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经济新闻收购英国《金融时报》及其影响
财经-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宣布收购英国财经媒体巨头《金融时报》(FT)。这是日本企业首次将海外媒体收于麾下。为了在数字化时代生存下去,欧美媒体忙于进行收购、重组,日本的大型媒体无疑也参与到了这场竞争中来。
日本媒体给出前所未有的最高收购价
称霸伦敦金融城127年,以橙红色报面为特征的《金融时报》。这家英国老牌经济媒体被日本经济新闻社收购的消息一经传出,在日本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这是日本媒体集团首次收购海外主要媒体,而且一出手就斥资1600亿日元(约12.9亿美元),在近年全球性媒体收购竞争中也可谓是巨额。不过,这笔交易并不包括金融时报集团位于伦敦的总部大楼及其所持有的周刊《经济学人》50%的股权。
FT的收购协议公布于7月24日,由日本经济新闻社的喜多恒董事长、冈田直敏社长在东京宣布。日经由此可通过以两大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代表的人才资源以及报界合作,强化日经面向世界的数字化战略。经济、商业信息是在数字化时代有望高速发展的领域,FT与日经如果充分利用各自的客户基础,那么开展各种数字媒体业务就成为可能。
与美国《华尔街日报》相媲美的权威财经报纸
2014年FT的销售额为51900万美元。纸质版与电子版合计发行量为737000份,其中的7成,约50万人是电子版的订阅者。报纸本身的发行量其实与日本的地方报纸差不多,但作为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媒体,其影响力可谓巨大。它的品牌实力获得与美国《华尔街日报》(WSJ)同样高的评价。FT对于数字化潮流的应对也极其迅速,被评价为成功完成报业数字化转型的财经报。
然而,尽管FT深受好评,但它的母公司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并未将经营战略的主要着眼点置于此处。身为一个综合传媒集团,培生还经营英语能力测试和参考书出版等,但近来经营业绩不佳,刚刚完成了两年裁员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环,培生集团的选择是出售FT,将精力集中在占收益四分之三的教育领域。
培生首席执行官(CEO)约翰·法伦(John Fallon)在谈到出售FT的原因时解释说,“媒体现在处于转折期,对FT来说,让它进入一个以新闻为核心业务的组织之中是非常必要的”。相关一系列收购程序如果在今年内完成,FT归属于培生集团58年的历史将落下帷幕。
日经的目的:国际化、应对数字化
而收购方日经,通过将FT纳入麾下,有可能一跃成为世界性财经媒体。喜多董事长在宣布收购时称,“我们对携手《金融时报》这个在世界最负盛名的新闻机构伙伴感到无比骄傲。我们拥有共同的新闻报道使命,希望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日经的电子版读者为43万人,如果加上FT的电子版读者50万人,网络付费读者合计将达到93万人,超过美国《纽约时报》(NYT)的91万读者,从而跃居世界第一,报纸发行量也将达到《华尔街日报》(146万份)的两倍以上。另外,日经在海外业务方面,以英文媒体《Nikkei Asian Review》(NAR)为核心,将大大提高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信息报道能力。
关于收购FT的目的,冈田社长解释说,“纸质与网络一体化的竞争潮流在全世界已经势不可挡,这次收购将有助于FT与日经双方的数字化应对能力的提升,达到协同效应”。他更是承认,“在系统和客户管理方面FT先行一步,更胜一筹”,考虑在新服务开发以及广告方面吸收FT的先进经验。
维持FT的独立编辑权,不裁减人员
关于FT的编辑权限及其人员,喜多董事长明确表示,“对新闻报道机关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编辑权的独立性,今后将不会改变。希望两者成长为覆盖欧美和亚洲的真正全球性媒体”。另外,喜多董事长还提到,“FT是我们推进全球化最好的合作伙伴,FT的经营管理层及编辑高层都将留任,也不会裁减人员”。
FT值得骄傲的是在欧美具有很高的品牌影响力,而日经则致力于以亚洲为中心的全球化报道。日经的方针是将主要采访对象企业由100家扩大到300家,并能够根据读者需求的不同,细化应对采访所得的企业信息,从而促进纸质媒体以及付费网络新闻等的内容强化工作。
击败竞争对手德国媒体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这笔收购交易情况急转直下,FT的买主变成日本媒体了呢?根据日本国内外的报道,在收购FT上一直被看好的买家,是德国最大的报业集团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该集团约一年前开始与培生集团进行协商,在此之前也拥有收购欧洲数字化企业的实际经验。而且,美国的彭博社(BLOOMBERG)和汤森路透社(Thomson Reuters)也加入到收购竞争中来,而最后一个扬旗“参战”的是日经。
据冈田社长透露,日经与培生开始接洽只是在5周之前。不知赢得这场争夺战的杀手锏,是否果真为现金?7月23日,两家公司的头三把手召开电话会议,据说在谈判的最后关头,日经提出了高于竞争对手的收购金额,并决定以现金支付,从而扭转劣势,颠覆人们预测。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对财务方面非常慎重的施普林格断定日经提出的收购金额过高。收购谈判“一直持续到宣布花落日经的前一刻”,这似乎更让他们感到沮丧。
尊重FT经营层的自由决定?
作为财经媒体,日经与FT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据说日经在最后关头不仅提高了收购价格,还表示了对FT的投资意愿。另外,也有舆论认为,相比德国企业,日经给予FT经营层以更多的自由裁决权,这点也获得卖方认可,使其拉开与对手的距离。
英国媒体就日经与FT的不同之处做了如下论述。“2014年FT的电子版付费读者超过50万人,占整体用户的70%;与FT相比,电子版付费读者40万人的日经,对纸质版的依赖度还比较高”(英国《每日电讯》报)。另外,《卫报》社论分析指出,“在订阅者日益老龄化的日本,纸质版报纸的衰退是必然结局,日经瞄上拥有世界先进品质,收益尚佳的国际性数字化媒体品牌FT,也是可以理解的”。
世界主要媒体持续上演并购大戏
近年在世界媒体业界都出现了纸质媒体衰落的趋势,收购报社的案例也很多。其中包括发行《华尔街日报》(WSJ)的美国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路透通讯社(Reuters)、法国的高端报纸《世界报》(Le Monde),甚至还包括卖身亚马逊创始人的美国《华盛顿邮报》等,人们认为今后业界重组还将继续。
近年世界主要媒体并购案例
时期 | 媒体名称 | 并购的企业等 | 并购金额 |
---|---|---|---|
2007年 | 道琼斯社(美国) 发行《华尔街日报》 | 综合性传媒公司美国新闻集团 | 约6600亿日元 |
2007年 | 论坛集团(美国) 发行《洛杉矶时报》 | 个人投资家 | 约9800亿日元 |
2008年 | 路透通讯社(英国) | 加拿大金融信息提供商巨头汤姆森 | 约2.1万亿日元 |
2010年 | 《世界报》(法国) | 投资家联盟 | 约120亿日元 |
2011年 | 《赫芬顿邮报》(美国)新闻网站 | 网络服务巨头美国在线(AOL) | 约250亿日元 |
2013年 | 《波士顿环球报》(美国),被《纽约时报》公司收归旗下的地方报 | 波士顿红袜队老板 | 约69亿日元 |
2013年 | 《华盛顿邮报》(美国) | 亚马逊创始人 | 约246亿日元 |
2015年 | 《金融时报》(英国) | 日本经济新闻社 | 约1600亿日元 |
*并购金额根据当时汇率换算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日渐兴盛而传统媒体的发行量日渐萎缩,广告收入减少等等,经营不断恶化——这是导致并购的传媒的共通之处。而网络新闻不只面向普通读者,针对企业的有偿经济信息服务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在新兴媒体迅速崛起的情形下,权威媒体都在强化纸质版和电子版相结合的综合传媒经营战略。
FT会成为日经的经营拖累吗?
那么,这次日经对FT的收购额是否果真是破例的呢?2014年,FT的销售额为3.34亿英镑,净利润2400万英镑。据说FT的企业价值是按其去年销售额的2.5倍来估算的。对此,1600亿日元的收购费用,据说是日经使用了手头的资金和金融机构的贷款来支付的。根据日经2014年12月的合并决算,其纯资产约为3147亿日元。虽然说一部分是依靠贷款,但这笔交易无疑是巨额投资。
日经和FT长期以来就相互使用稿件等,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这次收购更可以进行人才交流与经验交流,所以“考量FT拥有的资产价值,以及两家公司共同创造的新价值,这个金额是物有所值的”,冈田社长如是说。虽然日经就此加入了传媒集团国际化、数字化的大决战,但一位日经的退职人员则认为,FT有可能成为新经营的重负。“日经的合并销售额约为3000亿日元,但收购金额就达1600亿日元,可谓巨资。日经去年12月决算显示,现金及储蓄资金约为1000亿日元,而银行贷款今后的本金及利息返还,很可能成为经营的拖累”。
日本媒体与英国媒体企业文化的不同
虽然喜多董事长谈到“两社的共通之处很多,新闻报道理念也是相同的”,但也有人担心企业文化的差异。日经在国内的经济新闻报道方面大大领先其他媒体,但有海外媒体指出,“日经与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密切,被它们赋予了采访特权”(《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也评论说,“做假帐等企业的违法行为,通常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外国媒体先写出来,日经才跟在后边报道的”。
之所以受到这样的批评,是因为在2011年,日本奥林巴斯假账问题最先由FT曝光之后,日经等国内报纸才追随其后,做了报道。FT的原编辑在给《福布斯》杂志(Forbes)的投稿中辛辣地评论说,“重要的问题是FT到底为哪个国家做新闻报道,FT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它将身不由己地成为日本权力的又一个媒体机构”。正因为日经在日本国内也有“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的宣传报”这样的嘲讽之声,所以似有必要认识到日本与欧美媒体之间的文化差异。
充满自信,向全球化进军
这次日经、FT联军的建立,到底会给媒体业界带来多大程度的震动呢?如果日经在FT的支援下强化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全球业务,有可能变身为更加先进的媒体。冈田社长表示,“日经和FT联盟,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规模上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媒体”,显示了在全球竞争中夺取最后胜利的自信。
FT在中东和非洲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英文版独有的优势,据说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都会阅读。所以也有人认为日经对FT的收购“并没有买贵”。这点暂且不论,我们要关注的是世界的经济媒体和商务是否会集中到日经 FT联盟以及将美国WSJ收归旗下的道琼斯,还有美国彭博、汤森路透等媒体上来。
两家报社简介
《金融时报》 1888年创刊。总部设在伦敦。作为经济商业信息专业媒体在全世界享有影响力。纸质版与电子版合计发行数量为737000份,其中约7成,50万人是电子版的读者。该报不仅在欧洲,还在美国、亚洲、日本发行。2014年集团销售额约为644亿日元。
《日本经济新闻》 1876年由三井物产公司创刊,当时名称为《中外物价新报》,总部设在东京。在并购多家经济类报纸之后,于1946年改名为《日本经济新闻》。销售数量,晨报为273万份,晚报为138万份(2014年12月)。2010年创刊电子版,付费会员约为43万人。2014年12月的销售额为3006亿日元。
标题图片:报道收购消息的《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等各家报纸(图片提供:田中庸介/Af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