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C,在日本国内航班中占比达一成
财经-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乐桃航空打头,各航空公司相继加入市场
日本航空客运的国内航线,长期以来几乎都由被称为全服务性航空公司(FSC)的三家公司——日本航空、全日空及日本佳速航空(Japan Air System,2004年与日本航空合并)所垄断。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由于航空管制放松,天马航空(SKYMARK)、AIR DO(北海道国际航空公司)等新的航空公司纷纷加入航空客运市场,展开了类似LCC的低运价服务。但是,各大航空公司也通过各种打折机票机制来应对竞争,新兴航空公司大多处于经营业绩不佳的状态。
政府进一步放宽管制,实行航空自由化是在2007年。基于第一届安倍政权的“亚洲门户计划”,韩国、泰国等外国航空公司自由往返首都圈之外的机场得到认可。2010年,随着日本航空公司破产,日本国内地方航线的存留也岌岌可危,政府因此而明确推出了促进廉价航空加入市场的政策。
国内航空公司中第一个打出“LCC”旗号的是2012年开始运营的乐桃航空,同年,捷星日本(Jetstar Japan)航空等也紧随其后开始了客运服务,这年被称为“日本的LCC元年”。
日本目前提供国内航线服务的LCC
基地机场 | 飞机机型 | 运行开始时间 | |
---|---|---|---|
乐桃航空 | 关西、那霸、成田 | 空客A320 | 2012年3月 |
香草航空 | 成田 | 空客A320 | 2013年12月 |
捷星日本航空 | 成田、关西 | 空客A320 | 2012年7月 |
春秋航空 | 成田 | 波音737 | 2014年8月 |
亚航日本 | 中部 | 空客A320 | 2016年夏季 (预定) |
(以下为日本新加入的航空公司) | |||
天马航空(Skymark) | 羽田、神户 | 波音737 | 1998年9月 |
北海道国际航空(AIR DO) | 羽田、新千岁 | 波音767、737 | 1998年12月 |
亚洲天网航空(Solaseed Air) | 羽田、那霸 | 波音737 | 2002年8月 |
星悦航空(Star Flyer) | 北九州 | 空客A320 | 2006年3月 |
专用航站楼建设
国土交通省的统计显示,2012年乘坐LCC国内航线旅客数量仅占2.1%,而2013年激增到5.8%,之后继续攀升,2014年达到7.6%,国际航线的占比则超过了7.5%。
关西机场和成田机场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开设了LCC专用航站楼。简朴无华的设施降低了航空公司的成本负担,促进了LCC航线航班的增长。关西机场预定在2017年春启用新的LCC航站楼(国际航线专用),名古屋的中部机场也计划建设LCC专用航站楼。
成田、关西、中部是主要基地
与大型航空公司以及现有的新加入公司不同,日本的LCC在国内航线过于集中的东京羽田机场没有起降跑道,它们将主要基地设在成田机场和关西机场。这也是因为近年外国游客不断增加,对他们来说,到达日本后,在转机等国内交通方面,利用这些机场会更加方便。
将关西机场作为主要基地的乐桃航空,是由全日空与香港的投资公司共同成立的。除了14条国内航线,还运行从关西、羽田到台湾、韩国等的9条国际航线。它独立于全日空,进行自主经营,利用廉价机票发掘了年轻一族等新的乘客群。
捷星日本的主要股东是日本航空、澳洲航空(Qantas,澳大利亚)和三菱商事。它以成田机场和关西机场为基地运行17条国内航线,同时还有来往于日本和香港及台湾的国际航线。
香草航空(Vanilla Air)是全日空的合并子公司,国内有从成田到札幌、奄美、那霸的三条航线,另有从成田飞往台湾、香港的国际航班。
春秋航空日本(Spring Japan)是中国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子公司,拥有成田到广岛、佐贺的两条国内航线和成田到武汉、重庆的两条国际航线。春秋航空(中国)开通了中国飞往亚洲城市的多条航线,利用自己的网络开展业务,是该公司的主要优势。
亚航日本(AirAsia Japan)成立于2014年,由马来西亚的廉价航空公司亚洲航空领导,有乐天集团等资本参与建成。它将以中部机场为基地,预定于2016年夏季开通中部至札幌、仙台的两条国内航线,以及中部至台北的国际航线。此外,它还把飞往中国及美国夏威夷等的国际航班也纳入了未来的计划之中。
撰文:nippon.com日本网编辑部
标题图片:成田机场的廉价航空公司(LCC)专用“第三航站楼”,香草航空、捷星日本、春秋航空日本等各航空公司的职员(从右至左),2015年3月(图片提供:时事社)