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伦敦奥运夺牌高潮,制定有助于东京申奥的战略

社会 文化

8月12日伦敦奥运闭幕。日本体育代表团在13项比赛中共获38枚奖牌,创历史最多。就本届奥运的成绩以及申办东京奥运所存在的课题,请看体育新闻记者二宫清纯的分析。

日本获得38枚奖牌,创历史最高纪录

奥林匹克宪章中浓墨重彩地记述道,奥运会“不是国家间的竞争”。然而,为各国各地区的获奖数而忽喜忽忧的并非只有日本。

在伦敦奥运会上,东道国(尽管奥运会是在某个城市举办,但实质上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英国获得了29枚金牌,打破了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的“三强格局”,跻身金牌榜前三名。顺便说一句,29枚金牌这一数字仅次于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

日本又如何呢?尽管未能达到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JOC)在奥运会前提出的“金牌数进入世界前五”的目标,但依然获得了7金、14银、17铜,共计38枚奖牌的佳绩,超过了雅典奥运会上奖牌总数37枚的成绩,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不过,在亚洲范围来看,中国获得了38金、27银和23铜,韩国获得了13金、8银和7铜,均超过了日本。有的政治家曾表示:“拥有约13亿人口的中国也就罢了,但是输给人口仅5000万左右的韩国,令人难以接受。”

在确定排名时,首先要看金牌数。说得极端一点,人们会认为100个铜牌不如1个银牌,而100个银牌不如1个金牌。姑且不说这种思想是否正确,如果按照传统惯例来排序,那么韩国名列第五,而日本排在第11位。金牌的价值正是如此举足轻重。

虽说如此,但如果因为“输给了韩国”而感到沮丧又未免失之过急。日本在13个竞技项目中获得了奖牌。能够在众多的竞技项目中获得奖牌,也就意味着日本的体育队伍拥有足够雄厚的实力。

伦敦奥运会 各国奖牌数排名

排名国家金牌银牌铜牌合计
1 美国 46 29 29 104
2 中国 38 27 23 88
3 英国 29 17 19 65
4 俄罗斯 24 26 32 82
5 韩国 13 8 7 28
6 德国 11 19 14 44
7 法国 11 11 12 34
8 意大利 8 9 11 28
9 匈牙利 8 4 5 17
10 澳大利亚 7 16 12 35
11 日本 7 14 17 38
12 哈萨克斯坦 7 1 5 13
13 荷兰 6 6 8 20
14 乌克兰 6 5 9 20
15 新西兰 6 2 5 13
16 古巴 5 3 6 14
17 伊朗 4 5 3 12
18 牙买加 4 4 4 12
19 捷克 4 3 3 10
20 朝鲜 4 0 2 6

用“日本的方法”强化运动员实力

近年来,日本国内认为应该引入中国或韩国式的“选拔与集中”的强化措施,这种呼声日益高涨,但它只会加剧“国家间的竞争”。

“日本有日本的方法”——我们应该这样思考。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男子花样滑冰。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高桥大辅获得了铜牌。日本在该项目上首次派出参赛选手是在1932年的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包括温哥华冬奥会在内,出战冰场的运动员共计29人次,却始终未能登上领奖台。如果像中国和韩国那样,将“选拔与集中”定为强化措施的核心,大家就会认为“继续投资无望获奖的竞技项目实属荒唐”,因此,大概早就放弃这个项目了。

日本男子花样滑冰在奥林匹克的土地上播下种子,到最终收获果实,足足花费了78年的岁月。日本的体育界应当以此为傲。

奥运夺牌热潮能否推动东京申奥?

让我们再次回到本次日本获得38枚奖牌的问题上来。连日的夺牌高潮使整个日本欢呼雀跃,甚至有申奥委员会的人士称“这或许有助于推动东京申办2020年奥运会”。

众所周知,2020年奥运会举办地将在东京、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和马德里(西班牙)三个城市中产生。明年9月,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国际奥委会(IOC)全体会议将最终确定举办权的归属。

自2000年奥运会起,伊斯坦布尔已连续四次申办奥运会,这次又将尝试第五次冲击,最初有不少人都看好它。因为这里有“伊斯兰世界首次举办”这样一块金字招牌。但是,伊斯坦布尔存在着其他两个城市都没有的不稳定因素。那就是治安方面的问题。与土耳其接壤的叙利亚正处于内战时期,目前尚无平息的迹象。拥有投票权的IOC委员或许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另一方面,马德里一直受到经济不稳定状况的困扰。关于过度投资对国家财政造成不良影响的例子,我们不禁会想到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

那么,东京又如何呢?根据IOC在各个申办候选城市独立开展的舆论调查显示,伊斯坦布尔的民众支持率为73%,马德里为78%,而东京仅为47%,甚至尚未达到半数。或许可以说,这种结果无非是日本人本身对“为什么选东京?”“为什么要第二次举办?”等问题缺乏明确答案的表现。

在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没有看到野田佳彦首相和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身影。如果真正需要奥运会的话,政治家们难道不应该率先垂范吗?JOC需要制定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日本在伦敦奥运会上夺牌 “余热”的战略。

(2012年8月20日 )

标题背景图片:伦敦奥运会日本体育代表团归国新闻发布会上的获奖选手们(2012年8月14日,东京都港区,产经新闻社提供)

野田佳彦 美国 中国 英国 俄罗斯 东京都 韩国 石原慎太郎 奥运会 二宫清纯 Ninomiya Seijun 体育 奥运 伦敦奥运会 花样滑冰 申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