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天皇陛下透露退位之意的“讲话”

社会

8月8日,天皇陛下以视频讲话的方式就“作为象征天皇的职责”抒发了感想,陛下在讲话中就天皇高龄化引发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方法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研究皇室历史方面造诣颇深的笔者将为我们解读其背景和意义。

7月13日晚上,NHK报道了“天皇陛下有意‘生前退位’”这样一条令人震惊的新闻,鄙人也大量引用该报道内容并加入了简单解说和个人观点后刊登在了nippon.com网页上,拙稿在新老朋友中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反响。

之后,各方继续展开协调,以便天皇陛下本人直接向国民发表讲话,8月8日下午三点,电视台又播出了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讲话。当日,我应NHK之邀出席了一个特别新闻节目,陈述了以下感想。

“我认为陛下长期以来确实为国家、为国民、为将来做了深入的思考,他在反复斟酌怎样做才能延续自己近30年来履行的职责这个问题后,发表了这番讲话,实在令人感动。”

下面,我将一边阐释相关背景,一边解读视频“讲话”全文。

苦悩年事已高,苦恼于如何保持“象征天皇的应有状态”

①战后七十年这一重大节点已经过去,两年后将迎来平成三十年。我已年逾八十,在体力等方面有时也会感到种种局限。最近几年,在回顾作为天皇的自身足迹的同时,也开始对将来自己的应有状态和职责展开了思考。

今天,在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天皇也步入高龄时,怎样的状态才是理想的?站在天皇的立场上,需要避免具体论及现行的皇室制度,而我想以个人身份谈一谈长期以来思考的问题。

陛下生于昭和8年(1933)12月23日,昭和20年(1945)8月停战(战败)时,他11岁半(学习院小学六年级)。70年后,也就是具有节点意义的去年,陛下82岁。寄托着“实现国内外和平”这一愿望的“平成”年号也将在两年后迎来第30个年头。

顺便提一句,“世”这个汉字“由三个十结合而成,意为三十。同卅。引申为三十年、一代(中略)之意”(《角川新字源》)。平成元年(1989)1月,55岁继承皇位以来已经过去30年,也就是经历了所谓的一代,或许陛下对此充满了感慨。

不过,纵然贵为天皇陛下,年逾80之后,也在体力等方面感觉到了种种局限。于是,“最近几年”,在回顾作为天皇的足迹的同时,开始对将来“自己的应有状态和职责”展开了思考。

那么,陛下“最近几年”做了些什么?关于这一点,平成17年(2005)到24年(2012)期间担任宫内厅长官的羽毛田信吾先生(现任宫内厅参事、昭和馆馆长)的采访报道(《日本经济新闻》8月9日晨报)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羽毛田先生表示,“实际上,在2012年6月卸任宫内厅长官一职时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我就提出了自己关于(现行典范规定的)终身天皇制的疑问…(中略)…那样做就算是替陛下吐露出了心中的烦恼”。当时的发言如下。

“随着岁月流逝,年纪增长,体力逐渐难以支持像过去那样开展活动,都是无可避免之事。这种时候,比如85岁的时候,应该如何思考作为在位象征天皇的地位和活动?如果认为应该与传统保持一致,那么恐怕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中略)除了今上陛下外,在超高龄化社会背景下,天皇长寿成为一种常态时,将需要思考集国民尊崇和敬爱于一身的象征天皇的应有状态这一重大问题…(中略)…归根到底,在天皇陛下长寿的情况下,必须思考其地位继承问题”。

上述言论虽然相当委婉,但现在重新读来,可以发现早在四年前,他或许就已经顺着陛下的意思,从宫内厅长官的立场认真思考过在超高龄化社会“如何继承象征天皇的地位”这个问题。

而且,正如各家报纸的报道所言,从五年前开始“陛下、皇太子、秋筱宫每月都会在皇居御所聚会一次,在宫内厅长官的陪坐下交流意见”(《产经新闻》8月10日晨报)。不过,此前外界并不知晓他们的谈话内容。

“作为象征天皇的职责”以昭和天皇为典范

②即位以来,我在履行国事行为的同时,每天都在摸索在日本国宪法下被定位为象征天皇的理想状态。作为传统的继承者,我深感继续守护传统的责任,处在日新月异的日本和世界之中,日本的皇室如何将传统寓于现代、使之鲜活地融合于社会并满足人们的期待,对此我思考至今。

平成2年(1990)11月12日,陛下在“即位典礼正殿之仪”上曾表示,“父皇昭和天皇在位60余年,无论何时皆怀与民同甘共苦之念,朕亦将承其心志,常祈国民之幸,誓遵日本国宪法,履行作为日本国及日本国民统一象征之责”。

这俨然就是一份“誓言”,所以陛下即位以来一直在为了实践而“每日摸索”。毫无疑问,那绝非易事。

战后的《日本国宪法》在第一条中规定“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第四条对其作用进行了限定,规定“天皇仅可从事本宪法规定的国事相关行为,没有参与国政之相关权能”。可是,上一代的昭和天皇除了单纯“从事国事行为”,还作为代表日本国的象征,以及表现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从事了许多被认为做起来很麻烦的工作。

因此,今上陛下一方面决心“作为传统的继承者”对上代天皇长期所做之事尽力履行“守护责任”,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处在日新月异的新日本和世界之中,始终在思考皇室自身如何做才能“将传统寓于现代”,“使之鲜活地融合于社会并满足人们的期待”,为此应该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积极地履行着“作为象征天皇的职责”。

③在这一过程中,几年前我曾两次接受外科手术,加上因高龄感到体力衰弱之后,我开始思考:今后,当出现难以像以往那样履行繁重公务的状况时,应当如何安置自身,对国家、对国民,以及对我身后的皇族而言才是恰当的做法。我已逾八十,尽管可说尚幸健康,但考虑到身体逐渐衰弱时,我担忧或难以像迄今那样,全身心地履行象征天皇的职责。④我成为天皇将近二十八年,这期间我与人们共同度过了我国许多欢乐时刻和悲哀时刻。作为天皇的职责,我一直深认为应将祈求国民的安宁和幸福放在首位,同时在行事之时,我认为有时站在人们的身旁,倾听他们的心声,体察他们的心情也十分重要。天皇作为象征的同时,为了履行作为国民统一象征的职责,我感到天皇除了向国民谋求对于天皇象征立场的理解之外,也有必要深刻思考自身的应有状态,加深对国民的理解,并培养永远与国民同在的内在自觉。

⑤在这一意义上,我感到造访日本各地、特别是偏远地区及岛屿之旅,也是作为天皇象征性行为的重要部分。包括皇太子时代,至今我与皇后同行的几乎遍及全国之旅,让我认识到在国内任何地方都有着热爱当地、勤勤恳恳支撑着家乡的平凡的人们。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作为天皇,怀着对人们深深的信赖和敬爱之情,得以履行关爱国民、为国民祈愿这些重要职责是幸福的事情。

今上陛下近30年来的功绩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他在④⑤两部分着重阐述了平成15年(2003)和平成24年(2012)两度接受外科手术,同时感到体力衰弱后的所思所虑。

其中,“对人们的信赖和敬爱”这一表述或许可谓是继承了昭和21年(1949)元旦发表的“关于建设新日本之诏书”(也就是所谓的天皇的人间宣言)中“朕(昭和天皇)与尔等国民之纽带依托相互信赖和敬爱而结成”这句话的精神。

信念坚定,不能接受自己是“无法履责的天皇”

⑥针对天皇趋于高龄化问题的应对方式,无限缩减国事行为及作为象征天皇的行为或许很难。此外,虽说因天皇未成年或病重等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时,可考虑设置代行天皇行为的摄政。但是,即使是这样,天皇始终不能充分履行相应的职责,直到生命终结,其作为天皇的身份始终不会改变。

如果要考虑今后“针对天皇趋于高龄化问题的应对方式”,按照通常的思维,或许会选择逐步缩减作为象征的行为(让其他皇族分担),或者“设置代行天皇行为的摄政”。然而我们可以从陛下的话语中读出这样一些信息:陛下认为如果无法亲自履行所有职责,就称不上“国民统一的象征”,出于这一信念,他应该是认为不可能过度缩减公务活动,让摄政代行所有职责更是不妥。

关于前一项,宫内厅“参照过去昭和天皇70岁以后实施的‘公务及宫中祭祀调整’”,从陛下年满75岁的平成21年(2009)1月开始,尝试逐渐减轻其公务活动。但即便是在平成24年(2012)2月接受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陛下依然表示“在公共活动方面,如何减轻负担必须坚持公平原则(比如,如果不去尚未到访的地方就会构成不公平)”,并没有轻率地接受宫内厅的方案。

同时,关于后一项,作为设置摄政的条件而言,存在“天皇在精神或身体方面罹患重病,或遭遇重大事故,无法处理国事时,依皇室会议决议可设置摄政”(《皇室典范》第十六条)这一规定,所以不能以高龄为由设置摄政。

依照旧典范之规定,大正10年(1921)以后,皇太子裕仁殿下(昭和天皇)取代罹患重病的父皇成为了“摄政”。但大正天皇后来又活了五年,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了高居皇位却无所作为的天皇与受命代行所有大权的皇太子并存的状态,据说皇太子作为摄政宫遭遇了不少尴尬。

知晓这段历史的今上陛下在昭和63年(1988)9月父皇(87岁)病重之际,刻意没有成为摄政,而是以临时代行的身份度过了111天。考虑到这个先例,可以认为即便是天皇陷入典范上规定的“重病”状态,无疑也不太可能设置摄政。但陛下认为像这样“始终不能充分履行相应的职责,直到生命终结,其作为天皇的身份始终不会改变”是不行的(无法构成宪法上的象征)。

天皇和皇族的职责

祭祀行为 天皇和皇族 大祭:天皇主持祭祀(皇族礼拜)小祭:掌典长主持祭祀(天皇礼拜)
国事行为 天皇独立完成 宪法第六条(任命行政和司法部门长官)宪法第七条(公布法律和接受大使等)
公共行为 天皇和皇后 国内关系:特别出访、功勋表彰、年初歌会等国际关系:海外访问、欢迎国宾、慰问大使等
成年皇族 皇太子和太子妃・・・代行天皇和皇后职责、东宫的公务活动宫家皇族・・・参照皇太子和太子妃标准分担公务

担心终身在位制度引发社会停滞

⑦当天皇健康状态严重不佳时,如以前曾出现的先例那样,有可能导致社会停滞,甚至给国民的生活造成各种影响。而且作为至今为止的皇室惯例,天皇过世之后,连日举行的隆重殡葬仪式将持续近两个月,之后与丧葬有关的仪式会长达一年。这一系列仪式及与新时代相关的各种事项同时进行,与之相关的人们,尤其是天皇的家人难免将会处于非常艰难的状况。难道不能避免这样的事态吗?这一想法也不时萦绕于心。

⑧正如开头所说,根据宪法规定,天皇没有参与国政之权能。这种情况下,此次在重新回顾我国悠久天皇历史的同时,衷心祈愿今后无论何时皇室都能与国民同在、携手共筑这个国家的未来,以及象征天皇的职责永远不会中断、稳定持续下去,在此我讲述了自身的想法。真诚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国民的理解。

此次“讲话”中最让人惊讶的是陛下担心天皇驾崩、皇太子登基(皇嗣继承皇位)前后“社会出现停滞”的状况,深入思考了今后能否尽量避免发生这种问题。

为方便读者,我们在此简单回顾一下昭和末期到平成初期的情况。先帝陛下于昭和62年(1988)9月接受了肝癌手术,身体状况虽一度有所好转,但次年9月19日晚上,先帝大量吐血,陷入了朝不保夕的危笃状态。111天后的昭和64年(1989)1月7日早上,先帝驾崩,享年87岁8个多月,皇太子殿下(55岁)于当日登基成为第125代天皇。同时颁布政令,宣布新年号为“平成”,8日起正式启用。

新天皇登基和宣布新年号都是国家的喜事。但皇室成员却要忍着深切的悲痛,从18日开始在吹上御所举行12天亲属拜诀活动(告别仪式)。19日开始连续37天,在宫里的殡宫通宵守灵,第49天的2月24日,参加在新宿御苑的葬场殿举行的丧礼(作为皇室活动的葬场殿之仪和作为国家仪式的大丧之礼),还要参加在八王子陵地举行的陵地之仪(入殓),天天都是殡葬活动。

此外,先帝驾崩之日起的一年内,皇室成员要服丧。不过,虽然皇室成员在第一阶段的50天和第二阶段的50天内必须严格服丧,但第三阶段的剩余265天被称为“心丧”,可以怀着悲痛之心过平常的生活。

昭和天皇与病魔斗争期间,许多普通国民为了祈求天皇康复而尽力“自肃(主动克制自身行为和态度——译注)”,服丧期间,社会上也始终处于自肃氛围中。陛下担心由于自己终身在位而引发同样的事态,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开辟“生前退位”之路的意向。

着眼于高龄化社会现实,必须开辟“生前退位”之路

听到这番“讲话”,无疑许多国民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但正因为敬爱陛下,也会激发祈愿他在位更长时间(最好是终身)的强烈情绪。另外,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异议,认为如果高龄化导致象征天皇难以亲自履行职责,完全可以把那种身份立场交给年轻的皇嗣,所以不应该退位。

然而,陛下着眼的是将来,而不仅仅是现在。日本已经迎来超高龄化社会,这种趋势今后无疑还将继续加速。因此,恐怕陛下可能会像其叔父三笠宫殿下那样活到100岁以上,那样的话,现在的皇太子殿下将在80岁左右继承皇位。那时,即使比皇太子年轻五岁的秋筱宫殿下按照修订版《皇室典范》第八条成为“皇太弟”,如果兄君在位时间达到20年以上,那么他在100岁左右才能即位(届时,50岁左右的悠仁亲王才能成为皇太子)。

冷静地预想一下,这种情况或许真会在今后的超高龄化社会中成为现实。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认为陛下觉得有必要在数年内开辟“生前退位”之路的“意向”真是高瞻远瞩。希望政府和国会认真理解,为实现陛下的意向,切实开展相关工作。

(2016年8月13日)

标题图片:人们在电视机前面观看天皇陛下的视频讲话。2016年8月8日下午于东京都江东区某家电量贩店(时事社)

皇室典范 日本国宪法 天皇 生前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