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different”——日本教育,不同凡“想”(上)

社会 文化

“这个国家所有的社会阶级都比较平等。富人不高傲,穷人不卑下。真正的平等精神,从内心深处相信所有人本质上都是平等的——这样的信念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日本人的骄傲》藤原正彦,文艺春秋)

这是日本问题专家,著名的英国学者巴希尔·霍尔·张伯伦(1850-1935)先生说过的话。时至今日,你依然能够感到日本是一个保持了这种平等精神的社会。而成为日本社会“平等精神”的根源是什么呢?

日本的“平等”和“教育”

我想起了福泽谕吉的话。

“天不造人上之人,不造人下之人。”
“人生来没有贵贱贫富之分。唯勤于学问通晓事物之人成为富贵之人,无学之人成为贫贱下等之人。”

那是在明治时代。福泽谕吉的这篇《劝学》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读物,这些句子均出自《劝学》。

我认为,日本社会平等精神的根源,应该是“学问乃立身之本”的哲学。在这部写于140年前的著作中,福泽已经领悟到,能够开创国家未来的,既不是经济发展,也不是资源开发,而是“知识”及人才的培养。

如今重读福泽谕吉这番寓意深刻的话语,我不由得想到了当今阿拉伯世界混沌不清的局势。

阿拉伯国家向日本求“知”的竞争

一转眼,今年已经是我来日本的第十八个年头了。虽然这种时候想说“时光飞逝”,不过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对我来说,可谓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十八年。最初的十年,我被各种远远超出想象的事态所摆布,甚是辛苦,但也很宝贵。后来,又经历了种种机缘,才有了现在的我。

最近,我接到了来自现在我就职的大学的一份委托。他们希望我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NAJAH”留学和高等教育展览会(UAE政府主办)上介绍东海大学以及日本的教育情况。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以“智慧”的发祥地著称的阿拉伯世界国家,正在为重现昔日荣光而积极地行动。他们正在寻找的,是一种新的模式,它既不同于以往阿拉伯世界的模式,也不同于欧美的发展和教育模式。许多阿拉伯国家最终找到的,便是日本式的发展与教育模式。

是的, 现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加入了争夺日本“智慧”的竞赛。其结果,是在阿拉伯世界急速掀起了一股日本热潮。阿拉伯世界那热切的眼光首先投向日本的科学技术及其接受的过程。

日本想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教育?

对于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求爱信号”,日本似乎是喜上眉梢。日本政府和相关高等教育机构借助国际化的浪潮,正拼命要将日本的“智慧”传递到世界各国,这毫无疑问也是事实。并且,还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要“在2020年之前增收30万留学生”,张开怀抱欢迎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来日本留学。

可是,日本究竟能提供怎样的教育呢?也就是说,去日本留学的价值何在呢?

在阿布扎比召开的展览会上,有10多所日本的大学参展,它们十分卖力地宣传了各自的特色和教育模式。但观察前来参观者的反应,给人以他们似乎觉得“没那么好”这样一种强烈的印象。尽管理由有很多,像是“距离太远了”“语言似乎很难学”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让人们看不到放弃欧美而选择去“遥远的日本”留学的价值何在。

我觉得,日本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想要向世界输出的教育,究竟具备怎样的价值这个问题。

大学 留学 教育 福泽谕吉 伊斯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