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天皇是一个怎样的人?皇太子其人其事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面临后继乏人“危机”的皇室
2018年2月23日,皇太子迎来了58岁生日。明年5月1日,59岁的他将即位成为第126代天皇。其父明仁天皇是55岁即位的,虽然稍晚几年,但在位30年左右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今年的生日记者会上,他表示“包括处理公务活动的态度、觉悟和行动在内,他把天皇和皇后的一言一行都铭记于心,今后自己在开展活动时,将会时刻牢记,不断自我钻研,全力履行职责”,表达了要沿着明仁天皇足迹继续走下去的想法。
现在,要说皇室处于危机状态中也毫不为过。根据皇室典范的规定,皇位继承者仅限于嫡出父系男性,皇太子下一代的皇位继承者只有秋筱宫家悠仁亲王(11岁)一人。尚未结婚的七名内亲王(皇室公主封号,直系三代以内的女性皇嗣——译注)和女王(日本天皇直系三代以外的女性皇嗣——译注)将来结婚后,都将脱离皇室,所以公务活动后继乏人的问题已经显现出来。
明年改朝换代后,政府将着手研究如何解决这些课题。按照宪法的规定,天皇本身不拥有与国家权力相关的权能,针对需要修改法律的事项,甚至不能表明自身想法。然而,天皇的想法深受国民关注,恐怕政府也不能完全无视,想必不得不在台面下征求天皇的意见。背负着皇室悠久历史,将以象征天皇身份面对这一难题的皇太子会继续承受巨大的压力。
与家人一同生活,以学业为重的成长史
皇太子生于1960年,是当时的皇太子和皇太子妃(现在的明仁天皇夫妇)的长子。28岁以前的身份一直是昭和天皇的皇孙,而其父明仁天皇一出生就是皇太子,两者情况差异巨大。明仁天皇18岁成年(日本成年年龄一般规定为20岁,但按照皇室典范规定,天皇、皇太子则为18岁)后,作为皇太子,同时作为昭和天皇的代表,每天都有应接不暇的各种事务。因此,他甚至无法像普通学生那样在学习院大学念书,虽然入了学,但只能作为旁听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完成学业。
而德仁皇太子从学习院大学毕业后,进入该校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深造,在英国留学两年后,完成了硕士课程。他的研究课题是水上交通。小学时,得知自己的住所赤坂御用地内在镰仓时代曾有道路通过后,对连接人与人的道路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将水路作为研究课题,撰写了以中世纪濑户内海的水上交通》为题的大学毕业论文。在牛津大学留学期间,研究了“泰晤士河的交通史”。后来,他又将研究对象范围扩展到了人类与水的关系的方方面面,从饮用水到水灾,无所不包。之所以能像这样优先对待学业,完全得益于他当时是皇孙而非皇太子的身份。
皇太子简历
1960年2月23日 | 0岁 | 作为明仁天皇与皇后的第一个孩子、长子诞生 |
1978年4月 | 18岁 | 进入学习院大学。加入音乐社团,担任中提琴演奏。后来还在学习院校友管弦乐团演奏。 |
1980年2月23日 | 20岁 | 成年仪式 |
1982年3月 | 22岁 | 毕业于学习院大学文学系史学科(文学学士) |
同年4月 | 22岁 | 进入学习院大学研究生院。专攻方向为史学、中世交通、流通史。 |
1983年6月 | 23岁 | 赴英国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留学。研究18世纪英国泰晤士河水上交通史。 |
1985年10月 | 25岁 | 从英国回到日本 |
1988年3月 | 28岁 | 学习院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课程结业(人文科学硕士) |
1989年1月7日 | 28岁 | 伴随明仁天皇即位而成为皇太子 |
1991年2月23日 | 31岁 | 行立太子礼 |
1992年4月 | 32岁 | 学习院大学史料馆客座研究员 |
1993年6月9日 | 33岁 | 与小和田雅子结婚 |
2001年12月1日 | 41岁 | 内亲王(女孩,第一个孩子)诞生。后命名为“敬宫爱子” |
2002年6月 | 42岁 | 就任爱知世博会名誉会长 |
2007年11月 | 47岁 | 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名誉会长 |
30岁以前,皇太子一直与父母、弟妹住在一起。明仁天皇、昭和天皇和大正天皇自幼就离开双亲,由臣下照顾长大,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君主应该把“公”放在“私”之上,爱国爱民胜过爱血亲。1960年皇太子出生时,依然还有一些人抱着这种价值观,甚至诟病未来的天皇居然像普通家庭一样和家人一起生活。然而,昭和天皇认为家人就应该在一起生活,加上国民的意识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天皇一家实现了共同生活。不过,这就需要身为父母的明仁天皇和皇后亲自去培养未来的天皇,想必也是压力巨大。
针对家人一起生活这个问题,明仁天皇在自己还是皇太子的1984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觉得只有充分理解身边家人的心情,才能切身体会并理解距离遥远的国民的心情”。得益于他的这种想法,以及大部分国民对这种价值观的理所当然的认同,再加上昭和天皇的支持,传统的皇室育儿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
现在,皇太子一家也是三口人在一起生活。皇太子与妻子雅子妃相识于1986年,经过七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1993年结为伉俪。遗憾的是,从2003年年末到现在,受困于适应障碍症的雅子妃一直在疗养,而皇太子从未忘记求婚时许下的“一辈子竭尽全力保护雅子”这句诺言。他给结婚第九年诞下的独生女读儿童图书,和她一起玩耍,还送她去上过学。他一面从事公务活动,一面代替疗养中的妻子照顾女儿。对此,有人批评他太过重视私人生活,但恐怕这是因为他继承了明仁天皇“只有重视家人才能理解民众”的思想。
关怀他人
在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何时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这个问题,皇太子回答称,“或许是因为每天在父皇和母后身边耳濡目染,所以我也一点点地开始明白,既然自己生来就是这个身份,那么将来总有一天会成为天皇”。虽说和家人同住,但还是有别于普通家庭,每天都有许多宫内厅职员和皇宫警察围绕在身边。可能也是这种环境让皇太子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自己是未来天皇的意识。
尽管同为皇族,但相较于其他王府皇族,天皇和皇太子于“私”的部分要少得多。皇族成员在学生时代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同学一起到地方旅行,这种时候,无论于公于私,到访地的行政长官都希望能跟皇族寒暄问候。
针对这种要求,有的皇族认为涉及隐私,会断然拒绝,而皇太子往往都在“不给周围人造成麻烦”的前提下欣然接受。这大概就是因为他非常理解对方希望见面寒暄的心情吧。
皇太子的朋友和身边近臣一致表示,皇太子从小就很注意旁人的感受。除了侍从人员、负责东宫(皇太子)事物的工作人员、皇族等身边的人以外,即便是宫内厅的职员,也很少有机会和天皇夫妇及皇族成员说话。非常遗憾,笔者没有做过这类贴身工作,所以无法近距离地了解皇太子的日常生活。不过,由于长期负责媒体对接工作,所以曾有幸陪同皇太子出访。
皇太子结婚前的1991年,我作为随行人员参加了皇太子对摩洛哥和英国的正式访问。包括我在内,宫内厅职员共五人,除了笔者,其他四人都是东宫侍从长等东宫工作人员。结束两周行程,回到东宫临时御所已是晚上。我到东宫的办公室打了招呼,准备回家时,皇太子突然进来了。我说了一句“感谢您一路的关照”,皇太子对我说“山下,你辛苦了。喝一杯吧?”
我们两人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聊起了访问期间的事情。皇太子这样邀我,一定是考虑到随行人员中只有我一人来自宫内厅本厅,今后一段时间不会再见面。访问期间活动很多,还有时差,想必他已非常疲惫,却还特意关心当时只是科长级别的笔者,实在让人感激。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事例,而他身边的职员也表示,无论总理,还是市井百姓,皇太子全部一视同仁,给予尊重和关心。
高度关注水问题
随着时代变迁,皇室的应有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不过,有的东西应该变,有的东西不能变,其判断标准,从事务性角度很难把握,重要的是天皇本人是怎样考虑的。当然,天皇的公务也应该随着时代变化而变。皇太子也说过,“不同时代的皇室应该准确感知需要做些什么,思考符合时代需求的公务内容”。
现在,皇太子正致力于研究“水”这个人类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在日本皇族中首开先河,就任“联合国秘书长水与卫生顾问委员会”的名誉会长,在国内外展开演讲等活动。此外,他还在2005年生日记者会上列举了自己关心的问题,诸如“少子老龄化趋势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儿童与老人福利问题”“儿童教育问题”“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国家间友好关系”等,他今后具体会做些什么,要向国民展示何种形象,笔者对此充满了期待。
除了公务和研究外,皇太子还爱好网球、登山、健身跑、中提琴演奏等,兴趣十分广泛,希望他能通过这些爱好加强亲民交流。
今后,通过各种活动,想必皇太子的淳厚品性不仅能够得到日本国民,也能得到外国民众的高度信赖与敬爱。
标题图片:皇太子在世界水论坛“水与灾害”主题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2018年3月19日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时事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