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得痛苦的人们:精神科医生的一些小小建议

“不知想干什么”的烦恼

社会

“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被这种“热情缺失”所困扰烦恼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面对此类患者的精神科医生给我们提供了如下建议。

“热情缺失”之烦恼骤增

近年来,因为“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或“不清楚将来想过怎样的生活”而烦恼的人大幅增加。问到他们“喜欢什么”或“讨厌什么”时,回答“没怎么想过这些问题,所以不太清楚”者不在少数。

至少在二三十年前,人们的烦恼还是带有某种“热度”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诸如“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无法成为心目中理想的自己,陷在自卑情绪中难以自拔”“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却得不到”等等,这其中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对“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抱有强烈的执著和渴望。

然而,在近些年不断增加的烦恼中,我却感觉不到这种“热度”了。这样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这些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他们自幼在热衷教育的父母的安排下学习各种本领,上各种辅导班,并一直沿着这条道路走到今天。如此长大的人,在迫不得已要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职业做出选择时,或在遇到某种阻碍驻足不前时,才意识到自己完全缺乏生存的动机。这种状态就像是自身不具备动力的手推车,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跑,突然碰到轨道上的小石子,于是便被卡住动弹不得了。

饥饿动机的终结

以前常见的那种带有“热度”的烦恼,可以认为是饥饿驱使人类行动之时代的产物。从人类诞生之初直至近期,这种饥饿动机是推动人类前进的主要动力。人们为过上更安全、更便捷、更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倾注热情,并逐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然而,这种动机同时也会带来方方面面的执著,即产生高“热度”的烦恼。

然而,人类的上述发展进程近年来开始面临新的局面。以发达国家为中心,饱食时代到来,急剧而至的高度信息化开始实现。其结果是,人们的生活变得便捷舒适;但另一方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陷入了一种失速状态。

于是,身处饥饿动机不再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烦恼逐渐转变到“失去生存的意义”这一存在主义的主题上来。这被认为是人们的烦恼缺乏“热度”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出生时,道路业已铺就

然而,在饥饿动机时代出生并长大的父母们,至今依然很难摆脱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很多人对早教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期盼子女将来在社会上和经济上获得成功。

从周围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五花八门的幼儿培训班和辅导班泛滥成灾,现代的孩子们,很多都过着比公司职员还要紧张繁忙的生活。难得的休息日也被父母带到那些早已安排好的娱乐设施去。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没有了真正的“空闲时间”。

儿童本应在闲暇无聊的“空闲时间”里去考虑如何游戏,激发出广泛的好奇心。如今,在时间被完全剥夺的情况下,孩子们完全生活在了“被动”之中。更有甚者,电子游戏或智能手机之类便捷的工具被用来让他们消磨时间,使得孩子们更加迅速地陷入“被动生活”。

就这样,孩子们没有机会去思考判断自己“想做”还是“不想做”,在父母一厢情愿安排的各种课外活动和学习中度日,并在电子设备的包围下长大,渐渐地放弃了倾听自己的心声。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这也让孩子们无法反抗。于是他们不仅不再表达“喜欢”还是“讨厌”的意见,就连感知自身好恶本身也觉得麻烦,最终放弃倾听自己的心声。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在面对人生道路或职业的选择,询问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时,他们震惊地发现,自己心里没有任何答案。这俨然等同于被实施了“心理去势”。

“反抗”的重要性

人类自我主张的最基本方式是表达“不”。对试图控制自己的人或外来侵袭果断说“不”,表示拒绝。这是对自己独立性的证明,也是维护自身尊严的出发点。总之,要想成为真正的自己,“反抗”这一要素至关重要。

举例而言,我们在2~3岁的幼儿身上必定会看到一个“反抗期”,这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最初表现。大人说“快吃吧”,他们回答“不!”;大人说“不能吃”,他们也回答“不!”。这不是“想吃”还是“不想吃”的问题,而是他们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要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想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要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状态中找回自我,重要的是认清内心的“不”。在“心理去势”的状态下,突然问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内心是给不出任何答案的。连最基本的“不”都禁止表达的“内心”,是无法期待其回答喜欢什么的。

为了回归自我,实现从“被动生活”向“主动生活”的转变,我们必须彻底抛弃长期以来被灌输的诸如“谦虚”“顺从”“老实”之类的美德。

哲学家尼采在其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将人类成熟的过程形象地比作骆驼、狮子和小孩三种境界(第1部 三种变形)。“骆驼”象征着勤劳、顺从、虔诚和努力。我们往往将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看作“在社会上独当一面的大人”,而他们却还处在尚未形成自我的“被动生活”状态之中。

继而,“骆驼”摇身一变成了“狮子”,打倒此前始终控制和监督自己、冠以“你应该”之名的“巨龙”。“狮子”发出“我要”的吼声。于是,实现了“主动生活”的“狮子”超越了对“自我”的执著,变身为纯粹性、创造性和游戏性之象征的“小孩”。这就是人类精神走向成熟的过程。

不幸的是,不少成年人至今依然将“教育”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培养顺从、勤劳的“骆驼”。在这一背景下,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被动生活”的侵蚀而听不清自己的“心声”时,应该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内心微弱发出的“不”,由此逐渐激发起“狮子”般的反抗精神。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事时首先分清是发自内心“想做”,还是大脑命令你“应该做”。如果结论是大脑命令你“应该做”的事,那么就要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像这样去留意自己细微的精神世界,也是对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内心”的尊重。这样一来,一直敛声屏息的“内心”定会恢复元气,过不了多久,就会明确地告诉你“我想要什么”了。

标题图片、文内插图:Mica Okada

烦恼 普通 正常 活得痛苦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