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消除对麻风病的歧视

麻风病康复患者及家人的名誉恢复,终点遥遥无期

政治外交 社会 生活

强制隔离麻风病人的《癞病预防法》业已废除20年。国家承认隔离政策是个错误,并一直积极致力于名誉恢复工作,尽管如此,还有很多康复患者及家人感到至今仍遭受歧视和偏见。

被割断的家庭纽带

“生存就是战斗。孩提时代曾经很爱哭的我也克服了一个个烦恼和痛苦,变得无比坚强。”“生而为人我感到很自豪,此生至今无悔。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每天都比别人加倍努力地活着。”

东京都东村山市的国立麻风病资料馆,与之相邻的是多摩全生园。平泽保治先生(89)14岁进入该疗养所,直到现在还生活在这里。作为该资料馆的专业讲解员,平泽先生每年给组团来参观的中小学生举办百次以上的讲演。他介绍了自己被隔离政策折磨的人生以及在疗养所经历的艰苦生活,同时他也谈到,“要胸怀梦想和希望”“绝不要糟蹋自己的生命”。

给小学生做演讲的平泽保治先生

虽然因为疾病而一直受到无端的歧视和偏见,但平泽先生执意给大家讲到“人的尊严”、“生的喜悦”,孩子们不由得深深为其吸引。

“我与世界各国的残障人士进行交流,现在朋友遍布22个国家。至今已经访问过11个国家,在日本国内足迹也几乎遍布各地。”说到这里,也许有的大人会认为“瞧瞧,开始吹了”,但很快他们就会为自己的这种浅见而感到羞耻。因为平泽先生接着说,“尽管如此,我到现在还不能去父母家,甚至连给父母扫墓这事上,别人也一直对我说‘不要在白天给你父母扫墓’”。

人们深切感受到,患者不仅被切断了与社会的联系,甚至连家庭的纽带也被割断,真是毫无天理。“麻风病这种疾病即使业已治愈,但在社会上也不被认可。这就是现实。人的心中住着一个歧视别人的恶魔,希望年轻的你们去消灭它们,哪怕消灭一个也好”。

根深蒂固的社会偏见也有所改变

20世纪40年代,划时代的治疗药物“普罗明”被开发出来,麻风病成为可治愈的病症,但在此之后,日本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实行麻风病患者的强制隔离政策。因此,虽然1996年废除《癞病(麻风病的歧视性称呼---译注)预防法》,但20年后的今天,也很难说社会对这个病的理解大有进步。

不过,进步也是有的,虽然比较缓慢。平泽先生说,“听了我的叙述之后,很多小学生都仿佛长大了许多,他们与爷爷奶奶交谈,纠正老人家的偏见”。多摩全生园中成排的樱花树成为赏花的著名场所,现在周边地域的很多人都来这里赏花。

多摩全生园的入住者居住区域

入住者居住区的房屋多为狭长式样

2015年,一部以一家小小的铜锣烧店为舞台,描写麻风病康复者,一位老年妇女回归社会,以及围绕此事与社区发生摩擦的小说《馅儿》,被获得国际电影大奖无数的河濑直美女士改编、制作成电影。多摩全生园与当地、即东村山市成为拍摄地,拍摄过程一直得到当地市民们的大力支持。

国立麻风病资料馆馆长代理黑尾和久学艺部长说,周边区域对多摩全生园的理解实际上是“花费了很长时间,一点点改进的”。他也谈到,废除《癞病预防法》成为一个契机,康复患者的认识因此“发生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向国家提出补偿、道歉以及恢复名誉的要求。疗养所的入住患者曾经主要为争取改善待遇而战,行动大都止于疗养所内部。但是预防法废除之后,入住患者的活动开始与市民运动挂钩,其主张和诉求传达到社会更为广泛的范围。

年事渐高的入住者:“不希望被遗忘”

全国共有国立及私立麻风病疗养所14处,生活在这里的康复患者截止2016年5月1日共计1584人。平均年龄超过83岁,需要护理照顾的人也在增加。据全国麻风病疗养所入住者协议会2015年的调查显示,入住者中患有“失智症”的占26.4%,“卧床”的占8.7%,“吃饭需要帮助”的占26.9%(回答可选多项)。

康复患者中也有人因为后遗症而眼睛残疾或知觉麻木,被家人抛弃,恐惧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来到疗养所生活。打算在此“终己一生”的人占大多数,为了维护他们稳定平静的生活,国家也需要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

曾经在全国拥有1万左右床位的国立疗养所如今规模大幅缩小。作为中长期课题,围绕旧址如何利用的讨论也开始出现。入住者们认为,“国家曾经实行了错误的隔离政策,这件事应该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让这里成为唤起对人权的思考之场所”,“这里是我们拼力活下来的地方,不希望被人遗忘”,要求永久保存整个疗养所的呼声高涨。

多摩全生园中从二战前的1928年使用至1977年的“山吹舍”,供病症较轻的单身男子居住。2003年经过修复保存至今

国立麻风病资料馆展示室的透视图,再现昭和初期(20世纪20年代)山吹舍的情景

1920年前后的全生病院(多摩全生园的前身)的比例模型。可以看到明显地分割开来的患者区和职工区 国立麻风病资料馆

在疗养所作为货币使用的“园内通用券”。患者入住的时候,被强迫将普通货币换为这种特殊货币(1953年,所有疗养所废除使用) 国立麻风病资料馆

遗留的问题:家人的烦恼

时过20年,又起波澜。今年2月到3月,康复患者家属568人以“由于国家的隔离政策助长了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和偏见,造成家人被迫离散、过着痛苦的生活”为由,向熊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国家赔偿损失并进行道歉。围绕患者家属受害所提起的集体诉讼尚属首次。这是发生在民法规定的损失赔偿请求权即将过期之前的行动。

原告们诉说由于父母被诊断为麻风病被疗养所收容,自己无端遭受歧视,无法正常上学、工作、结婚等等,在人生各个阶段饱受痛苦。据说由于害怕根深蒂固的歧视和偏见,原告中很多人都没有公布自己的真实姓名。

2001年,法院作出明确判决,国家的强制隔离政策具有违宪性,国家应对患者本人承担赔偿责任,支付赔偿金。但是,赔偿对象并不包括家属。

对麻风病的歧视所埋下的祸根至今仍未消除。

麻风病与隔离政策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侵害神经的一种传染病,由于会留下脸部、手脚变形等后遗症,患者成为遭受偏见与歧视的对象。日本从1907年开始实行患者隔离政策。即使在特效药被开发出来,世界各国普遍转换为鼓励门诊的治疗方针之后,日本依然实行患者隔离政策,直到1996年才废除《癞病预防法》。甚至还曾有过以都道府县为主体,官民一起找出患者,将其强制收容到疗养所的“全县无癞病运动”。进入疗养所的患者被迫使用园名(化名・暂名),被迫接受绝育及堕胎手术,被割断与家人的联系。不只是患者,他们的家人和亲属也受到来自社区的歧视。

标题图片:来到国立疗养所・多摩全生园的骨灰堂参观,进行人权学习的小学生。建园以来,入住者中已经去世的超过4000人,但很多逝者的骨灰无法纳入家族墓地,只能长眠于此

撰文及摄影: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石井雅仁

歧视 麻风病 隔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