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聖地

「遍路」與「萌文化」的融合

文化 生活

愛媛縣松山市的石手寺,在「四國遍路」的八十八處巡禮聖地中以文物眾多而聞名。參拜道入口處新開的一家咖啡店正受到人們的關注。咖啡店的主題,是通過漫畫、動畫、Cosplay等亞文化來介紹「四國遍路」。有著1200年歷史的「遍路」,正在發生著什麼樣的變化呢?

加藤俊生 KATO Shunsho

日本佛教真言宗(真言宗,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密宗的一種,空海法師在唐求法,回國後以東寺為道場弘法,故又稱東密——譯註)豐山派石手寺的住持,畢業於京都大學,2004年起任現職。他積極投身於援助泰國南部的孤兒、緬甸的學校等海外志工活動。2013年獲住地愛媛縣電視臺南海放送所頒發的「南海放送獎特別獎」。獲獎的理由是,除了積極救援日本「3.11」大地震災區之外,還讓無家可歸者或有自殺傾向的人暫住石手寺,幫助他們重新自立,為他們尋找工作。

「遍路」的本質就是「重生」

「四國遍路」(遍訪弘法大師即遣唐僧空海在日本四國地區創建的88座寺院的旅程,被稱作「四國八十八遍路」——譯註)始於1200年前。愛媛縣松山市石手寺(*1),據傳說是「四國遍路」的發祥地,離日本最古老的溫泉道後溫泉很近。因此不僅僅是巡禮朝聖者,一般遊客也來得很多。為什麼日本人自古以來願意花上40多天時間走遍四國的88座寺院呢?石手寺的住持加藤俊生說,「遍路」的本質其實就是「重生」。

但是,在石手寺參拜道的入口處,新開了一家通過動漫、Cosplay來介紹「遍路」的咖啡館(mohenro chaya),展示著結合了「萌文化」和「遍路」的寺院擬人化角色,相當地華麗而性感,引人矚目。而咖啡館的一切和石手寺並沒有任何關係。

在四國的寺院中以文物眾多而聞名的石手寺的壯麗,與「遍路」擬人化角色形成一種奇妙的組合。雖然加藤住持抱怨「我們也很困惑」,但從石手寺可一窺「遍路」在新時代的形態。

(*1) ^ 石手寺的歷史由來:石手寺是位於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石手的佛教真言宗寺院,供奉的本尊是藥師如來(「藥師如來」,梵名Bhaiş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通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簡稱為藥師佛。能除生死之病,故名藥師;能照三有之暗,故云琉璃光。是東方淨琉璃淨土的教主,率領著日光遍照與月光遍照二大菩薩等眷屬,在東方淨土化導眾生──譯註),是「四國遍路」88座寺院中的第51座。寺院和「遍路」的始祖衛門三郎的轉世重生傳說有關,院內建築為鎌倉時代風格,各建築以立體曼荼羅形式配置,是一座有名的古剎。根據寺院內出土的瓦片,經考證得出石手寺的前身大約建成於680年(屬「白鳳時代」(646~710年——譯註))。

加藤住持:「『遍路』相當於終極福利設施」

石手寺的住持加藤俊生

石手寺,是「四國八十八遍路」中的第51座寺院,擁有仁王門等國寶級重點文物。參拜道為迴廊形式,兩邊都是買特產品的商店。一般遊客也可在寺院周邊走上一個小時左右,來體驗「遍路」。2009年,石手寺被收入了《米其林指南之日本篇》(Le Guide Michelin),獲1星評級。

「四國遍路」,指的是遍訪弘法大師(即空海)在42歲時為消解世人的災厄而創建的88座寺院。但據加藤住持說,其實際形態,在江戶時代體現為「無家可歸的流浪者遍路」,而在現代則幾乎和「終極福利設施」沒什麼區別。

「空海開始流浪修行,其實始於1222年前左右,當時空海18歲,在比叡山遭受挫折,曾寫下『進退兩難』的詞句。他抱著求死之心出家,以流浪漢的狀態在四國地區遊蕩,被別人扔石頭馬糞,被人欺凌過,也被人救助過,從中獲得新生。所以,『重生』才是『遍路』的本質。」

遍路者在石手寺住上3週參與誦經

「『四國遍路』,有資料顯示江戶時代就有15,000人走過,而其中的一成人是無家可歸的流浪遍路。也就是說,他們除了遍路巡禮之外沒有別的出路。比如,因患麻風病而被驅逐的人們、因傷殘無法正常工作的人們、上了歲數的老人等等。雖然說法不太中聽,但我認為『遍路』就是終極福利設施。」

「我年輕的時候,曾看到過遍體鱗傷的軍人和乞丐擠滿了寺院的迴廊。寺院就是福利設施,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敬老院之類福利設施。現在我們寺院裏還住著45名無家可歸者。說句自誇的話,我們的職員只有一名是專門聘用的,其他全都是『遍路』巡禮者。有的是中途下車來的,有的是無家可歸者。都是從外面過來暫住的人們。」

感謝、諮詢、共鳴

通過「遍路」,能有什麼收穫呢?真的能夠重新發現自我嗎?針對迎來1200週年紀念的「四國遍路」,加藤住持略帶批評意味說道,「這不過是一種旅遊時尚。地方經濟凋敝,所以希望通過旅遊觀光事業重振地方經濟,但這樣反而離本質上的東西越來越遠了」。但加藤住持強調,在這樣的時尚中,還是有很多人非常看重「遍路」的。

「參加『遍路』巡禮的年輕人這麼說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理所當然的』。從一無所有出發去創造事物,這就是人類。關鍵是感恩之心。」

「還有一點是,明白了自己的煩惱是多麼渺小的事情。被裁員的人、孩子自殺的人在『遍路』過程中相逢的可能性很高,於是開口交流各自身上發生的故事,傾聽對方講述,這樣心靈就得到了慰藉。(具有相似背景的人們說話容易投機)能夠形成傾聽式心理諮詢治療,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是,被完全的陌生人所認同。非常有意思的是,在途中過了室戶(位於高知縣)之後很多『遍路』巡禮者就開始返家了。有人說被完全不認識的老爺爺說聲『加油啊』,感覺自己又能奮鬥下去了。人,就是這樣。和第三方或完全無關的人們產生關聯,這就是『遍路』。有人說因此也認識到了自己的煩惱是多麼渺小。這就是共鳴的力量。」

以「發現自我」為目的的占壓倒性多數

參加『遍路』巡禮的原因是什麼呢?針對2011年至2013年間免費接待在石手寺住宿的118名20~79歲的人,加藤住持請他們寫下感想,留為資料。

根據這資料,「遍路」的目的最多的是「發現自我」。從年齡來看,20~40歲的遍路者占了55%,很明顯可看出年輕人非常關注「遍路」。

具體來看,按目的進行分類,「發現自我」(25人)占第一位。以下依次是「供養」(佛教用語。佛教徒以香花、飲食等物品或種種善行,獻給佛、法、僧或一切眾生——譯註)(22人)、「修行」(12人)、「旅行」(10人)。第六位則是「失業」和「無特別理由」並列。

從年齡分類來看,「20~29歲」(41人)最多,「30~39歲」(24人)次之,此兩者占到了整體的55%。之後依次是「60~69歲」(18人)、「50~59歲」(15人)、「40~49歲」(12人)、「70~79歲」(8人)。引人關注的是,在60~69歲年齡段的目的類別中,「空虛」和「發現自我」並列第一。

「遍路」的動機

 動機20~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60~61歲70~79歲合計
第1位 發現自我 9 5 4 1 4 2 25
第2位 供養 6 5 1 7 3 0 22
第3位 修行 4 2 1 3 1 1 12
第4位 旅行 5 1 1 1 2 0 10
第5位 指南類書籍 5 1 1 2 0 0 9
第6位 失業 2 2 1 1 2 0 8
無特別理由 4 1 1 0 1 1 8
朋友相邀 4 3 1 0 0 0 8
第7位 空虛 0 0 0 0 4 0 4
第8位 家人生病 1 1 1 0 0 0 3
第9位 退休 0 0 0 0 1 1 2
病癒還願 0 0 0 0 0 2 2
嚮往 0 1 0 0 0 1 2
第10位 為了世人 0 1 0 0 0 0 1
消解憎惡 0 1 0 0 0 0 1
地震核電事故 1 0 0 0 0 0 1
合計 41 24 12 15 18 8 118

來自外國的遍路者熱情且問題意識強

來自外國的遍路者也在增加。對此,加藤住持評論道,「外國人問題意識很強。面對外國人的各種提問,我會想日本人為什麼如此淡泊。日本人其實是不存在宗教觀念的。順著春夏秋冬生存下去,這就是日本人的一種生存方式吧。」

同時,加藤住持強調說:「有很多在日本居住的外國人來參與『遍路』。他們日語流暢,有深度,說話也很有趣。相比之下日本人就無趣多了。我們免費發放了3萬冊關於『遍路』的書籍,可因此而前來的日本人不過兩名而已」。另外,對於年輕人指望的「發現自我」,加藤住持也說,「尋找自我,其實是在沒有其他突破口的前提下,採取排除法最後剩下的就是自我了」。

我問加藤住持,關注無家可歸或自殺、欺侮等社會問題的「社交領袖」在日本是否太少了?加藤住持說:「我正朝著這個方向在努力。我的夢想之一,是成立一個消除東南亞的暴力和貧困的NGO非政府組織。但志工這個詞又顯得很奇怪。還是希望社交領袖能變得越來越多。從這個意義上講,弘法大師真是非常了不起!」

萌動漫與新型「遍路咖啡館」

山口恭子店長

另一方面,在石手寺的參拜道入口處,有一家名為「mohenro chaya」的咖啡店。開設這家店的目的,是利用漫畫、動畫、Cosplay等亞文化面向各種年齡層推廣「遍路」文化。以咖啡館為原型布置的空間裏,「萌」氣氛充滿著年輕人感性的氛圍。

提出這個策劃的,是當地一家名為OPEN DESIGN公司的社長吉村卓也,項目名為「Oh! my ring」。2013年10月咖啡館開張。該公司員工創造了闡述概念的故事,在當地的河原設計藝術專門學校15名學生的協助下,正積極推進製作全部88座寺院對應的擬人化角色的工作。

山口恭子店長身著讓人聯想到Cosplay的和服。據她介紹,其中19座寺院的擬人化角色已經製作完成了,現正努力採訪所有寺院,準備將與各自有關的故事反映到擬人化角色上去。

與性感擬人化角色融合的「遍路」

據山口店長介紹,光臨該店的客人以遍路者和本地人為主,但外國遊客也很多,還給我們看了荷蘭遊客寫在紙板上的感言。擬人化角色大多姿態既萌又性感。據吉村社長說,雖然也「有些老人說刻畫得太露骨了」,但在年輕人中則大受好評,最近甚至有一名青年從神戶騎腳踏車專程趕來看我們的咖啡店。

荷蘭遊客寫的感想

「遍路」巡禮者們隨身攜帶的《般若心經》裏有這麼一句,「事物沒有固定的性質」(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譯註)。吉村社長把它解釋為,「事物和時間一起,隨著人們感受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各種新東西被開發出來,我們開始操作了這個項目,以之為『遍路』的新形態」。

當我告訴吉村社長石手寺的加藤住持對此有些困惑時,吉村社長解釋說,「加藤住持經常來我們這裏喝茶呢。他還說『只要年輕人認為好就行了』,對我們表示了理解」。

作為「遍路」中的一站的石手寺裏,傳統和新事物正在融合。至少可以這麼說,「mohenro chaya」 嘗試著體現「遍路文化」所具有的共生共存式價值觀,而不同於國際化社會下競爭式的生存方式。

採訪、撰稿:原野城治(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代表理事) 

採訪協作:おまいりんぐ(Oh! my ring)項目

b04502_ph05
b04502_ph05

b04502_ph06
b04502_ph06

b04502_ph07
b04502_ph07

b04502_ph08
b04502_ph08

b04502_ph09
b04502_ph09

b04502_ph10
b04502_ph10

b04502_ph11
b04502_ph11

b04502_ph12
b04502_ph12

b04502_ph13
b04502_ph13

b04502_ph14
b04502_ph14

b04502_ph15
b04502_ph15

b04502_ph16
b04502_ph16

b04502_ph17
b04502_ph17

b04502_ph18
b04502_ph18

b04502_ph19
b04502_ph19

流行文化 漫畫 COSPLAY 角色扮演 宗教 文化遺產 旅遊 四國 巡禮 遍路 能量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