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离“宽松教育”的结局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日本的初等中等教育常常被比喻为钟摆,因为它始终在宽松和填鸭式教育之间摇摆不定。其背景有为政者的心理,每当世间的闭塞感高涨,就会把罪过推给教育,想藉此振奋民心。
眼下,中小学恢复了2002年学校实施五日制教学后被削减的教学内容,正在向脱离“宽松教育”转舵。可以说,钟摆开始从宽松向填鸭回摆了。去年4月起先是小学,今年4月开始中学也将实行新的授课内容。
小学低年级的国语课时已改为每周9节,恢复到战后最多的19年前的水平。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作为学习基础的国语上,而高年级则把力量集中放到以数理为中心的主要学科上。从中可以看出,文部科学省是试图用增加容易测试学力的学科课时的方法,以期缓和人们对学生学力低下的批评。
从授课内容来看,在人们的责难中往往成为众矢之的 的小学算数中的梯形面积公式、初中理科的离子和元素周期表等“宽松教育”时期被削减的内容,都一一得到恢复。而且,诸如将初中学习的英文单词量,从现在的900个扩大到1200个等,数量上也有所增加。在宽松教育中,追求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新的学习能力,而今则再次将重心放到了反复型的学习上。
学力差距扩大
那么,为什么会向脱离“宽松教育”转变呢?这是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实施的国际学习能力评估项目(PISA)结果的影响。在2003年的测评中,日本学生的阅读能力国际排序从3年前的第8名大幅度地滑落到了第14名,这便成为导致这一转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如此,修改教育大纲的讨论,是在热心于教育改革的安倍晋三内阁时期进行的,因而也有很大关系。安倍原首相的范本是英国在撒切尔执政时期实施的教育改革,它被评价为是摆脱了经济停滞不前的“英国病”的一场改革。然而,据说当时英国学习借鉴的却是经济发展一直良好的日本的教育。也就是说,日本通过刻意向国外学习,把钟摆调回原位,走的是一条兜圈子绕弯之路。
各国国际学习能力评估项目(PISA)阅读能力平均得分名次比较
PISA2000 | PISA2003 | PISA2006 | PISA2009 | |
---|---|---|---|---|
1 | 芬兰 | 芬兰 | 韩国 | 上海 |
2 | 加拿大 | 韩国 | 芬兰 | 韩国 |
3 | 新西兰 | 加拿大 | 香港 | 芬兰 |
4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 | 加拿大 | 香港 |
5 | 爱尔兰 | 列支敦士登 | 新西兰 | 新加坡 |
6 | 韩国 | 新西兰 | 爱尔兰 | 加拿大 |
7 | 英国 | 爱尔兰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8 | 日本 | 瑞典 | 列支敦士登 | 日本 |
9 | 瑞典 | 荷兰 | 波兰 | 澳大利亚 |
10 | 奥地利 | 香港 | 瑞典 | 荷兰 |
11 | 比利时 | 比利时 | 荷兰 | 比利时 |
12 | 冰岛 | 挪威 | 比利时 | 挪威 |
13 | 挪威 | 瑞士 | 爱沙尼亚 | 爱沙尼亚 |
14 | 法国 | 日本 | 瑞士 | 瑞士 |
15 | 美国 | 澳门 | 日本 | 波兰 |
尽管课时并没有增加多少,授课内容却恢复了原状,从小学的教育第一线传来了消化不良的哀鸣。民间教育信息公司的调查显示,教员们感到孩子们之间的学力差距扩大,正苦心焦虑寻求对策。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思考能力,这种“宽松教育”追求的理念,何时才能在教育中开花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