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中的傳統美“Cool Traditions”

盆栽匠人川邊武夫:聆聽樹木的聲音!

文化

在盆栽的世界裏,有一位打破既往盆栽界常識、不憚「禁忌」且屢有嶄新作品問世的匠人。他便是家住大宮、年屆七十的川邊武夫。川邊擁有一群狂熱的崇拜者,特別是在歐洲,甚至有人為了一睹他的作品專程來到日本。川邊摸索出了一套與盆栽相處的哲學及蘊含於其中的自然觀。

突破「禁忌」的盆栽

「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般,每棵樹也有自己的個性。樹木在誕生之時,便擁有超出我們想像的生命力。由於它們各自生長的環境不同,都擁有各自不同的生命故事與歷史。所以,每一棵盆栽都在傳遞出不同的訊息。」川邊說道。

盆栽界有個詞叫「忌枝」,指應被截去的枝條。那些從正面伸出的、或與主幹交叉的枝條,便被稱為「忌枝」。它們好似在恐嚇鑒賞者一般,招人厭惡。然而,在盆栽家們各出絕招一決高下的「日本盆栽風格展」中,川邊卻刻意展出了留有「忌枝」樹貌的盆栽。

「我對一定要把樹修剪成盆栽『該有』的外形有抗拒心理。當我們站在生長於大自然嚴酷環境下的樹木面前時,那些所謂的盆栽界常識便煙消雲散了。說得極端一些,大自然就是『忌枝』的寶庫。我覺得盆栽家就應該要有接受樹木原生姿態的氣度。總之,大自然中的樹木是千姿百態、個性十足、豐富多彩的。」

東北真柏(攝影:澤野新一朗)

在歐洲獲得讚賞

對於出自川邊之手、風格大膽的個性盆栽,歐洲的盆栽愛好者們當然不會視而不見。他們在日本的盆栽雜誌上發現了川邊的作品,並為其折服。

2002年,川邊受西班牙最大的盆栽商社之邀,作為主要嘉賓出席了其舉辦的活動。從此以後,川邊又陸續收到了來自德國、法國、比利時、摩洛哥等歐洲國家的60餘次邀請,乃至在歐洲被稱為「盆栽大師」。

「日本國內現今的盆栽沒有活力。就像歌麿(即喜多川歌麿——譯注)的浮世繪一樣,只要歐美人評價高,日本人就會追隨。現在盆栽作為『BONSAI藝術』正風靡海外,我希望這些盆栽能像浮世繪一樣,因為歐洲的好評而在日本得到重新評價。」川邊許久之前的宣言,如今正一步步成為確切的現實。

川邊向來自瑞士的人們講授盆栽技藝(攝影:澤野新一朗)

現在,不斷有歐洲盆栽藝術的帶頭人到川邊這裏學習訪問。其中,歐洲著名的盆栽俱樂部「瑞士法語圈盆栽俱樂部」的會長Oscar Roncari,在談到自己傾心於川邊盆栽的理由時說道:

「從川邊先生的盆栽中,可以感受到他對樹木深切的敬意和濃厚的愛。現在令人惋惜的是,盆栽文化陷進了商業主義泥潭。盆栽造型刻板,匠人也缺乏對樹木的敬意。在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樹木之前,難道不是應該像川邊先生那樣,先領會樹木給予我們的訊息嗎?」

Oscar說的不僅是川邊的盆栽,更進一步指出了匠人文化的本質。匠人們都應該對自己使用的材料抱有深切的敬意和濃厚的愛。

聆聽樹木的聲音

剪刀是在燕三條特別訂作的(攝影:澤野新一朗)

川邊為我們講述了一段令自己的盆栽創作發生戲劇性變化的趣事。原是一名工程師的川邊,曾以廠長的職務活躍於一家大型汽車製造公司。30歲時,他不顧周圍人的反對,投身於盆栽界。而他要述說的,則是在投身於盆栽事業的7年後,也就是尚在學習技藝的37歲時所發生的一段往事。

「那天像往常一樣,我獨自一人在盆栽園深處的操作間默默創作盆栽。操作間可以說是盆栽的實驗室,周圍擺放著創作中的各種樹木。這些正經受大膽改造的樹木身體承受著巨大的負擔,每一棵都非常虛弱。突然,我感到一股力量緊緊勒住了我的頭,然後腦中就回蕩起了盆栽們的聲音,樹木們齊聲高叫:『我們也是有生命的呀!』我確實聽到了樹木的叫喊。」

「從此以後,我徹底改變了創作盆栽的思考方式:首先考慮的不再是人的審美,而是樹木的生命和健康狀況。仔細觀察樹木的健康狀況,就必須要看清『現在應該做的、能做的和絕不能做的』。如此一來,修剪樹木的創意便如泉湧一般迅速浮上心頭。雖然聽起來像是虛構的故事,但當你真心誠意地與樹木相處時,樹木真會告訴你它希望展現的姿態。」

回顧自己在西班牙的初次海外講演,「我首先講述了自己的失敗經歷」,川邊笑著說道。「因為不想讓學生們做出剝奪樹木生命的舉動,所以就向他們坦露了自己不光彩的過去,希望他們能充分理解我的這種態度。從那之後,我就開始頻繁收到來自歐洲各地的邀請。」

「加賀一位」的重生

擺放於自家中的「加賀一位」盆栽(攝影:澤野新一朗)

川邊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盆使用了與加賀藩頗有淵源的赤皮瑜樹——「加賀一位」的作品。2015年10月,金澤市兼六園舉辦的「加賀一位盆栽展」,發布了出自川邊之手的12件作品。

在距今350多年以前,金澤加賀藩的第3任藩主前田利常,為了培育插花的材料,種下了一片赤皮瑜林,後世稱之為「加賀一位」。由於近年來無人照料,樹林被藤蔓類植物覆蓋,瀕於消亡。金澤市的相關人員認為,「加賀一位」是培育盆栽的絕佳材料,於是對其展開救援。被移出的「加賀一位」在數個盆栽園都沒能培育成功,直到川邊接手才獲得了重生。

「我認為之前無法成功的原因,恐怕是由於對『加賀一位』的生長環境不夠了解。赤皮瑜原本生長在弱酸性的土壤中,但『加賀一位』的種植地卻在海岸隆起處,土壤中殘留著貝殼,含鈣量高,呈鹼性。由於『加賀一位』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植了350多年,已大致適應了土壤環境,並最終存活了下來,所以將它移栽到舒適的弱酸性土壤中,反而會枯萎。我花了兩年的時間,分兩個階段才將它移入盆中。這也是我在傾聽了樹木聲音之後做出的判斷。」

(左)樹高95cm,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東北真柏,名為「階」(攝影:杉崎美穗)(右)樹高100cm的「加賀一位」(攝影:澤野新一朗)

匠人文化的精髓

日本的匠人有一種說法,說在創作時不僅要用五感,「還要兼用第六感」。例如,優秀的佛像製作師就說過:「要從木料中刻出佛像」。雖然西洋普遍認為,這是用材料將頭腦中的形象具現化,但日本的佛像製作師卻說:「佛像原本埋藏在木料之中,我只是把它挖了出來。」

工具基本都是由自己製作(攝影:澤野新一朗)

另外,在創作於平安時代、至今仍被園藝師奉為「聖經」的《作庭記》中,就有「順石之祈願」的記述。就是說,並非園藝師自身去尋找放置的地點,而是在領會石頭的意願後,將石頭放在它願意被放置的位置。

川邊的盆栽創作也與此十分相似。他全心全意地與樹木相處,傾聽樹木的聲音,幫助樹木展現自己期望的姿態。「『這樣做能讓樹更好看』,這種人類任性的願望要擺在第2或第3。放在首位的應是樹木水靈靈的生命,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勝過生命的光芒。」

匠人文化的本質便在於此,即發揮所用材料的生命力。「美」並非人為創造,而是蘊藏在生命之中。

在自己的家中(攝影:澤野新一朗)

標題圖片:在樹齡1,000年以上的東北真柏前(攝影:澤野新一朗)

*在第8屆「世界盆栽大會in埼玉」(相當於盆栽界的世界盃)舉辦期間(2017年4月27日~28日),大宮站的中央大廳中陳列了川邊的3件盆栽代表作。

自然 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