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本成为真正的成熟社会:思考如何创造东京奥运“遗产”

社会

东京奥运会倒计时1000天。筑地市场推迟搬迁等牵涉大会筹备工作的问题也是堆积如山。不过,现在应该致力于创造着眼于大会留下的“软遗产”,这些遗产将有助于我们借奥运会之机解决地区课题和培养“人财”。

写入IOC宪章的使命

10月28日,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东京奥运)迎来开幕倒计时1000天。尽管社会氛围说不上日趋热烈,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正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前英国人也不太关注一样,在价值观趋于多样化的日本社会,现在迎奥运情绪并不高涨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谓正常。重新设计国立竞技场、重新选定奥运会徽、削减举办经费、变更举办场馆、推迟搬迁筑地市场,等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并不难想象,大会筹备工作将会顺利推开,热爱奥运的国民终将情绪高涨。让人挂心的是应该如何创造会后“遗产”。

本公司(三菱综合研究所/MRI)开展的调查显示,50%以上的受访者知道“奥运遗产”一词,下面再为大家简单解释一下背景知识。2002年,国际奥委会(IOC)召开全体大会,在IOC宪章中加入了“国际奥委会将采取措施促进奥运会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留下积极的遗产(legacy)”这一使命。此后,所有申办城市都需要制定遗产计划,努力创造奥运遗产,并在奥运会结束后向奥委会汇报成绩。这一变化的背景原因在于,奥运会日益臃肿化,举办城市的经费负担不断膨胀,而一些场馆在会后就不再使用,越来越多人对奥运会产生了负面印象,这给奥委会带来了危机感。实际上,在确定202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就遇到了尴尬局面,由于候选城市只有巴黎和洛杉矶,所以同时决定了巴黎和洛杉矶分别申办2024和2028年奥运会。

相较于硬件,更重视“软遗产”

首个被要求制定遗产计划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距离开幕还有五年多的2007年宣布了五个承诺(①成为体育大国、②重振东部地区、③鼓励青年一代健康成长、④实现场馆的可持续利用、⑤向世界宣传本国商业和旅游资源),为创造遗产做出了巨大努力。英国制定了相较于开幕前的九年(附加值三万亿日元),更能在大会后的八年(四万亿日元)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计划,时至今日,仍在推进相关工作。奥林匹克公园和其他场馆、铁路等硬件设施自不待言,体育人口的增长、志愿者活动的扩大和持续开展、伦敦东北地区(奥林匹克公园周边)就业机会增多、外国游客增多等软件方面的遗产得到了高度评价。

与伦敦奥运会一样,同样是在成熟都市举办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创造遗产。东京都于2015年12月制定了涉及八大领域的遗产计划,奥组委于2016年7月制定了五大领域的行动和遗产计划,并一直在致力于推进相关工作。

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产生了新干线、首都高速公路、单轨铁路、国立竞技场、武道馆、代代木体育馆、驹泽竞技场等大量硬遗产。除了国立竞技场和运动员村等部分硬件设施外,2020年东京奥运会更应该重视以软件为主的遗产。同时,除了东京以外,我们也期待以灾区为代表的全国各地都能创造出遗产。从伦敦奥运会的事例来看,这是完全可能的。但正因为软遗产是不可见的,所以人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感到难以把握,就现阶段而言,许多地区都还在摸索应该朝哪些方面努力、应该留下些什么。

利用奥运会解决地方课题

各地区在设定创造遗产的目标时,站在解决地方课题的角度加以思考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思维指的是,要思考如何利用奥运会的力量去解决那些不管是否举办奥运会都必须应对的课题,而不是如何享受大会带来的利益。人们认为,伦敦奥运会留下的最大遗产是“伦敦东部地区的振兴”。当时实施了超过200公顷的的大规模综合城市开发行动,而相关人士评价称,“最大的遗产”不在于是否举办了大会,而是主办方借助大会的力量为当时面临贫困和土壤污染等问题的东部地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与没有运动场馆的地区相比,东京的条件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从本地课题出发对遗产加以设定的思维。

由于距离开幕仅剩下1000天,可以做的事情有限,所以或许也有人会觉得随着开幕日的临近,大家的关注点将转移到大会身上,对创造遗产的事情敷衍了事。可是,遗产的“正式亮相”是在大会之后,没有必要全部都要在大会之前完成。只要创造出契机和推进一下机制建设即可。据英国旅游局局长介绍,当时将奥运会前、会中、会后的旅游预算分配比例设定在了2:2:6。应该如何预估大会后的情况,对此做好准备,在大会后正式展开相关工作呢?日本人的性格是热得快也冷得快,重要的是树立一种观点,那就是应该构建在大会结束后仍可沿用的模式和机制。

为了产生持续效果,要注重针对“影响者(influencer)”的宣传

说到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力量,首先是能让东京和日本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和民众。英国也曾把奥运会作为面向世界宣传自己的机会进行了充分利用。即使是没有建设运动场馆的地区,也可以通过吸引运动员赛前集训和媒体、观赛游客等手段,促进旅游业发展和产品销售、互动交流、商业谈判。

吸引集训也不必执着于大国和强国的队伍。只要根据目的和战略选择对手国即可。青森县今别町的蒙古(击剑)和千叶县山武市的斯里兰卡虽然既不是强国又不是大国,但都根据切实的战略选定了项目和对手国,提前四年就开始了准备活动。

同时,从吸引观赛游客的观点来看,相较于奥运会和残奥会,2019年橄榄球世界杯和2021年关西世界大师赛更具有利用可能性。前者的参赛国比赛间隔时间长,赛场也分散在全国各地,所以观众和媒体很可能在比赛期间前往各个地方。许多参赛国目前访日游客数量还偏少,这也是一个着眼点。

后者的最大魅力在于两万名普通水平的海外体育爱好者(预定)将前来参赛。包括他们的家人在内,参赛前后进行旅游、购物、工作的概率很高。不过,我自己以前看过四次足球世界杯、一次橄榄球世界杯和两次奥运会的现场比赛,但后来再也没有去过当时旅游过的地方。要想期待产生持续的效果,那么相较于观赛游客,更重要的是对媒体、运动员、社交媒体等“影响者”的诉求。

日本的食材——加快获得国际认证的良机

实际上,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可能不会使用日本的农产品和水产品。要达到奥运会食材采购标准,前提条件是达到相关国际标准或同等标准,但国内业者的认证获得率非常低。同时,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一直很关注奥运会使用的商品和木材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否避免了侵犯人权(使用童工、恶劣劳动环境等)。即使是日本企业的商品,也是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遵守国际标准,也需要承担说明责任和整改。如果能够将这种可能性理解为国内业者和日本企业一举满足国际标准的良机,而不是悲观地将之视为风险,那么商业机遇将在大会之后遍及整个世界。

还有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推进“包容性(inclusive)社会”的实现。奥运会期间,全世界各个国家、各种人种和残障人士将来到日本,迎接八方来客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体制建设和城市建设都在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我期待精神层面的理解也能得到扩展。如果社会能对“差别”抱以更多的宽容,那么不仅可以提升日本人彼此相处的融洽度,而且多样性还能成为创造社会活力和新价值的源泉。

此外,我还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会和残奥会筹备工作“收官效应”(为按时完成场馆建设集中发挥力量产生的效果)的力量。自动驾驶、氢能、民宿、多语翻译、自动翻译、城市矿山利用、设施无障碍化、体育产业化等,应该推进的技术革新与社会革新正朝着2020年加速发展。

最重要的遗产:通过参与策划社会发展,让年轻人和普通民众成为“人财”

面向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全国各地将启动大量项目。比如,数百处赛前集训、力争吸引5000万人参与的20万个文化项目、官方活动、在地方和校园内举行的相关活动、八万名志愿者等。如果能让年轻人和普通民众参与其中,作为志愿者支持活动运营,并参与项目的策划、实施和决策过程,那么这些经验将会催生可以在大会后引领地区和社会发展的“人财”。

在其他企业的支持下,本公司(MRI)与东京涩谷区正在共同推进实施“百名涩谷区民共创未来项目”。具体形式是鼓励与涩谷有关联或者关心涩谷的18~29岁的年轻人借东京奥运会之机,为涩谷地区的发展建设出谋划策,其中的出彩想法将作为涩谷区的发展措施,由相关企业支持落实。特点在于年轻人参与从策划到落实的全过程。收集各种意见,做出决策,赢得支持,付诸实践,品尝如果作为光是局外人提出意见建议则不会经历的各种艰难困苦和挫折滋味,这将帮助他们获得成为引领社会和团体发展的“人财”所需要的力量。

如果全国各地都能出现类似的举措,让众多年轻人和普通民众获得参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经历,那么就能创造“人财”这种最重要的遗产。在此基础上,如果这些举措能够变成推进各地解决问题的长效性平台,而不是昙花一现,那么也将成为具有价值的遗产。

“这些与体育大赛有关吗?”我们似乎能听到这样的质疑声音,甚至听说2024年巴黎奥运会计划将创造能够实现零贫困、零失业、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社会化商业(social bussiness)”作为最重要的遗产。奥运会的乐趣、盛大固然重要,但如今这个时代,在价值观趋于多样化的社会举办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如果光靠奥运会、举办城市、体育运动这些概念,其社会意义已经无法得到认可了。

回头来看,1964年东京奥运会构成了当时日本从战争废墟走向复兴,回归国际社会,作为经济大国加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日本社会转变为真正的成熟社会的转折点——努力让子孙后代给出这样的评价恐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所在。

(2017年10月20日)

标题图片:1964年10月10日,最后一名火炬手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东京都新宿区国立竞技场,每日新闻社/Aflo)

残奥会 东京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