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过去20年: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

财经

通缩与低增长率。日本经济至今仍未摆脱这些魔咒的束缚,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年,日本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受此打击,一蹶不振。2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997年11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1997年11月26日——日本经济“最危险的一天”

“不得了了。各地银行门前都排起了长队。”

1997年11月26日上午,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接到日本银行打来的这样一通电话。有关人员的脑海中瞬间掠过“恐慌”两字。这天一大早,大藏相三塚博召开了一个记者发布会,内容是有关宫城县德阳城市银行的倒闭问题。

“我们会保护储户的全额存款,维持银行间交易的安全,最大程度地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我们将尽全力避免造成更大影响。”

这个时期,政府采取了在银行破产时,不立刻启动“PAY OFF(不保证超过一定额度的存款提取)”政策的方针。同期召开记者发布会的日银总裁松下康雄强调了这一点,表示“不打算提前实施(PAY OFF)”,呼吁大家保持冷静。

此前,三洋证券、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大名鼎鼎的金融机构已相继在11月倒闭。相比之下,德阳城市银行的规模要小得多。尽管对金融机构的倒闭必须谨慎对待,但早已“对倒闭习以为常”的大藏省、日本银行和媒体这次却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市民们在北海道拓殖银行总行门前领取报道“拓殖银行破产”的号外(北海道札幌),1997年11月17日(时事社)

出现储户挤兑的银行主要是当时被周刊杂志点名的“危险”银行。大藏省与日银展开了紧急磋商,决定通过全国各地财务局等单位指示银行避免储户在银行门前排队提款。

一旦提款储户排到了街上,就会很打眼,引发看到这种场面的人们的不安心理。

“记得当时给银行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指示,比如给提款储户分发排队号、让客户在行内接待室等候等等。”

一位监管部门的人士这样回忆道。

当时媒体也很迷茫。许多报社、通讯社、电视台早已掌握全国各地银行分支机构门前出现储户排队提款的情况。但如果加以报道,难免会引发民众的不安,也会给股市带来剧烈波动。犹豫再三,所有媒体都自觉自律地做出了不予报道的选择。既没有相互协商,也不是受到监管当局的指示。各家媒体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最终做出了一字不报的决定。

到了下午,事态逐渐趋于平静。进入傍晚,大藏省和日本银行都接到报告,称在银行门前排队提款的大批储户已如退潮般地散去。

日本曾在1927年遭遇过昭和金融危机(注)。大藏相在国会的发言成为导火索,全国各地储户纷纷涌向银行提款。从当年留下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山人海的挤兑景象。

尽管日本经济在战后遭遇过尼克松冲击(*1)和石油危机等多次危机,但1997年11月26日可谓是走错一步就会导致日本经济崩溃的“最危险的一天”。那么,为何事态会变得如此严重?

泡沫经济的产生与破灭

当时,银行的经营危机主要源于不良债权问题。而要理解不良债权问题,必须了解泡沫经济产生和破灭的历史。

1985年9月,五国政府在美国纽约广场酒店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当时,美国苦于经常收支和财政“双赤字”,试图通过调控汇率来打破局面。这份协议意味着日元汇率将趋于升值。当时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的日元汇率开始急剧升值,一年后便涨到了1美元兑150日元左右。

以出口型产业为代表,日元升值导致整个日本经济陷入了危机。鉴于这种情况,作为刺激经济的一环,日本银行在1986到1987年期间实施了多达五次的金融宽松政策。而1987年前后,地价开始上涨,1988到1990年期间,从大城市到地方城市,全国地价持续暴涨。

受到地价上涨影响,股市也开始走牛。1989年12月末,日经平均指数达到了史上最高的38900日元。日本经济摆脱了日元升值造成的萎靡状态,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回头来看,当时正是泡沫经济的鼎盛时期。

然而,形势从1990年开始急转直下。地价转跌后,大藏省限制土地融资的举措构成了致命一击。地价和股市双双拐头向下。泡沫经济就此破灭。地价下跌后,此前提供土地抵押融资的银行遇到抵押品资不抵债的问题,过去以理财方式运转的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结果,银行背负了大量无法回收或者难以回收的不良债权。

因“住专问题”而对动用国库资金极为敏感

上世纪90年代侵袭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掀起了金融机构倒闭潮,实力薄弱的小型金融机构首当其冲。

当时,大藏省和日本银行认为银行的健康经营是信用之本,它们动用强大的行政指导,对银行采用了“护送船队方式”的救助。这种做法的思想根源在于要保住“银行不会倒闭”的神话。标准模式就是让大银行或相关金融机构救助性地合并那些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小金融机构。

1988年,大藏省首次依据银行法《银行经营根本法》,对金融机构发出了业务整改命令。

“一旦动用银行法,就意味着相关金融机构出现了危险。这样做可能会引发信用危机。在避免出现这种事态的意义上,当时动用银行法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当年供职于大藏省银行局的一位官员这样回忆道。

但出人意料的是,不良债权问题竟然成为了朝野各党在国会上展开斗争的主题。问题并不在于银行本身。导火索是住宅金融专业公司,也就是所谓的“住专”公司。住专公司指的是以银行等机构贷款为资本金,主要从事个人住房贷款融资业务的企业。作为扩大业务的一环,这些企业也开展了面向法人的不动产相关融资。还有一个背景情况是,当时在融资业务方面必须实施严格审查的银行,通过住专公司增发了不少审查宽松的融资。

然而,泡沫经济的崩溃导致这些贷款变成了不良债权。由于住专公司并非吸纳存款的金融机构,所以本来是可以按照单纯的破产程序进行处理的,但农协系统筹集的资金牵涉其中,令事态变得复杂起来。当时,在日本政治舞台上,农业系统的国会议员势力非常强大,他们担心为农协系统的金融业务带来不利影响,在1995年12月迫使政府同意从预算中拨出6850亿日元国库资金,用于填补损失。

此举引发了强烈抗议。各家报社纷纷发表了“绝不允许如此处理住专问题”(朝日新闻)、“用政治手段解决住专问题不合规”(日本经济新闻)等标题的社论。尽管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的银行机构,不良债权不断膨胀,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但后来大藏省再也无法打算盘动用国库资金了。

无法动用国库资金的大藏省,为了救助面临危机的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金融机构,试图借助同行业其他单位的出资和融资来度过危机。这被称作“奉加帐方式”的救助,在当时甚至成为了流行词。

1997年3月,大藏省让北海道银行通过合并救助陷入困境的北海道拓殖银行,在征得相关人员同意后,还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了合并事宜。但后来合并案告吹,北海道拓殖银行于同年11月倒闭,此前已有三洋证券倒闭,之后山一证券也宣告破产。紧接着就出现的就是当月26日的“挤兑风潮”。

面对这场危机,大藏省开始着手制定法律,为投入国库资金做准备。虽然立法部门吸取了住专问题的教训,对动用国库资金非常谨慎敏感,但已经没有多余时间去等待了。最终做出的判断是就算动用税金,也必须在日本经济遭受不可逆的冲击之前守住金融秩序。

泡沫经济破灭与金融界的主要事件

1989年 12月 日经平均指数创出38915.87日元的历史最高值
1994年 12月 东京协和、安全两家信用社出现经营问题,日本银行宣布成立新银行
1995年 1月 阪神大地震
8月 大阪府命令木津信用社停止业务活动
12月 政府决定投入6850亿日元国库资金用于处理住专问题
1997年 4月 大藏省命令日产生命停止业务活动(战后首例保险公司破产案)
6月 修订版日本银行法出台
11月 三洋证券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破产法——译注)
北海道拓殖银行倒闭
山一证券决定主动停业
第二大地方银行德阳城市银行(总行位于仙台市)倒闭
1998年 2月 旨在批准投入国库资金的法律出台
6月 金融监督厅(金融厅的前身)成立
10月 政府认定长期信用银行资不抵债,决定暂时收归国有
12月 政府认定日本债权信用银行倒闭

未能及时应对导致严重后果

此后,日本债权信用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又于1998年相继倒闭,那么,始于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教训呢?

一位财务省前职员说道:“过去一直被压制住的倒闭问题成为了现实。尤其是11月初三洋证券倒闭,导致短期资金交易市场出现呆账,市场一下子紧缩信用,打击很大。这种力图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不断的合并救助行动来实现软着陆的方法或许并没有错,但1997年年中期达到顶峰后,经济形势走向了衰落。日本用自己活生生的事例告诉世人,金融硬着陆将给经济造成何等严重的损伤。”

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坚持认为投入国库资金的时间太晚。曾供职于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的专修大学教授田中隆之从专家的角度指出:“正如美国在2008年(雷曼事件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那样,泡沫经济破灭后,应该迅速向银行注资。”

标题图片:山一证券新宿分公司门前,顾客蜂拥而至,排起长队(1997年11月25日于东京新宿,时事社)

(注)在日本经济陷入萧条期,大量企业和银行背负大规模不良债权的情况下,1927年(昭和2年)3月国会审议期间,针对某家仍在正常营业的民营银行,当时的大藏相在答辩时不慎说成该银行已经倒闭,由此引发金融动荡,多家银行遭到挤兑。后来,一度看似已经平息的动荡再掀波澜,当年的一家大型贸易公司铃木商店宣布破产。

(*1) ^ 指美国总统尼克松对美国外交、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对日本政治、社会形成的“冲击”,是日本人的说法——译注

日本银行 泡沫经济 财务省 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