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老年的“就业冰河期一代”面临的严峻现实

工作劳动 社会

20世纪90年后半期到21世纪00年代前半期,日本陷入严重的经济不景气。那时走上社会的“就业冰河期一代”,如今已是40来岁正当盛年的劳动力。他们这一代人,现在的工资和待遇仍不如意。笔者认为,在他们以现状步入中老年之前,有必要及早讨论一些针对他们的综合性应对措施。

日本特有的就业制度:应届毕业时是成为正式员工的最佳机会

每年春天,如果乘坐东京的地铁,你就能看到许多身着崭新西服的年轻人在认真地阅读着资料。可以说,这是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线。

这里面,有的是3月从学校毕业,4月开始在公司工作的职场新人。但其中,更加青涩的是,那些为了明年的工作岗位拼命求职的大学生们。

在日本,他们穿的西服叫“利库路特西服(求职西服)”,颜色和款式都没有明显个人特色,像是为了向公司证明自己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

大学生们之所以这么积极而恭顺地参加求职活动,也是有其原因的。因为他们都知道,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将会极大地左右自己今后的人生。

而更深层的背景是日本特有的劳动体制。日本企业普遍愿意招聘刚从学校应届毕业的年轻人为正式员工,对其(特别是男性员工)进行长期培养。被公司着力栽培的男性正式员工,在公司里能够享受资历性薪资,随着逐年的技能提升,工资收入也相应上涨。

但换而言之,这也意味着,那些未能进入公司为应届毕业的员工准备的上升通道的人,将面临严峻局面。由于成为正式员工的最好机会集中在大学应届毕业的时候,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要想成为正式员工就不太容易了,工作和生活都将面临重重困难。

从这一点来说,在如今劳动力持续不足的状况下求职的学生们真是太幸运了。虽然对求职多少会感到紧张,但由于用人需求旺盛,有的意外地拿到了多家公司的内定资格。这样,夏天基本上就可以脱下求职西服,尽情享受学生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了。

冰河期一代:已经35~45岁了

但仅仅在十几年前,大多数年轻人面对的却是完全相反的局面。由于经济不景气,用人需求不足,拼命求职也拿不到一家公司的内定资格。于是,有的年轻人就断念于上班工作,放弃了求职。也有很多年轻人历经艰辛被录用了,但由于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单位,很快就辞职了。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到21世纪00年代前半期,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不景气,被称为“失落的十年”。在这一时期毕业的年轻人极难找到工作,被称作“就业冰河期一代”。他们现在的年龄接近35~45岁。而他们,现在仍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之中。

图1显示的是,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的40~44岁劳动者,其平均月工资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中数据为以2015年为基准,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变化之后的实际工资。

形成了实际工资低、收入增长无望的结构

从2005年到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平均月工资超过了50万日元。根据当前汇率换算,大概是略少于5000美元的程度,工资水平相当高。那时候的40~44岁的人,他们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是日本泡沫经济时代。他们这些“泡沫一代”,求职没费什么劲儿,录用之后也一直受益于日本的长期聘用和资历工资等日本传统劳动体制。

以2008年为界,实际月工资跌破50万日元大关,之后也继续大幅减少。到了21世纪10年代中期,“就业冰河期一代”占了40~44岁的大多数。他们的平均月工资低于45万日元(约4200美元)。与“泡沫一代”相比,减少了超过5万日元。这个年纪本来正是抚养孩子、购买汽车住宅等,消费欲望最为旺盛的时候,可是没有余钱。“冰河期一代”也包括1971~1974年出生的第二次婴儿潮,所以对于整体经济的冲击也相当巨大,导致通缩状况也难以摆脱。

由于冰河期一代在找第一份工作时就不顺利,所以有跳槽经历的比例也较高。因此,在同一家公司的连续工龄也比较短。而日本还保留着工资根据连续工龄上涨的体制,他们的工资自然就不高。泡沫一代中很多人都进了工资高的大企业,而冰河期一代在中小企业工作的并不罕见。即便没有跳槽一直留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由于公司里有很多属于泡沫一代的前辈,导致迟迟难以升职进入管理层。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冰河期一代的收入难以提高的结构。

现在,日本已经把减少长时间劳动视作重大社会目标。但对于冰河期一代来说,他们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加班费、违法的长时间劳动是家常便饭。他们抱着这么一个信念在工作,只要当前能够忍受严苛的工作环境,将来就会有高收入。但现在,他们却仍处于低工资状态,这说明冰河期一代的简单愿望不过是个幻想而已。

非正式员工连结婚都困难……

不过,冰河期一代里,如果是正式员工,就有相当的工资,可能还算是不错的。图2显示的是,属于冰河期一代的男性2002年的就业情况,到了2015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以看出,2002年,由于经济不景气,毕业后作为非正式员工参加工作的男性有18%。其中的大概三分之一,到了2015年也还未能转为正式员工。即便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的日本,三四十岁了都还不是正式员工的男性,是很难与人结婚、抚养孩子的。所以,少子化问题也无法缓解。

更惨的要算那些没有工作的冰河期一代。图2也显示,大学应届毕业没找到工作,到2002年没有工作的冰河期一代有6%。其中超过40%到2015年仍然没有工作。即便在工作的,很多也是作为非正式员工或个体经营者,转成正式员工的不到30%。由于在21世纪00年代未找到工作,失去了工作的自信,放弃求职的年轻人,在日本被称为“NEET(*1)”。曾经的年轻NEET,正成为放弃工作的“中老年NEET”。

孤立于社会之外的“中老年NEET”:依赖供养的父母也日渐老去

中老年NEET,也有很多自外于社会,陷入“家里蹲”状态。以前我曾指出过,在20~59岁的未婚无业人员中,那种平时总是孤身一人、或者只和家人呆在一起的所谓“孤独无业(SNEP)”人员,正在日益增多。我也说过,2001年还只有85万人的孤独无业人员,到2011年已增加到了162万人,几乎达到倍增。而最新的调查也显示,2016年孤独无业人员仍然高达156万人。

图3显示了不同年龄段孤独无业人员的变化。孤独无业人员在20多岁年龄段中占比最多,由于劳动力不足使年轻人就业状况得以部分改善,2011年到2016年孤独无业人员大幅减少。与此相对应的是,四十岁年龄段的孤独无业人员增势不减。其中,就包含了很多冰河期一代。

现在,在日本,人们开始悄声议论起“7040问题”这个词儿。“7040问题”,是指70多岁的老父母供养40多岁的无业子女的一种社会家庭结构。到21世纪20年代,冰河期一代将变成50多岁,其父母也到80多岁,大概那时又会被叫做“8050问题”吧。虽然日本人平均寿命较长,但父母终有一天会辞世。那时候被抛下的、自外于社会的人,连生存都成问题,他们将要面对超乎寻常的困难。

政府也并没有对逐渐走向中老年的冰河期一代的问题置之不理。去年开始实施了一项制度,向那些雇用包括冰河期一代在内的中老年人为正式员工的企业拨付补贴资金。今年则计划,在一部分为帮助15~39岁的NEET就业而设立的“地区青年帮扶站”,采取措施将40~44岁人员也纳入帮扶对象。

只不过,仅仅依靠这些措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冰河期一代的现状,也是不太现实的。首先需要的是,我们不能对冰河期一代一直充当着泡沫经济崩溃后社会大混乱的牺牲品这一残酷事实视而不见,要开始讨论如何采取综合性措施去应对。 标题图片:大城市的上班交通情景(PIXTA)

(*1) ^ NEET,源自英文“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指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的人群。

就业 劳动 老龄化社会 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