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塚百年華誕

寶塚歌劇團迎來百年華誕——人氣的秘密、組織力和創新

文化

「寶塚歌劇團」的「大本營」在兵庫縣寶塚市,它以上演華美的音樂劇和輕歌舞劇而聞名。演員都是未婚女性。由於她們外形俊俏,人們仿照「Parisienne(巴黎婦人)」的叫法稱她們為「Takarasienne(寶塚明星)」。其中,採用獨特的化妝手法和裝束,由女性裝扮成男性的「男角明星」尤其受人歡迎。今年4月,寶塚歌劇團迎來了創立100週年,這是見證寶塚邁出新的一步的絕好機會。

寶塚歌劇團現在大約有420人,由5個組(花組、月組、雪組、星組和宙組)以及一個獨立的專科組成。在寶塚和東京的專用劇場裏,全年都能看到她們的演出上演,這是一座滿載著夢想和浪漫情調的舞臺。

起源於溫泉勝地的餘興演出

值得紀念的第一次演出,是1914年4月1日在溫泉勝地作為餘興節目而舉辦的。這個劇團由阪急東寶集團的創始人小林一三(1873—1957)設立。小林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實業家,還有很深的文化藝術修養,熱愛茶道、美術和戲劇,有一個「逸翁」的雅號。

1911年5月,小林為了給自己經營的箕面有馬電力軌道有限公司(現在的阪急電鐵株式會社)招攬更多的旅客,在終點站,也是與大阪中心地帶相連的寶塚開設了娛樂設施「寶塚新溫泉」。當時他想到了一個加演節目的主意,那就是成立一個單由少女們組成的歌唱隊。

1913年,歌唱隊錄取了第一批成員——16名15歲左右的少女。第二年,她們以「寶塚少女歌劇團」的身分演出了3部作品。劇場是由室內娛樂設施附屬的游泳池改建而成的,演出完全免費。由於演出深受觀眾的好評,於是就變成了每年上演4次;1918年,歌劇團還在盛名全國的東京帝國劇場舉行了演出。此後,歌劇團在短時期內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1924年建成了能容納約4,000人的寶塚大劇場,1934年又開設了東京寶塚劇場。

白井鐵造創作的《Parisette》中的女孩。這是一部具有紀念碑意義的輕歌舞劇(Grand Revue,1930年)

正是在這一時期,寶塚歌劇的代表形式「輕歌舞劇(Grand Revue)」構築起了一個黃金時代。這種歌舞劇是把法國等地的流行歌曲和舞蹈,以歌舞秀的形式華麗地展現在觀眾面前。現今在寶塚舞臺上依然必不可少的排舞和大階梯就是在這時出現的。

二戰時期,寶塚大劇場和東京寶塚劇場在1944年被軍方接管,戰後又被盟軍接管,不過在1946年大劇場就早早地物歸了原主。

《凡爾賽玫瑰》大獲成功,奠定寶塚人氣基礎

二戰結束後,以端莊之美而獲得「白玫瑰王子」美譽的春日野八千代,確立了「男角」這個角色類型。1974年推出了歌劇團歷史上最成功最受歡迎的作品《凡爾賽玫瑰》。這部作品被認為奠定了今日寶塚超高人氣的基礎,現在仍在反覆上演,成為寶塚的別名。作品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描寫了女扮男裝的麗人奧斯卡(Oscar)和青梅竹馬的朋友安德烈(André),以及王妃瑪麗安東娃妮特(Marie Antoinette)和瑞典貴族菲爾遜(Axel von Fersen)的愛情和人生。它原本是池田理代子在少女雜誌上連載的人氣漫畫,寶塚首屈一指的導演植田紳爾將其如實地搬上了舞臺。

在寶塚歌劇100週年紀念年演出上打頭陣的公演——星組的《不睡的男人-拿破崙,愛與榮光之涯》(2014年1月,寶塚大劇場)

再合適不過寶塚形象的男裝麗人、打動無數少女之心的悲情戀愛、讓原作粉絲都讚嘆不已的充滿浪漫氣息的洛可可風格的舞臺,所有這些因素讓這部劇掀起了一股狂熱的風潮,由不同的組變換不同的版本一演再演。於是我們看到了一組驚人的數字:2年間一共演出560場,觀眾人數達到140萬人,還誕生了「凡爾賽玫瑰四大天王」,她們是榛名由梨、安奈淳、汀夏子和鳳蘭。

如今,寶塚有花、月、雪、星、宙5組,每組大約由80名成員組成。她們中有最高年級學生擔任的組長、在演出中擔任主角的當家男角、和她演對手戲的當家女角以及有望成為下一任當家演員的2號和3號男角等。此外,還有由兼具資歷和實力的高年級生組成的專科,必要時她們會去支援各個組的演出。主要演出地點是寶塚大劇場和東京寶塚劇場。各個組每年按順序各自演出10部作品。

演藝圈眾多明星來自寶塚

迄今歌劇團共有4,426人入團。而走出寶塚後的明星們,繼續活躍在舞臺或螢幕上的人也屢見不鮮,演藝圈中能歌善舞的實力派女演員層出不窮。

畢業生聚首寶塚歌劇100週年紀念活動《夢的祭典》(4月4日,寶塚大劇場)

八千草薰、乙羽信子、朝丘雪路以及音樂劇界的中流砥柱鳳蘭、大地真央、麻實Rei、天海佑希、安蘭Kei等,還有女角出身的黑木瞳、純名里沙、檀Rei、紺野Mahiru等等,不勝枚舉。看一看日本的大型音樂劇你就會發現,沒有寶塚出身的演員挑樑擔綱的實屬少見。

在今年4月初舉行的寶塚歌劇100週年紀念儀式以及紀念演出《夢的祭典》上,畢業生們重回「故里」——大劇場,看到如此眾多的畢業生們齊聚一堂,讓人再次感到歷史的沉澱。

輸送高水準人才:「東有東大,西有寶塚」

為紀念寶塚歌劇100週年,由歷代當家男角女角演出了《夢的祭典》(2014年4月4日,寶塚大劇場)

寶塚歌劇團構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only one」的世界。寶塚為什麼能延續100年之久?

首先,要歸功於寶塚音樂學校,要成為寶塚明星,就必須進這所學校。每年,那些夢想著登上寶塚舞臺的少女,從日本全國各地雲集這裏前來報考,正如「東有東大,西有寶塚」這句話所說的,她們必須要通過堪比東京大學錄取難度的考試。在接下來的2年裏,她們將接受芭蕾舞、日本舞蹈、聲樂、鋼琴、戲劇等的嚴格訓練。這個體系確保了具備一定水準的人才能夠被源源不斷地送上舞臺。

這個體系促使「新陳代謝」成為可能,並形成了一種以當家男角、女角為頂峰的金字塔形明星結構;它還抓住了粉絲們想要從眾多寶塚明星中找到自己喜愛的那一位並給予全力支持的心理。

2012年花組當家男角蘭壽Tomu

寶塚不僅培養演員,它的強項還在於同時培養編劇和導演,從她們剛剛走上舞臺時起,就以

擔任導演助手的形式,協助舞臺工作,積蓄實力。寶塚基本上是新創作劇本,因此必須要有一批熟悉寶塚個性和特徵的創作團隊。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有阪急電鐵株式會社這樣堅實可靠的企業作為經營的堅實後盾。寶塚在長達100年的歷史中也曾有過苦難的時期,但阪急電鐵從不間斷地為之投下了不同尋常的資金和熱情。如今,對阪急阪神控股公司來說,寶塚歌劇團已經和職業棒球阪神虎隊一併成為集團的招牌。

2015年將第2次赴臺灣公演

近年來,寶塚還進軍新的領域,共同打造了一些新的作品。例如受到大眾喜愛的遊戲《戰國BASARA》,戰國武將富有現代氣息,時尚瀟灑,寶塚將其改編成了舞臺劇;同樣被改編成舞臺劇的還有裴勇俊主演的韓國歷史劇《太王四神記》以及其它領域深受歡迎的作品。寶塚還和女性喜愛的「Hello Kitty」聯手,開發製作融合了雙方觀念的商品以及舞臺秀。這些都為寶塚歌劇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也有助於開拓新的粉絲群體。

寶塚歌劇的目光還投向國外。2013年4月,寶塚將自主籌劃的首次海外公演選在了臺灣,由星組舉辦了臺灣公演。在這之前,她們在17個國家的24個城市舉行的演出都是本著國際友好和文化交流的目的受邀前往的。而本次臺灣演出從尋找贊助商到售票都由寶塚自己承擔。9天12場演出全部售罄。約有1萬8,000人前來觀劇,這標誌著寶塚朝著拓展海外商演的方向邁出了一大步。2015年8月,寶塚將在臺灣舉行第二次公演,屆時將由花組為觀眾奉上《凡爾賽玫瑰》。

創始人小林一三曾說:「變化本身就是偉大的藝術」。如今寶塚歌劇在繼承他提出的「清純、正直、美麗」的座右銘的同時,更是勇敢果決地向新時代發出了挑戰。這不正是很好地印證了他的那句話嗎?

採訪、撰文:神谷千晶(神戶新聞社文化生活部記者)
構成、編輯、文責:nippon.com編輯部
圖片提供:神戶新聞社

標題圖片:在100週年紀念儀式上演出的輕歌舞劇《TAKARAZUKA花詩集100!!》中的百人排舞(4月5日,寶塚大劇場)

寶塚歌劇團年表

時間事件
1910年3月 箕面有馬電氣軌道有限公司(現在的阪急電鐵株式會社)開通(梅田—寶塚)
1911年5月 「寶塚新溫泉」開業
1913年7月 「寶塚歌唱隊」成立。第一期學生有16人。12月改名為「寶塚少女歌劇培訓會」
1914年4月 在新溫泉內的Paradise劇場首次上演歌劇《桃太郎》等
1919年1月 寶塚音樂歌劇學校成立。解散培訓會,成立「寶塚少女歌劇團」
1921年10月 花組、月組誕生
1924年7月 雪組誕生。容納4,000人的寶塚大劇場開業
1927年9月 日本第一部輕歌舞劇《Mon Paris(我的巴黎)》上演。排舞和「大階梯」首次出現在舞臺上
1930年8月 輕歌舞劇《Parisette》大獲成功。發表了膾炙人口的歌曲《紫羅蘭盛開的時候》
1933年7月 星組誕生
1934年1月 東京寶塚劇場開業
1938-39年 首次海外公演(德國、波蘭、義大利、克羅埃西亞)
1940年10月 寶塚少女歌劇團改名為「寶塚歌劇團」
1944年3月 太平洋戰爭戰況惡化,演出中止
1946年4月 寶塚大劇場恢復演出(東京寶塚劇場恢復演出是在1955年)
1974年8月 《凡爾賽玫瑰》首演並大獲成功
1993年1月 新寶塚大劇場開業
1995年1月 阪神淡路大地震,演出停止
1996年2月 首次在維也納演出音樂劇《伊莉莎白》。它成為寶塚新的代表作品
1998年1月 宙組誕生,形成現有的5組體系
2001年1月 東京寶塚劇場重新裝修後開業
2013年4月 自主籌劃的首次海外演出在臺灣舉行
2014年4月 寶塚大劇場舉行100週年紀念儀式(5日)

*nippon.com編輯部製作

寶塚明星 小林一三 輕歌舞劇 春日野八千代 凡爾賽玫瑰 歌劇 男角 阪急電鐵 拿破崙 寶塚大劇場 Takarasienne Grand Rev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