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留给未来的能源基本计划

社会

内阁会议敲定了展示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方向的“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该计划将核电定位为“重要的基本负载能源”,没有提及重建老旧核电站和新增核电站,将问题留给了未来。

7月3日,日本内阁会议敲定了展示日本能源政策基本方向的“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能源政策基本法规定,政府有义务制定能源基本计划,从第一次基本计划(2003年)开始,每隔三四年就会修改一次。在时隔四年再次做出修改的这次的基本计划中,在2030年这个原定目标年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着眼于2050年的长远能源选择这个新课题。

核心内容有什么亮点呢?尽管计划表明要力争在2050年前让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能源”,提出了积极加大引入可再生能源的方针,但并未修改关于2030年能源结构(energy mix)的现行政府目标,也就是“核能20~22%”“可再生能源22~24%”“火电56%”。

针对备受关注的核电,基本计划依然称之为“重要的基本负载能源”,并从长远意义上定位为“处于实用阶段的、摆脱火电的选项”,但并未提及改建(replace)老旧核电站和新增核电站,把结论推给了未来。

针对着眼于2050年的长期战略,虽然提出了除可再生能源、核电、火电外,还要追求包括氢能、蓄电池等新一代技术在内的“所有可能选项”的方针,但并没有深入展开具体的讨论,也没有设定作为目标的2050年能源结构。

莫非回归“运用核电路线”

作为能源自给率停留在一位数的资源小国,日本一直把核电作为“准国产能源”来积极发展。但2011年3月11日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和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形势急转直下。过去在能源结构中占有30%比重的核能发电几乎陷入全面停止的局面,反对发展核电的浪潮一发不可收拾。民主党政权2012年9月制定“革命性能源环境战略”,提出了“本世纪第三个十年实现零核电”的方针。

后来,自民党重夺政权,在核电站事故后首次制定的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2014年)中,将核电定位为“重要的基本负载能源”,重新回归了运用核电的路线。另一方面,计划也明确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提高煤炭等火力发电的效率,“尽可能地降低”对于核电的依赖度。没有关于改建和新增核电站的表述,这是充分顾及到了反对发展核电的舆论环境。

然而,2015年依据第四次基本计划制定的国家长期能源供需展望报告,则将2030年能源结构中的核能目标值(20~22%)设定在了跟可再生能源(22~24%)不相上下的水平。

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启用大约30座核电站,但时至福岛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七年的今天,仅有5座核电站的9台反应堆实现了重新运转。实现目标的难度很大,不可避免要改建或新增核电站,但正如前文所述,第四基本计划却完全没有提及相关内容。

能源政策继续漂浮不定?

针对去年夏天启动的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研讨工作,人们曾期待作为研讨平台的经济产业省审议会能够对此展开深入讨论。但经产大臣世耕弘成一开始就以第四次计划以后没有出现重大技术变化为由,表示“没有必要改变能源政策框架”,导致讨论活动缺乏热情。最终出炉的第五次基本计划在核电方面也只是沿用了第四次基本计划的表述内容。

针对首次使用了“主力电能化”表述的可再生能源,也没有深入展开解释。尽管提出了全面调动降成本措施和输电网改革等政策资源,做好旨在促使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电能的布局这一方针,但解决问题的路径缺乏具体性,能源结构目标也没有上调。

就连被认为政权基础稳固的安倍政权,也对舆论动向非常敏感,尽管采取了推进核电发展及核燃料回收利用的立场,但并不打算从正面阐明其核能政策。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这般把可再生能源发展策略等复杂问题推延到下一次计划的局面。如果那时的政权畏手畏脚,那么又只能制定一份隔靴搔痒的能源基本计划,恐怕能源政策还将继续漂浮不定。

标题图片:Jiji Press Photo

核电站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