制約,中國的轉折點

原野 新年已至,請您談一談對2015年重要課題的想法。

川島 2015年,美國歐巴馬政權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環境。考慮到財政問題、與國會關係等因素的束縛,恐怕無法打出各種果斷的政策。美國在各種國際政治問題上愈發難以發揮其領導作用了。雖說如此,從全球範圍來看,諸如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和伊拉克地區的「伊斯蘭國」問題等,面對這類對世界秩序的嚴重挑戰,美國即便無法採取大膽的政策和行動,也有必要予以處理和解決。

經濟方面,為了構建全球新秩序,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都在推進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等區域框架的規則制定工作,這些工作能否完美收官將是新一年的關注點。不過,這方面也同樣,就美國本身來說,其國內各種產業、國會、政權之間的關係如何發展,將成為影響上述工作的重大問題。

在美國所處的這種背景下來思考亞太地區問題時,可謂情況是相當複雜的。毋庸贅述,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中國這個國家,現在或是嘗試近似於19世紀「砲艦外交」(*1)的做法,或是提倡類似20世紀前半期那種重視主權和國境的外交,或是應對全球治理等近年來出現的課題,想方設法謀求獲得更多國家利益。毋庸贅述,如何與這樣的中國打交道是亞太地區的首要課題。

針對中國今後尤其會在東亞等「周邊」地區強烈主張主權和安全保障這個問題,面臨財政難題的美國似乎正在考慮調整包括日本在內的西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體制,希望藉助同盟國的力量,在保持與同盟國橫向聯繫的同時,在保持美國優勢的基礎上建立網路型的安全保障網。

美國能否很好地建起這種體制呢?美國提出「再平衡」時,不是以構建對華包圍圈為目的的。其意圖是在維護亞太地區穩定的基礎上,從這一地區的不斷發展中獲得財富。但這其中的邏輯關係則是:地區穩定才有益於獲得財富,而要實現穩定,就應該加強美國和同盟國的軍事力量。

從同盟國的角度來看,既然美國是這種思維,那麼對中國就會更加強硬;然而,現實又並非如此,於是不免讓同盟國產生無法徹底依靠之感。當然,在中國的眼中則是對華包圍圈,引發起更為強烈的不滿和排斥。當美國在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上用切合自身國家利益的理論解釋政策時,必須顧及到各個地區的看法,充分考慮能否贏得全世界的信賴,這或將是一個課題。

中國自身也面臨著很大的問題。習近平政權成立於2012年,最多連任兩屆共10年,任期第一個5年即將接近尾聲。這既是總結現行政策成敗的時期,同時也是著眼於下一個5年提出新的施政方針的時期。這在經濟領域,即是所謂的「新常態」,意為不再追求過去那種年成長率10%以上的經濟發展,而是要營造一種6%、7%的成長率並不低,屬於正常狀態的印象。這相當於一種發展戰略的轉換吧。或者說是要將資金分配給地方,力圖使國內整體保持協調穩定。另外,習近平政權還在致力於人民解放軍的合理化與直接掌控,這是密切聯繫到自身權力基礎的形成的關鍵,問題在於能否順利推進。這些將決定2015年的總體方向。

而且還有香港和臺灣的民主化動向,恐怕2015年將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民主主義、經濟自由化、法制等支撐著我們當今世界的基礎規則在中國將會怎樣?從長遠來看,2015年將是重要的一年。

(*1) ^ 國際政治用語,指強權通過展示自身武力,迫使他國接受其要求的外交政策——譯註。

最大的課題——歷史問題

原野 從日本的角度來看,戰後70年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去年12月舉行大選後,安倍政權長期執政成為定局,在各方面都有必要制定著眼於未來的議事日程。您認為比較重要的是什麼?

川島真

 川島 安倍政權面臨財政和經濟等各種問題。首先是要在經濟和財政方面展示安倍經濟學的有效性,這是必須的。然而,2015年尤為重要的是歷史問題。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年外,我們還將迎來日清戰爭(甲午戰爭——譯註)終結120年、日俄戰爭終結110年、對華《二十一條》要求提出100年。在歷史問題上,世界總是以非常尖銳的目光看待日本;但反過來我也認為,這又是日本對這個問題做出某種了斷,或者向世界展示自己力圖了斷這個問題之姿態的重要機會。因為10年以後,想必中國已經變得過於強大,日本的聲音就更難在世界上引起反響了。而目前,日本還可以宣傳自己的論理主張。因此,我認為不可錯過時機。

不過,對華、對韓工作難度相當大。這當然是應該做的,而採用歷史共同研究這樣的形式保持對話或許是比較現實的辦法。莫如說重要的是,要向國內外展示日本在對美、對澳、對東南亞切實謀求歷史「和解」的形象。70年來,日本對美、對澳、對東南亞實現了各種形式的和解,應該以具有象徵意義的形式展示相關成果。圍繞戰爭問題,日本進行了侵略,也犯下了戰爭罪行。對此,日本在戰後並非什麼都沒做。通過賠償、和平友好交流事業和成立亞洲女性基金等,做出種種努力。首先,我想安倍首相可以立足於長期以來切實取得的成果,與相關國家的領袖共同發表某種形式的談話,或是前往與歷史有關的重要地點發表宣言、舉行某些活動等。

原野 美國對安倍首相評價之低的原因何在?是由於歷史認識問題呢?還是因為對其在本次大選中獲勝後將會推進修改憲法等「鷹派」政策而有所警惕呢?

川島 美國對安倍首相的評價似乎是在變化的。在我的印象中,安倍首相於2013年末參拜靖國神社後,美國的評價比較嚴厲,但後來又有所緩和。不過,那些自由主義者審視安倍的目光確實是比較嚴厲的。在本次大選的開始階段,安倍首相提出了「過半數」的目標。儘管大多數人都批評稱這個目標「太低」,但我對此的解釋,是它在傳遞「並非旨在修改憲法」這樣一種訊息。在日本國內,這是在一定程度上為人理解的訊息,而它卻難以傳遞到海外。首先我們必須糾正整個日本都在右傾化的認識,解除人們對「鷹派」色彩的修憲行為的疑問,打消那些認定日本走向軍國主義化等的言論。

在世界尤為人們關注的主題,是「民主」「自由」「人權」和「歷史」。在「歷史」問題上,儘管還處在著中國和韓國的某些主張,但分量最重的還是慰安婦問題。它涉及到人權問題,所以必須妥善處理。參拜靖國神社問題,在美國也是飽受詬病,因此與其盯著中韓來思考歷史認識問題,不如著眼於美國和整個國際社會,思考如何向他們展示日本的形象。換言之,必須像展現日本是現有的重要普世價值的擁護者那樣,妥善處理歷史認識問題。

能否改善與韓國的關係?

原野 在與韓國的關係方面,我們也將迎來日韓基本條約簽署50年這樣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中韓似乎存在某種不均衡性。中國方面顯現出了積極尋求改善關係的跡象,但韓國卻因為國內等因素而進展緩慢。

川島 韓國方面,朴槿惠總統的個性及朴政權的特質似乎是最大的影響因素。儘管如此,韓國方面也傳遞出了時機逐漸成熟,尋求改善關係的各種動向等訊息。

韓方執著於歷史認識的問題我們可以理解,但重要的是青瓦臺首先要拿出展開對話的態度。此外,我認為能否將歷史認識問題中的慰安婦問題與其他事情分開處理,也是一個關鍵。恐怕應該對歷史認識問題加以逐個分解,而不是籠統處理,否則日方將無法應對。

日本以前曾創立亞洲女性基金對前慰安婦給予了援助。儘管有人會覺得工作還不夠適宜,感到不滿,但也應看到日方的努力並予以確切的評價,雙方並非完全缺乏對話的基礎。雖然很難,但或許只能一邊尋求韓方對此的理解,一邊推進對話。

日韓雙方均為民主化國家,都是民主化社會。縱然領袖層面的交流出現中斷,但民眾仍在自由地進行交流。韓方也明白這一點,並非像日中關係那樣,一旦高層關係中斷,其他所有關係也隨之中斷。從這個意義而言,沒有必要將日韓關係與日中關係等量齊觀。

原野 縱觀最近30年,中國和韓國在日本謝罪的同時,一直都在開展雙面外交,譴責慰安婦問題和歷史認識問題。如果說這種情況必須盡快破除,還是必須在慰安婦問題和歷史認識問題上發出強有力的聲音吧。

川島 眾所周知,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歷史問題一直是與經濟捆綁在一起處理的。當時日本經濟強大,所以形成了抗議歷史問題時附帶要求日本在經濟方面做出讓步的形式。反過來說,強大的經濟也成為了歷史認識問題的「制動器」。但是,中國的GDP在2010年超過了日本,而韓國雖然經濟規模不如日本,但韓國人認為韓國企業已經比日本企業更加國際化,並對此充滿了信心。他們希望在經濟上從日本獲取利益的想法大大減弱。日本應該認識到,今後再以經濟作為交易籌碼來處理歷史認識問題已是不可能的了。

此外,2006年和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就戰後賠償問題修改了過去的判決。以往的判斷認為,日本戰後在與各國締結和平條約時,要么是進行國家賠償,要么就是對方放棄了國家索賠權,而個人賠償則屬於另外的範疇。但是,最高法院在此時做出了個人賠償層面的索賠權也已被放棄的判決。由於過去個人可以索賠,所以各種索賠官司打到了日本的司法部門,通過司法途徑得到了解決。但現在已經不行了。也就是說,除了經濟外,司法部門在歷史認識問題上也不起作用了。如此一來,我們就必須認識到,針對歷史認識的處理方法也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只剩下通過民間層面的交流加以推動或謀求通過政治決斷來處理的選項了。

構建和平的邏輯與日本

原野城治

原野 提到歷史的和解,人們總會拿德國與法國的關係來做例子。兩國簽署了《法德友好合作條約》(Elysée Treaty),通過民間層面的交流推進了和解進程。我並不認為德國的方法一定適合日本,但也可作為一個參考。同時,曼德拉(Nelson Mandela)在廢除種族隔離政策,建立民主主義國家南非共和國之時,組建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對歷史做出了充分的認識,並得出「原諒但不忘卻」的原則。在近15年裏,日本似乎並未確立這種合乎邏輯的、辯證式的做法。

川島 的確,只有站在構建和平這一構想上的和解,才有可能採取這種做法。比如在非洲等地平息衝突的過程中,如何在衝突結束後著眼於孩子們的未來進行教育已成為一個重大課題。歷史問題也涉及其中,存在「原諒並忘卻」、「原諒但不忘卻」「不原諒也不忘卻」幾種模式。中國和韓國就是「不原諒也不忘卻」。雖然日本沒少道歉,但中韓兩國的最好的反應,也只是「原諒但不忘卻」,多數時候是「不原諒也不忘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作為構建和平的方式,兩國國民應該如何實現和解、營造和平環境的考慮或許很不充分。《法德友好合作條約》也未必是以實現戰爭和解為目的的條約,但就結果而言,該條約作為和解的手段發揮了作用。

就日本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統治結束,作為戰敗國,存在著難以主動提出和解的一面。不過我覺得,通過追溯既往的形式再次回到那一階段,以構建和平的思維,著手開始某些力所能及的行動,這種做法也未嘗不可。

我們固然可以從德國和法國的例子中學到一些東西,但難以將其作為「成功事例」直接套用到東亞地區。因為戰後西歐成立了歐洲共同體(E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進行經濟及安全保障方面的合作,和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得以實現的。在東亞地區,日中之間存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日本與韓國和臺灣之間也沒有NATO那樣的地區性安全保障體系。不過,日韓雙方都已實現了民主化,安全保障也有可能走向地區化,所以莫如說應該著眼於未來。

最大的焦點——「安倍談話」

原野 今年,新的首相談話即「安倍談話」,將如何表述慰安婦問題可謂是一個重大問題,稍有差池,或許會釀成更加嚴重的事態。

川島 尤其是慰安婦問題,不僅是歷史問題,也涉及到人權問題,容易被人作為有悖於普世價值的問題來對待。換言之,這不是與中韓之間的問題,而是有可能導致日本與整個歐美世界為敵的一個問題,因此具有特別的意義,日本應該本著該說的要說的態度來應對和處理這個問題,首先應該認清這個大原則。當然,由於存在許多誤解和事實認定的誤差,應予以大力糾正。

假設安倍首相將發表談話,恐怕也不會否定村山談話及河野談話,而是在繼承這兩份談話的前提下重新發表談話。既然政府也表態會繼承這兩份談話,那就不能變了。不過,令人擔憂的是,屆時,如果首相發表一份像保鮮膜般覆蓋了村山談話及河野談話那樣的談話,就可能給國內外留下新談話與前面兩份談話存在矛盾的印象。明明說了要繼承談話,如果再發出讓人產生不同印象的言論,就會給別人提供做出各種解釋的餘地。再重覆說一下,我們不是要和中韓對抗到底,我們不去違背普世價值,這是對中韓的反駁,但卻有可能引發與華盛頓、歐洲等為敵人的事態。

當然,此時也沒有必要去隨聲附和歐美那些基於誤解的過度的自由主義言論。我們需要採取雙管齊下的對策,除了查明並宣傳歷史「事實」外,還要從現在的人權問題的角度加以應對。

日本在普世價值觀方面,與美國、歐洲等都很好地實現了和解,並妥善地處理了這些問題——我希望新的談話能表明日本的這種形象,在此基礎上還要對中韓兩國的言論予以有力的反駁。此外,日本並非一直與中韓敵對,眾所周知金大中先生和溫家寶先生對日本的工作也給予了肯定的評價,所以立足於此,我還希望將日本過去的努力,以及中韓對此的評價都很好地融入談話之中,向人們展示日本一直在致力於處理這一問題。

長期政權才可謀求實現的戰後問題的「終結」

原野 縱觀整個亞洲,2015年以後,以東協(ASEAN)為中心,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經濟圈。為此首相相當拼命地歷訪了亞洲多國,然而這是否在日本的外交中發揮出充分的作用了呢?

川島 首先是應該如何看待東南亞,作為日本的東南亞外交或是ASEAN+3(東協加日中韓——譯註)外交的基礎,是基於亞洲的區域融合有助於整體發展這一思考的。因此,不同於歐洲,沒有太多希望塑造「歐洲人」這種情感因素。不斷加強經濟關係,並在其間建立起各種完善的規則,我認為這就是融合。

今後恐怕重要的是,即便不必塑造東亞人,但考慮到東南亞或有關地區將會不斷發展,從某種意義上,應該建立起富有溫情的穩健關係,再次有重點地開展留學生和國民之間的交流。我認為已經進入了應該再次與東南亞民眾構建面對面關係的時代。那已不再是日本對東南亞實施援助的關係,而是彼此對等的合作關係。日本現在需要轉變思維,將東南亞視作一個有力的參與者,展開對等的交流,為此提供應有的預算並下足功夫。在這一點上,我對最近成立的國際交流基金亞洲中心寄予期待。

原野 在亞洲地區,日本還面臨北韓和北方領土等遺留問題。

川島 由於自民黨政權將在今後4年繼續執政,所以我認為這是個重大機遇。換言之,解決這種領土問題,既需要花時間,也需要領袖之間的互信關係,所以我認為只有安倍政權才能攻克這個難題。尤其是北韓,對致力於結束戰爭狀態和殖民地統治、構築正常關係的日本戰後外交來說,它是最後的一塊拼圖零片。徹底結束戰爭,終結殖民地統治,構建正常的關係,這只有對北韓還沒有完結。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戰後問題的「終結」。安倍政權能夠真正做到,我對此充滿了期待。

對外傳播日本與對日傳播

原野 我們nippon.com(日本網)也即將邁入第4個年頭。您認為我們今後應該做些什麼 

川島 第一,有人指出日本的社會差距不斷擴大,民族主義在國內各個方面抬頭。許多國家的國內輿論在看待本國問題時極具多樣性,而目光轉向外國時,觀點卻非常單一,往往是以一代全。日本也有一些不太被外國人理解的地方。無論是東亞還是歐美,始終都不太理解日本其實也具有多樣性。

政府的對外宣傳就是要「宣傳日本的正確形象」,而我卻認為,即便不是日本的正確形象,也可以宣傳一些日本國內的不同觀點。當然,沒有必要發表極端言論,可以專題等形式,積極向全世界宣傳日本在同一問題上的多種意見。通過不同的觀點,可以展現我們的多樣化討論和想法。我認為發布國內問題的資訊也具有意義。背後的目的並不只是希望別人理解日本,而是要告訴大家這樣一種資訊,即在某種意義上日本又是課題先行國家,現在正在應對什麼問題、有哪些選擇、出於怎樣的考慮做出了哪種選擇、結果如何等等。並且,這些資訊要很好地以資料庫形式保留下來,讓人身在國外也可隨時查找。此舉意義非常重大。

第二點,要表明日本是如何看待世界上發生的各種事件、現象的,比如東亞地區發生的事情等,這點也非常重要。比如人們會認為,既然中國有反日遊行,那麼日本也會有反華遊行。事實上並非如此,日方是如何看待反華遊行的?日本國內不會為報復而發生反華遊行——這些情況都應該好好宣傳一下。或許同時還可以宣傳一下日本並非對全球事務及海外情況毫不關心,告訴大家日本所持的觀點。

第三,尤其是在2015年,應該回應人們對日本在歷史問題,或是前面提到的各種普世價值問題方面的看法;進而還要通過nippon.com(日本網)的日文版網頁,向日本國內介紹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們在這些問題上對日本的看法。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還希望能夠通過歷史和其他各種問題,將外國人對日本的看法傳播到國內。

安倍晉三 太平洋 美國 中國 亞洲 日本 戰後 韓國 習近平 歐巴馬 歷史問題 北韓 朴槿惠 慰安婦 安倍談話 停戰 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