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制”论战,烽烟隐隐再燃

政治外交

就日本地方自治制度的彻底改革,将现有的47个都道府县整编成“东北”、“关西”等数个区块的“道州制”构想有再度浮出水面的征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民主党政权诞生后,虽然这一构想曾被封杀,但大阪市长桥下彻率领的政党“大阪维新会”,却欲将其写入进军国政的纲领之中。

作为广域自治体的都道府县,自1888年香川县从爱媛县分离以来,除东京府改为都制之外,120多年没有任何变动。另一方面,作为居民行政的基础自治体市、町、村,却在明治、昭和、平成时期经过三次大规模合并,自治体数量减少,规模不断扩大。

为此,将都道府县扩编成数个“州”、“道”的构想在经济界等早有议论。自民党也基本上持积极态度,政府的第28次地方调查会在小泉政权时期的2006年3月提交报告称:“引进该构想是适时妥当的”,并拿出了在全国分为9、11、13道州的三个方案。 “虽然难以实现,但万一时机成熟,这些方案可为具体的讨论提供雏形”(总务省干部语)。

但是在政权更迭时领导民主党的小泽一郎原代表以及该党的强大支持团体自治体工会均对道州制持谨慎态度。因为存在这种背景,民主党政权在推动所谓的地区主权改革时,强调“重视市町村”,冻结了原来的道州制讨论。

120年历史的“47都道府县体制”改得了吗?

道州制再次引起关注,是因为桥下率领的“大阪维新会”瞄准下届众议院选举,试图将此作为重要项目写入选举纲领中。桥下意欲整编大阪府和大阪市,实现“大阪都”构想,而分权统治体制的最终目标在于道州制。自民党以前制定的计划中,也提出了“类似联邦制的道州制”,毋庸置疑这是打破中央集权的富有魅力的选项。但是,一旦遇到现实问题,这将是一场困难无以类比难以想象的改革。

如“县民性”(指日本各都道府县居民特有的禀性、习俗等——译注)一词的含义所示,持续了120多年的47都道府县行政单位,如今已作为文化、生活的一个单位根植于民众之中。正因为这是个会直接给自己带来裁员解雇风险的构想,都道府县的知事、议会议员以及众多的地方政府职员,从心底里是持反对或谨慎态度的。

有些县,像埼玉、新潟、三重、福井、长野等,还会在归属那个区域问题上出现意见的分歧。“即使现在原则上赞成,等到具体讨论时会像捅了马蜂窝一样麻烦”(自民党资深议员语)。

对各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如何进行财政调整这一制度设计上的根本课题,以及当实现东京都、“大阪都”时与道州之间的重叠关系等,也需重点讨论。桥下自己也充分认识到实现道州制困难重重,他想首先把实现大阪都构想作为统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如果这一构想迈向具体化进程,制定有关理念和流程的基本法,将是最首要的政治主题。由于政界的一部分人把道州制仅仅看成是单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的手段,还有反而希望加化国家干预的论调,所以不可疏忽大意。

以往政权所不曾有过的政治力量、维持现状则无法打开局面这种国民的危机意识,毫无疑问,这两点将成为推动道州制具体化的大前提。

道州制 大阪维新之会 地方分权 人罗格 都道府县 市町村 大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