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日语(?)的日本人

SNS上的日语引发误解:“语言不通”的是什么样的人?

社会

SNS(社交媒体)上会出现两个人说话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明明都说着同样的语言,可为什么会感觉到“有些人不懂你说的话”呢?什么样的人会让你有这种“无法沟通”的感觉?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了国语辞典的编纂者饭间浩明。

明明大家都是日本人,用的都是母语日语,可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聊天,常常会觉得好像在跟外星人说话,或许很多人都有过这种别扭的经历。

比如你碰到一个没听过的新单词,连查都没查,就向发帖人抱怨“看不懂”,或是完全不管对方说话的意图,回复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做出这种莫名奇妙的举动的人,或许就是刚才所说的那种人。

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1)不懂词语的意思

例1)
A:“我在玩攀岩。”
B:“那是啥?”

例2)
A:“咱们按照时间序列来考虑一下。”
B:“时间序列是啥?”

*双方的词汇量严重不等。说话的时候,我们应该使用对方也能听懂的词汇,但词汇量差距太大的话,交流会很困难。

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2)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A:“我爸妈没事老爱给我打电话。”
B:“每天都打是有点儿烦唉。”
A:“倒不是每天。”
B:“你说‘老爱打’,我还以为是每天来电话呢。”

*按照自己的习惯来理解词汇。“你明明没说过,却被认为你说了”,就是这种模式。

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2’)不理解语境

A:“最近我一直在想,圣诞老人你知道吧,……”
B:“瞎说啥呀。那只是传说而已……”

*不理解词语是在怎样的语境中使用的。B没有理解A为什么要说“圣诞老人”。

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3)不理解表达意图

例1)
A:“那咱们过几天,一起吃个饭什么的。”
B:“下周,还是下下周?”

例2)
A:“这,是送你的手信香水。”
B:“你是嫌我臭么?”

*难以把握对方说话的意图。对于这种老是驴头不对马嘴的人,敬而远之也不失为良策。

 

这个把“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按不同特点分为4类的推文,实在是“得的”(即“一语中的”,在日语中汉字写做“得的”或“射的”——译注),所以很快就火了。而这个推特账号的主人饭间浩明,是一位国语辞典的编纂者,亦即“语言专家”。

“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之实例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刚才的‘得的’是错误用法,正确的应该是‘射的’。身为职业纂稿人居然也用错词了!”的话,那有可能你正在向着“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转变。因为让饭间开始意识到有些人“无法用语言沟通”,恰恰就是在跟人讨论这个“得的”的时候。

“射的”是一个日语惯用语。但其实“得的”也是对的。饭间参与编纂的《三省堂国语辞典》的80年代版本,在说明“射的”时有过“‘得的’为误用”的表述。此后,这个误用的说法便传播开去。但后来专家经过重新讨论,认为“得”有“准确捕捉”的意思,所以做出结论称,“‘得的为误用’的观点是不成立的”。2014年发行的第7版对“得”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说明,不再将“得的”视为误用了。

有关这件事的前后经过,饭间时而在推文中有所提及,收回了以前的说法,并做了道歉。然而读者的反应当中,很多人却表示“反对这种容忍错误说法的行为”。

“‘散布’误用之说的当事人,之后罗列一堆前因后果,很抱歉地告诉大家其实‘本来并没错’,对此很多人不能理解接受。我常会想,尽管推文受字数限制,很难表达完整之意,但结合前前后后的有关推文一起来看,不是就明白了吗?这不免让人产生‘话不投机之感’啊。”

这里出现的问题,按照饭间的分类,就属于“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2’)不理解语境”这一类。

这种理解的偏差不仅发生在SNS上,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发生。饭间在大学教课时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全然”。一般我们学的都是“全然”要和否定助动词“〜ない”连用。可日常生活中,笔者也会在不经意中说“全然OK啊”之类的话,并且每次说完后又觉得想把舌头咬掉……

“实际上这样的用法是战后才有的,明治时代“全然”与表示肯定的词语一起使用,这在夏目漱石和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也随处可见。‘全然是坏的(全然悪いです)’‘全然是被统治的(全然支配されている)’——这种肯定表述,它和不带否定含义的‘全(全く)’‘完全(すっかり)’是同义词。当今日语学界普遍认为,‘全然’一词只和表否定的词语连用这种语法规则是错误的,而这种错误的用法,是在战后才形成的。”

虽然在课堂上是这么教的,但是看看学生们课后填写的问卷调查,却莫名其妙地发现,不少学生居然写道:“终于明白了,原来‘全然’是要跟否定词‘〜ない’配套使用的”。这让饭间满腹疑团,称:“我实在想不通他们是从我说的哪句话里听出这个意思来的,真让人愕然无语。”

按照饭间的分类,这类学生就属于“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2)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类。也就是“你明明没说过,却被认为你说了”。

为什么人们动辄发负面推文

如今SNS已经是一大不可忽视的语言交流平台。对于SNS上的“语言消费”方式,语言的守护人——辞典编纂者们有何感想呢?

饭间作为日语和辞典的“发言人”常在推特发表言论,但他觉得推文以秒为单位刷新的特性,让大家很难形成讨论。此外如果不加井字符(*1)或不打标签,就无法配合不同平台使用相应的技巧或词汇;而不能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那么很多时候就犹如放空炮,不会有人理睬你,所以常常还会头疼怎么去表达才好。

SNS上有不少讨论语言的帖子,其中指出别人语言使用错误的帖子更容易扩散传播。

“如果要让推文瞬时间大量地扩散开去,往往人们就容易发带有指斥批评性质的推文。比如要想散布某个明星的流言蜚语,则发文‘某某艺人在电视节目上说了▲▲,但其实正确用法是○○。日语都说不好还好意思上电视,也不嫌丢人’之类,这种煽风点火的话肯定能赚到很多转发量。我要是想给自己的推文博热度的话,也完全可以发那类‘挑刺’的帖子,而且要多少就能发多少。当然,我是不会这么做的。”

饭间认为,某些人一心想要博热度,在短时间内爆炸性地扩散推文,导致了这种指斥责难性推文的产生,它们通过大量的转推在全网传开。并且,日语的某种特性也促使人们去发这类负面的推文。

“实际上在日语词汇当中,比起肯定现状的词汇,负面意义的词汇更多。比如表示正面情绪的形容词,有高兴(うれしい)、快乐(楽しい)、有趣(面白い)、感激(ありがたい)等,但相比之下,表示负面情绪的词汇就多得多了,痛苦(つらい)、悲伤(悲しい)、寂寞(寂しい)、难过(切ない)、凄凉(わびしい)、难受(苦しい)、可恨(憎い)、不可原谅(許しがたい)、讨厌(いまいましい)、焦躁(いら立たしい)、令人羡慕(うらやましい)、令人嫉妒(ねたましい)、懊悔(悔しい)、可怕(怖い)、恐怖(恐ろしい)、羞耻(恥ずかしい)等等,不胜枚举,数量之多绝对压过正面词汇。换句话说,因为有很多负面形容词,所以人们描写负面的东西就会变得很容易。此外,我想负面形容词之所以这么多,也跟人的习性有关。因为人在不满的时候,就喜欢抱怨,需要发泄出来。”

确实,我们想表达同意或肯定的时候,一般就简单地点个赞了事,很少会为此去专门发帖。比起写“愉快”“高兴”的东西,以五花八门的形容词来指责他人或表达不满,才会觉得自己的的确确是写了些东西吧。

虽说100%地互相理解是不可能的……

带否定或批评指责性质的推文如果被大量转发扩散,还会引发骂战或群嘲。文化厅今年对全国16岁以上约3500人展开了“关于国语的舆情调查”,有效回答率约6成,其中有2.8%的人表示如果自己看到骂战或群嘲的帖子,“大概会”“偶尔会”发帖或转发。

“就我个人的体验,在我的印象中,从转发量和点赞量来看,百分比大概也只有不到一成的内容,属于没看懂原文就发帖或开骂的。没有必要一一在意这类人,而且如果真的要和他们较真,估计十个你都不够用。对待网上的言论,我们要具备一种‘不以为然’的能力。”

不以为然,置若罔闻是很重要的——出于这样的想法,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个将“无法与别人沟通的人”进行分类的推文,不过饭间也这样补充说道:

“即便如此,我们仍要努力跟那些‘无法用语言沟通的人’进行磨合。虽然要牢记人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互相理解的,但我们还是不能放弃与人沟通的努力。”

撰文:OKAJIMAKAORI(POWER NEWS)

饭间浩明,国语辞典编纂者,《三省堂国语辞典》编辑委员。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毕业,该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结业。主要著作有《编辞典》(光文社新书)、《辞典编纂者教你如何得心应手用日语》(PHP新书)、《给小说语言挑错》(光文社新书)、《国语辞典的未来》(NHK系列)等。

标题图片:(Graphs/PIXTA)

(*1) ^ 在单词的前面加“#”符号,就会形成一个共同的“话题”,这样不论你是否关注某人,也不论你是否被人关注,大家都可以就同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而且也不受时间限制。人们想强调某个话题时,常会使用这种方式。

日语 SNS 国语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