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交攻势与东亚国际关系的改观

政治外交

东盟外长会议,因中国的外交攻势而未能发表联合公报

7月9日至13日,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外长会议及其他相关会议在东盟轮值主席国柬埔寨首都金边召开。由于越南和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支那海(日本对南海的称呼——译注)问题上分歧严重,导致9日举行的外长会议在相关表述上争论不休,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首次未能发表联合公报。会议结束后,印度尼西亚外长马蒂・纳塔莱加瓦与越南外长范平明、菲律宾外长德尔罗萨里奥、柬埔寨副首相兼外长贺南洪等举行会谈,最终于7月20日发布了东盟外长声明,提出了包括尽早制定南支那海行为准则、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在内的六项基本原则,保持了东盟的统一性。然而即便如此,对于越南和菲律宾等在南支那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对立的国家而言,东盟这个“杠杆”无疑已经重度失灵了。

最近数月来,为了避免围绕南支那海问题的讨论在东盟加伙伴国系列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东亚首脑会议等)上以不利于中国的形式走向尖锐化,中国对柬埔寨花费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今年4月,东盟首脑会议在金边召开前夕,胡锦涛国家主席访问了柬埔寨,表示将提供总额为4亿5000万元(约56亿日元)的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5月召开东盟国防部长会议之际,中国国防部部长梁光烈访问柬埔寨,签署了有关提供1亿2000万元无偿援助的文件。此外,中国共产党内排名第8位的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访柬,与洪森首相举行会谈,签署了有关提供4亿2000万美元(约334亿日元)贷款和两架飞机的文件。本次东盟外长会议未能就南支那海问题发表联合声明,正是中国采取上述外交攻势的成果。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的7月10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向洪森首相表达了谢意,称柬埔寨尊重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或许他认为之前的工作取得了成功。这种布局的用意实为一目了然。

中国的外交攻势对东亚国际关系意味着什么?

那么,对东亚的国际关系而言,中国的外交攻势意味着什么呢?

短期来看,这无疑是中国的一项外交成果。自2010年7月在河内召开ARF以来,东盟加伙伴国系列会议,对越南和菲律宾等在南支那海问题上与中国存在分歧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颇为好用且有效的“杠杆”。中国之所以在2011年11月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同意就南支那海问题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展开协商,也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然而,在本次东盟+中国外长会议上,这项协商工作却被延期了。也就是说,越南和菲律宾等国未能用上东盟这个“杠杆”。这意味着,中国的举措,取得了成效。

但是,尽管未能用上东盟这个“杠杆”,我们也无法想象越南和菲律宾会按中国的意图,善罢甘休,放弃将南支那海问题推向国际化,更不可能因受迫于中国的实力而默认其在南支那海的领土、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问题上的主张。如果无法利用东盟这个“杠杆”,恐怕它们还会使用其他“杠杆”。

美国从去年开始参加东亚首脑会议。同时,美国政府最近把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能力定为了新的国防战略基本方针。基于这一方针,今年6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安全会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主办)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表明为提升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将于2020年前把部署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战舰比例调整为60%比40%,除了在太平洋地区维持6艘航母的编制外,还将配备具有反潜艇能力的近海战斗舰(LCS)。

越南和菲律宾等东盟声索国非常欢迎美国在这一地区加强军事影响力。因此,菲律宾政府也顺理成章地开始与美国政府讨论美军使用菲律宾国内基地部署战舰等有关加强同盟关系的具体措施。此外,帕内塔还表明将在6月访问越南金兰湾,协助越南提升防卫能力。

日本也正在研究通过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提供巡逻艇来帮助这些国家强化海上保安能力的问题。东盟各国的军事合作也在稳步推进。菲律宾和越南的海军已就在南支那海开展联合演习等深化军事合作的事项达成了共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和文莱等四国海军还探讨在印度尼西亚纳土纳群岛周边海域实施联合巡逻,以监控非法渔船。

安保地区合作框架转向亚太

综上所述,或许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在本次东盟外长会议上使东盟这个“杠杆”完全失灵。这样一来,如果东盟今后还想继续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稳坐“驾驶席”,就只能从自身寻求“再发明”了。那么,应该怎么做?如果安保领域的合作进展不顺,就只能进一步开展经济合作了。也就是说,在2015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已变成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另一方面,如果东盟这个“杠杆”无法使用,越南、菲律宾乃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或许就会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甚至印度作为“杠杆”用于制衡中国。毫无疑问,中国的威胁性越大,为规避风险,亚太地区合作框架就会比东亚的这个框架更有价值。上世纪90年代曾是以APEC为地区框架的亚太时代。然而,出于对美国介入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行为的排斥,本世纪头十年内,东亚地区合作变为主要框架。东盟加伙伴国系列会议也是因此而变得重要起来。我们不能断言这种框架会消失。然而,由于本次中国开展的“工作”,亚太或许将成为安保合作领域的主要框架。

因而,无论中国在本次东盟外长会议上开展的工作暂时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功,或许仍可以说这毕竟是极其目光短浅的举动。2000年以来,中国有效利用东盟加伙伴国的地区协调框架,逐渐排除美国的影响力,提升了自身的重要性。然而,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最大的风险。当与本国“主权”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国会易如反掌地抛弃其所谓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此次的事例就是最如实的写照。这对东亚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绝不可等闲视之。

(2012年8月7日)

美国 中国 澳大利亚 印度 日本 外交 白石隆 东盟 东亚 APEC 美军 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越南 国际关系 东南亚国家联盟 柬埔寨 南支那海 新加坡 马来西亚 文莱 亚太 地区合作 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