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文化教育交流会议

社会

作为日本“内向型”的象征而被人们时常提及的,是日本留美学生的不断减少。为打破这种现状的积极行动之一,是日美文化教育交流会议(CULCON)最近的动向。

CULCON创建半世纪后的危机感

2013年5月17日在早稻田大学(東京)举办的日美文化交流会议研讨会“日美关系与教育交流的发展”

富布赖特项目广为日本人所知,但对CULCON却出乎意外地知之甚少。它的设立,是1961年由当时的首相池田勇人和肯尼迪总统在日美首脑会谈时决定的,第二年,第一届日美联合委员会(東京)正式成立。此后,每两年举行一次大会,并与去年迎来了创建50周年纪念。1983年开始的历时3年的日本教育共同研究成果,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2001年打出了大幅增加美国学生赴日留学政策。

CULCON的日方最高顾问福田康夫原首相于6月13日在首相官邸拜访了安倍晋三首相,面交了在2020年前日美两国留学生各增一倍的提议书。

但是,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不仅企业失去活力,年轻人的国外留学也大大减少。5月17日,在早稻田大学举行的CULCON国际研讨会“日美关系与教育交流的发展——为日美双方留学生的倍增”上,许多日美发言者都反复对日本留学生的剧减表示了担忧。日本的赴美留学生,从2004年的43000人锐减近40%,去年为27000人。

日本锐减、中韩两国增加的原因

为什么日本留美学生减少了呢?哈佛大学教授苏珊•法尔(CULCON美方委员国委員)在研讨会上发言指出,其原因之一是在中国、韩国、印度等国家,具有丰富的国际经验的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受到较高肯定,而在日本几乎不被评价。而且存在着社会结构上的问题,即留学超过一年,会给就业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美国大学学费之高,也使日本学生对留学敬而远之。但法尔教授说:“学费虽然贵,但在美国,64%的学生都以某种形式获得奖学金及其他援助”,指出应该积极利用这种制度性的援助措施。

形成对照的是,为什么同为东亚的中国和韩国学生对留学持积极态度呢?特别是对韩国年轻人的国际化,高盛证券的常务董事兼首席战略决策人凯西•松井分析了其中的一大原因:1997年韩国经济危机,许多企业破产倒闭,不仅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韩国企业也面临去国外求生存的局面,因此就需要学生具备相当高的英语能力以适应企业的国际化。从实际情况来看,韩国的高考英语是必考科目,而日本则非必须,英语交流能力的欠缺昭然若揭。

同样在中国,大学入学志愿者剧增,国内满足不了升学需求,选择去国外留学的学生很多。不可忽略的是,这其中也包含了为求生存而留学国外的严峻的一面。

留学问题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问题

就日美留学落入低潮之现状,原美众议院议员、运输部长诺曼•良雄•峰田在研讨会上指出,这是一个关系到“下一代国际化领军人物的涵养问题”,他强调,日美的人员交流,必须在质和量上得到同时提高。

富布赖特项目旨在培养学术、商务、艺术、传媒、科学等各界的领军人,全世界已有约30万人参与了这个交流计划。

日本富布赖特项目的历史始于1949年,其间约7300名日本人和约2500名美国人参加,是名副其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可以说,它的精神是新一代年轻人互相竞争、关心,使他们将目光转向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正因为如此,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中生活、学习和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体验。

但是,培养国际化人才,如今已不单单是国与国之间凭协议、交流计划来实施的时代,它已经是每个人自我行动的时代,年轻一代正通过跨文化的交流创造着“价值”。这就要求人们抱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即单一化不仅不能推陈出新,诱发创造性的多样化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必须依靠实践而实现。

半数的留日外国学生因无法就业而回国

在日本留学的许多学生因无法就业而回国,这是留学的另一个问题。经济同友会的前原金一副代表干事说,在日本的留学生总数约14万人,其中八成是中韩两国的留学生,来自美国的为200人,仅占总体的1.4%。

而且,尽管来日留学,但有半数因无法就业而回国,统计报告显示,今年春天毕业的留学生38000人当中,只有7900人在日本国内就业。日本企业有必要采取实习制度、留学生双渠道雇佣方式等,以积极发挥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相反,日本在国外的留学生总数约6万人,每年有1万人回国。针对这样的人才,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探讨相关雇佣措施。附带说一句,最近的《国外留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活动情况》调查结果(由DISCO实施的以日本留学生7414人为对象的互联网调查。342人回答)显示,日本的国外留学生中35%的人在留学前就对就业活动感到不安,留学后通过就业活动再次感到就业之难的留学生达34.3%。

(2013年6月6日)

原野城治 留学 内向 日美文化教育交流会议 CU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